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酒文化,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古代,酒不仅是一种饮料,它还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酒是一切礼仪的代表。比如待客、祭祀、登基、订立盟约等庆典,哪样都离不开酒。因此,酒被称为“百礼之先”。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四羊方尊

不单酒,就连饮酒的酒器都很有讲究,这从历史记载和历年来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得出来。酒器的形状、酒器上的花纹和图案,无不代表着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是酒在政治上的作用个,而对于文人骚客来说,酒还是激发灵感的一种“催化剂”。晋代刘伶就写过《酒德颂》,紧随其后的文学、书画、音乐等艺术家们大都离不开酒。尤其是李白,更是嗜酒如命,酒喝到肚子里,再出来就成了诗。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李白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在外国人眼里,“瓷器”代表着中国。其实,要让中国人自己说,“酒”才真的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酒的历史绵延不断,直到现在人们对酒的热爱程度依然没变。无论穷富贵贱,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也都离不开酒。和古人比较,现代的酒肯定要味道好得多。元代以前是发酵酒,度数低口味淡,就像现在超市卖的黄酒。而元代以后就出现了现在的白酒,叫蒸馏酒,度数高味道辣,能满足北方人的重口味。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酒在古代代表着礼仪,到现在仍然保留着一定的饮酒礼节。很多时候,会喝酒、能喝酒会帮人办成大事。为此,有不少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酒量。有个好酒量有什么用呢?一般来说两个用途:陪上司、陪客户。陪上司喝好了能得到升迁;陪客户喝好了能做好业务。都是与名利挂钩的。有不少人得不到升迁、做不好业务,归因于酒量不好而刻意锻炼。小编就认识两个这样的人。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第一个为了陪上司,喝得再也不能喝酒了。他本来是不能喝酒的,每次朋友们一起喝酒,他一杯啤酒就醉了。大家也不劝他,他也很自觉,从不多喝。可是,一旦他认为的“大人物”来了,却甩开膀子使劲儿喝,喝到最后被人抬着走。后来有一天,传来消息他喝坏了,解酒最重要的器官不能正常工作了。从此他再也不能喝酒了。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还有一位在酒厂工作,这个工作好像故意是在告诉人们:“我最能喝!”。其实他也不能喝,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也没喝过酒。长大以后读了名牌大学,进了知名酒企,按说是个好的归宿。没想到的是,十年之后再联系,他却说,现在不上班了,整天就是在家陪孩子读读书、炒炒股票。为什么年轻轻就这么悠闲呢?喝酒喝的!

还有几个年纪较大点的,四五十岁吧,早已滴酒不沾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嗜酒如命的主儿。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有人总结说:人一辈子喝的酒都是有数的,如果你喝得太快、太猛,那很快就喝够数了,不能再喝了。而如果你每次少喝点,慢慢地喝、细细的品,你就能喝一辈子。当然这是开玩笑的。酒其实没有错,一切错误都在人。对待什么东西都不能太过,适可而止这个道理,老祖宗早说就给我们了。

我们应该正确传承酒文化,不能歪曲理解酒文化,更不能盲目追求“能喝”。什么样的人能喝,什么样的人不能喝,都是上天早就注定的。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小编曾在一个电视栏目中看到过,有一个美女,特别能喝。有多能喝呢?记者专门找到她,问她是不是真的。她说:我喝一个,你们来判断吧。于是就和记者一块来到超市,随即从货架上拿下两瓶(二斤)高度白酒。不要杯子、不要菜,一扬脖子,两口气喝光了。最重要的是,喝完之后该干啥干啥,一点没有影响。问记者:这是你们说的“能喝”吗?记者早就傻眼了,就陪她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解酒的酶,能很快地分解掉进入体内的酒精。还没来得及醉,酒精就已经分解了,你说她会不能喝吗?

40岁之后滴酒不沾的人,曾经大都是嗜酒之人?

所以说,很多事都是天生的,后天人力无法改变。就像人的身高、胖瘦、高矮、丑俊,都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你硬要刻意去改变,得到的只能是你当初意想不到的坏结果。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