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号外,以柔性屏技术为驱动的科技传媒公司变衣科技近日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由真成投资和德同资本共同投资,创业邦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strong>,本轮融资将用于生产研发和商超点位的投放合作。模式成熟后,变衣科技将于年底启动下一轮融资,复制到更多商超便利和外卖等场景。

变衣传媒是国内首家"人体分众"广告模式的提出者,其核心业务模式是将<strong>"柔性屏技术"与"工装"相结合,将"智能工装"穿在商超、外送等服务人员的身上,使他们成为一个个移动的"人体广告"。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strong>变衣科技CEO姜东伟参加创业邦举行的2018创新中国秋季峰会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strong>变衣科技应用场景图

据了解,这款仅<strong>1.8毫米厚,75克重,可以任意弯曲折叠,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形式播放,还能与各种材料衣服相贴合的"全彩可粘贴柔性LED屏"是变衣科技团队耗时17个月研发并已申请专利的突破性技术。

将这项技术巧妙的与工装相结合,使每个穿上这种"智能工装"的员工,都能成为移动的广告屏,化身为一个移动的广告载体。德同资本合伙人陆宏宇认为变衣科技此举很有<strong>可能是在创造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量广告市场,以相对封闭的就近消费、即时消费等场景作为切入口,"智能工装"能抓住场景中消费者55%的临时决策消费。

1

让员工成为广告屏的"智能工装"


相比电视广告动辄几亿的节目赞助费、百万黄金十五秒;户外广告的中心化物业和垄断性资源,变衣科技的"智能工装"无论是柔性屏硬件还是"人体"渠道,价格相比都要有优势得多。

想象一下,20个兼职大学生贴着柔性屏幕在步行街穿梭;骑手背后"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的文字一闪而过;知名卖场员工身上重复播放的促销信息……

除了形式新颖、成本更低以外,将广告牌穿在身上的好处是,它是<strong>平视的视角,屏幕与视线基本等高,让人们对广告内容"无处可逃"。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除此之外,柔性屏同时还具备后台监控、远程操作和定位等功能,能有效解决传统媒介用户画像不准确、灵活性低、时效性落后等弊端。

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商家还可以通过显示屏与顾客进行互动。比如<strong>让顾客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抢红包,将顾客的点赞、吐槽、留言等消息在人体屏幕上播放,实现与用户的深度互动,增强顾客黏性。

2

用"人体分众"模式

做户外广告领域的"拼多多"


作为吸引注意力的重要平台,<strong>广告媒介经历了从1.0(纸媒)、2.0(广播电视)、3.0(互联网)再到如今4.0(生活圈媒体)时代的变革。

两年前,马云提出新零售,随后线上广告不断溢价,流量逐渐见顶。几天前,阿里150亿入股分众传媒,正式打响线下流量争夺战。

消费升级新格局下,一二线城市受限于人口容量,消费潜力仍具较大价值但增长趋于平稳,产业结构变化带动众多年轻消费者向三四线回流。

分众传媒一直以来瞄准的是一二线城市精英白领人群的广告曝光。如今这些增长缓慢的大品牌,还有更多的中小品牌,他们需要的是渠道下沉、"小镇青年";需要的是更加灵活、更低成本的投放渠道。

传统的户外、商超和大型活动中的广告主要还是液晶屏、海报等固定点位的广告,且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变衣科技由于其柔性屏幕的可移动、多媒体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餐饮外卖、零售、娱乐、地产、交通等行业,项目目前已覆盖二三百个二三四线城市,新一线核心城市计划直营。

<strong>中国有2亿以上的服务和销售从业人员,通过这种"低端颠覆式创新",变衣科技可以就像户外移动广告领域的"拼多多",成为新零售时代线下流量的重要入口。

3

成立半年获数千万营收

自我造血能力强


变衣科技有健康的盈利模式和自我造血能力,据了解,自2018年4月份成立以来,变衣科技已经覆盖了近300个城市上百家代理商,取得数千万营收。

变衣科技的一个加盟商同时也是美团外卖在该区域最大的代理商,他旗下管理着12000名外卖小哥,而这12000名外卖小哥,在明年4月份之前,都将穿上变衣科技的智能工装。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除了这些掌握当地商超和外送资源的代理外,变衣科技还有相当一部分加盟商来自于二三四线城市的广告公司。

