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说到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歼击车,可能大家第一时间印象就是德国的三号突击炮,但二战时期德军三号突击炮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三号突击炮一个是三号歼击车,两种作战型号在二战中期统一采用了48倍径75毫米坦克所以只在外形上不同而已其作战任务范围也渐渐偏向了反装甲作战车辆的定位,而德军早期对于三号突击炮的定位主要是作为支援步兵的火力进行攻坚使用。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三号G型突击炮

三号歼击车德军的定义就是完全跟随装甲师反转甲作战,与步兵师装备的三号突击炮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防护力,但二战后期德军的G型突击炮的正面装甲已经达到80毫米,基本上与歼击车无太大分别,但德军根据定义不同在外型上还是有变化的。在坦克世界的游戏中这两种型号的坦克都是区分开来。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三号歼击车

四号坦克是二战时期德军产量最多一种的坦克在德国的豹式坦克还没有出现之前,四号F2型,G型,H型,等都是德军在战场上绝对的主力坦克,其出色的可靠的性能被德军士兵誉于士兵们的军马,在德军步兵师的眼中四号坦克一出现在战场形势就可以逆转了,意味的装甲师增援的已经抵达了。1943年12月德军为了节省成本和战场的需求把一些四号坦克的底盘开始改装成了歼击车,1944年德军4号坦克歼击车正式服役,然而四号歼击车出现不意味着这是一款优秀的反装装甲车辆,对比三号突击炮名气,四号歼击车的出现似乎如同鸡肋般。所以四号歼击车虽然定义为二线支援战场单位,但仍旧被德军的指挥官当成了坦克使用。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但在1944年6月末卡昂会战期间,一种全新四号V型歼击车出现在了卡昂城周边的外围森林地区,当天英军的进攻十分激烈。“我们得到出击命令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全力加速的得往指定区域进发即使我们遇到了空袭,多辆坦克被击毁在路边但这对装甲部队一路的推进的脚步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抵达卡昂城外围后步兵主力率先布防卡昂城外围阵地,此时英军先锋部队也已经抵达,我进入森林地区伏击英军装甲迂回部队,很快我击毁了一辆英军巡洋坦克,但在后退时遭到了重型火炮的炮火覆盖,履带被炸断,整辆歼击车处于瘫痪状态,就在我决定放弃车辆撤退时,英军的坦克和步兵已经围了上,当时英军的迂回坦克纵队至少每辆坦克携带着8名步兵,就在绝望之际,鲁道夫-罗伊,的四号V型突击炮急忙赶来营救,他只有一辆四号歼击车,但短短十分钟内他就击毁了英军8辆坦克并且击退英军步兵反击,他的小组伤亡仅仅是一名炮盾旁的机枪手被英军狙击手击中阵亡。而这8辆坦克的战绩是他卡昂会战时期巅峰的开始。”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当时德国第12青年装甲师配备的四号坦克歼击车与德军普通的歼击车火炮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种四号歼击车,被德军定义为V型,是当时四号坦克歼击车最新改进型号,采用主炮是德国 PaK39型75毫米- 70倍径炮,与豹式坦克主炮威力基本相同,穿甲能力能击穿当时盟军装备所有型号坦克,包括美军当时小飞象谢尔曼坦克和英军的丘吉尔坦克。鲁道夫-罗伊,德国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四号坦克歼击车的车长,德国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是德国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后期的王牌坦克指挥官年龄不超过20岁,在卡昂会战中短短一个月内就击毁盟军34辆坦克,几乎平均一天击毁盟军一辆坦克,单日击毁数量最多是8辆坦克,也就是刚刚到达战场后的第一场战斗取得的战绩。之后在阿登战役中鲁道夫-罗伊在指挥坦克作战时被美军狙击手击毙,成为了他最终最后的归属,但是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死在坦克决绝的战场,而是死在美军冷枪之下。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四号坦克歼击车到后期采用了70倍径的75毫米坦克炮,整体上换装了新火炮的四号歼击车可以算是德军后期的经典版本,比4号歼击车早期使用48倍径坦克炮在战场上的表现要好很多,但是四号V型歼击车最终生产的数量实在太过少了才940辆左右,而德军后期对这种歼击车使用基本当成了主力坦克与歼击车定位功能有很大的违背,因为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歼击车没有炮塔在参加坦克战时,往往近距离被打断履带就基本上任人宰割了。德军后期直接用四号歼击车冲锋陷阵导致战损率居高不下,在南风攻势中德军也几乎耗尽守卫柏林最后的精锐力量,四号歼击车的战损率达到百分之80,到柏林战役期间基本上很少能四号坦克歼击车的身影了。

二战西线战场的德军4号歼击车,党卫军第12青年歼击营的外围猎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