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如果接受袁紹等人的擁戴,漢末情況會怎麼樣?

劉虞字伯安,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漢室宗親。為政寬仁,頗有名望 ,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但由於與公孫瓚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因而進兵攻擊公孫瓚,兵敗為其所執,慘遭殺害。

劉虞如果接受袁紹等人的擁戴,漢末情況會怎麼樣?


在史書上記載的劉虞本人傳記並不多,我終於在《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 》中找到一些關於劉虞的記載。

虞以功即拜太尉,封襄賁侯。會董卓至洛陽,遷虞大司馬,封薊侯。以能治身奉職,召為郡吏,以孝廉為郎,累遷至幽州刺史,轉甘陵相,甚得東土戎狄之心。後以疾歸家,常降身隱約,與邑黨州閭同樂共恤,等齊有無,不以名位自殊,鄉曲鹹共宗之。時鄉曲有所訴訟,不以詣吏,自投虞平之;虞以情理為之論判,皆大小敬從,不以為恨。嘗有失牛者,骨體毛色,與虞牛相似,因以為是,虞便推與之;後主自得本牛,乃還謝罪。會甘陵復亂,吏民思虞治行,復以為甘陵相,甘陵大治。徵拜尚書令、光祿勳,以公族有禮,更為宗正。英雄記曰:虞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純樸,境內無盜賊,災害不生。時鄰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

魏書曰:虞在幽州,清靜儉約,以禮義化民。靈帝時,南宮災,吏遷補州郡者,皆責助治宮錢,或一千萬,或二千萬,富者以私財辨,或發民錢以備之,貧而清慎者,無以充調,或至自殺。靈帝以虞清貧,特不使出錢。

關東義兵起,卓遂劫帝西遷,徵虞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袁紹、韓馥議少帝制於奸臣,天下無所歸心。虞,宗室知名,民之望也,遂推虞為帝。遣使詣虞,虞終不肯受。

劉虞如果接受袁紹等人的擁戴,漢末情況會怎麼樣?


虞懼瓚為變,遂舉兵襲瓚。虞為瓚所敗,出奔居庸。瓚攻拔居庸,生獲虞,執虞還薊。會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訓增虞邑,督六州;瓚遷前將軍,封易侯。瓚誣虞欲稱尊號,脅訓斬虞。

從三國志裡可以看出,劉虞本人是個愛民如子的清官,不僅政績卓越,上天也眷顧劉虞,時鄰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而且劉虞對大漢忠心耿耿,即使袁紹 韓馥等人慾擁戴劉虞為帝,劉虞終不肯受,那麼劉虞為何拒絕呢,我個人認為劉虞本人沒有野心,且有自知之明,首先在東漢末年,經過黃巾起義後,各大州牧 郡守,實際上已經成為一方諸侯,京城內還有董卓專權,而袁紹 韓馥之流也不可能是真心擁戴,這點劉虞也心知肚明,雖然朝廷已經名存實亡了,但漢獻帝畢竟是正統,而身為漢室宗親的劉虞假如真的有野心稱帝,也必是袁紹 韓馥 公孫瓚等人的傀儡,到時自己反而成了眾矢之的,別的諸侯為了擴大地盤,聯合起來借朝廷之名攻打他,一但劉虞敗了,袁紹等會第一個出賣他,造反可是歷朝歷代最大罪名,即使你是皇親國戚也一樣,必被抄家滅門。劉虞的性格也不願意冒這個險。所以劉虞拒絕了袁紹 韓馥。

劉虞如果接受袁紹等人的擁戴,漢末情況會怎麼樣?

即使劉虞稱帝控制了幽州 冀州 青州等地,他也不可能會是曹操的對手,袁紹兵多將廣 謀士如雲尚且兵敗,更別說劉虞了,連公孫瓚都搞不定。所以劉虞稱帝不稱帝的,對漢末那個亂世來說,沒有任何影響,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史書中被一筆帶過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