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一)學習

1、學習的定義

學習是指通過練習而促使行為發生相對持久變化的過程。不能把個體的一切行為變化都稱為學習,如疲勞、感覺適應、生病、生理成熟等雖然引起人的行為變化,但不是通過練習而產生的,就不能稱為學習。研究學習規律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為對於學習的研究不僅可以瞭解個體行為的產生、維持和變化的規律,同時對身心疾病的發病機制的研究,對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及矯正均有指導意義。另外,學習有關知識理論對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心理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2、學習的類型

對疾病發生、症狀產生和心理治療關係最大的學習類型有聯繫學司、認知學習和複雜學習三種類型。

(I)聯繫學習(associationlearning)。聯繫學習是指機體與外界事物間建立新的聯繫,以更好地適應環境。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它可分為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是俄國心理學家此籽洛夫(nAB"0B·I923)提出。狗進食時會分泌唾液,這是非條件反射。如果給狗以鈴聲刺激,狗不會分泌唾液,因為鈴聲與食物無關。但如每次在狗進食前給予鈴聲刺激,然後再給食物,這樣多次訓練以後,當鈴聲一出現狗就會分泌唾液,這就是經典條件反射。強化是形成這種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強化是指條件刺激(鈴聲)與非條件刺激(食物)在時間上的相結合過程。條件反射建立以後,如果反覆應用條件刺激而放棄非條件刺激,即不給強化,那麼已建立的條件反射就會消失,稱為消退。掌握條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的規律,有助於理解行為的產生和變化。

心理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操作條件反射(operateconditionedreflex)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Skinner,B·F,I953:提出。他設計了一個被稱為"斯金納箱"的裝置,將一隻飢餓的老鼠放入箱內,老鼠在箱內亂竄亂跳,當它偶然壓下箱內槓桿時,就得到一粒食物。經過多次的重複經歷,再把老鼠放入箱內。它就會主動壓槓桿來獲取食物,這樣操作性條件反射就形成了。在這個實驗中,食物作為獎勵與操作(壓槓桿)在時間上的結合,成為正強化;如果同樣的實驗申,只是使老鼠在壓槓桿時給予電擊,那麼它將不再壓槓桿,已建立的條件反射消失,這便是消退,則電擊懲罰與操作(壓槓桿)的結合成為負強化。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的關鍵也是強化,但斯氏強化的定義已和巴氏強化的定義不同。斯氏強化是指強化物(食物或電擊)對某一操作行為(壓槓桿)的反饋作用或兩者的結合。凡強化物對操作行為起正反饋或增加作用稱正強化;反之,稱負強化。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說明,人的某些心理障礙、行為障礙和身心疾病可以通過強化而獲得,也可以通過建立新的條件反射而消除。

(2)認知學習(cognitivelearning)。認知論學者認為,學習是掌握事物之間關係的過程,是在刺激與刺激之間建立聯繫,它的性質是突然的誠悟、例如苛勒(W.KObIeU的頓悟實驗(insightexperiment):當猩猩發現懸掛的香蕉與箱子之間的關係後,它可立即去搬弄箱子,將箱子放在香蕉的下邊,然後攀上箱子取下香蕉,這說明猩猩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認知參與到學習中。有什麼樣的認知,就會產生相應的行為表現。因此,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產生不良行為習慣和心理障礙,就因為人們對外界環境歪曲錯誤的認知。而要改變不良行為習慣,治療心理障礙,就必須矯正其錯誤的認知,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合理的信念。

心理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3)複雜學習(complicatedlearning)。人類對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比聯繫學習和認知學習等簡單學習複雜得多,比如彈琴、操作電腦,以及對各種理論知識的學習等。按照刺激一反映理論,也可以把複雜學習看成是具有條件反射特點的動力定型。受各方面條件的影響,複雜學習的進度是不均衡的,即初期較快→平臺狀態→再次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