国内80%的户外广告资源掌握在中小型广告企业手中,抢先布局,迅速占领户外广告市场是未来能否在这个蓝海市场里分一杯羹的重要因素。

"这些广告公司会做一些户外广告执行方面的业务,以前他们是找关系、找墙体、找城管去安装LED大屏,动不动就要一两百万,成本很高。现在这些人加入我们,做我们百屏联盟的代理,将屏幕投放到超市员工的身上,或者找几十个年轻的大学生或者大妈,绕着全城走做人体广告,一个广告订单就能赚五、六万。"变衣科技CEO姜东伟无不自豪的说,<strong>"我们很多代理商赚钱比我们容易"。

据山东日照任创文化有限公司的老板王先生介绍,他原本做的是户外智能橱窗广告生意,这两年纸媒和电视媒体的没落,户外广告的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俏。

"户外的大型LED屏,不仅投入非常大,而且现在你连入局的资格都没有。"于是当看到变衣科技的柔性屏之后,王先生眼前一亮。他认为,比起户外大屏广告,这种能移动的"人体广告"将会更有卖点。

9月底,王先生收到了他订的变衣科技"智能工装",10月4号他就联合当地的一个家居厂商做了一个地推商演活动。

"刚起步的想法还很简单,想通过帮别人做活动的同时宣传下我们自己的产品,所以第一场广告我就收了人家3000元。结果没想到,因为这个活动我们在圈内爆红。因为柔性屏这个产品非常新颖,很多人都没见过。活动之后,有很多商家联系到我们,于是第二场广告我们的报价就升到了10000元一场"。

对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商超,变衣科技看重的是他们手中联动性的全国甚至是全球的点位布局。会采用免费给合作方提供"智能工装"的形式,通过广告变现并分成给合作的超市。对超市而言,一分钱都不需要投入,就可免费获得"智能工装"和广告分成,将员工的"身体"再一次的通过广告来创收。

在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变衣科技总部也会通过这种方式进驻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商超。在外部,他们有着数量庞大的、联动性的点位布局;在内部,他们有固定的播放场景、人群、时间和相应固定的注意力。

<strong>蓝色光标曾选取物美一单店,根据人流做CPM测算,变衣科技可做到8~12元/日/单屏,基本单月即可收回工装成本。

4

把握时间窗口期

占领物美、美团等核心场景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说过,"中国99%的企业没法抵抗模仿,<strong>今天出创新,明天就会被模仿。"所以创新要抓住"时间窗口",实现惊险一跃。

虽然手握专利,但姜东伟表示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他认为,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变衣科技现在要做的就是"<strong>小步快跑,尽快拿到核心场景的资源。"

通过17个月的研发,试了上千块材料,变衣科技才突破了能同时满足"软、轻、薄、随意弯曲,还能在上面镶嵌4000多个灯泡还不至于戳破底板"的材料技术关。

姜东伟认为,即便是现在将这个技术放到市面上任人研究,从打样、建模到测试,同行至少也得花费8到10个月的时间才能"堪破玄机"。

而这大半年的时间对变衣科技来说,已经是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窗口期。他们的核心是要利用这段时间,抢占一二线城市核心商超、便利、外卖及约车等场景,化技术优势为渠道优势,建立规模壁垒。

目前,变衣科技已与物美、京客隆、万达广场、西贝、中国移动、碧桂园、都市丽人、美团外卖、海底捞等知名商家达成合作,本轮融资后,物美、京客隆等华北区所有门店一万多名员工都将换上智能工装。

未来三年,变衣科技的目标是<strong>实现两千万个点位的布置,占据餐饮外卖、零售、娱乐、甚至交通行业中的一个或多个市场,形成一个广告互联网络平台,成为线下流量的重要把控者。

针对本轮投资,真成投资表示对新的线下广告形态发展前景保持乐观,在线上流量持续溢价,广告主不断下沉的趋势下,变衣科技的商业理念与运营模式有望开拓新的流量入口。

未来,德同资本陆宏宇表示也将会向变衣科技输送大量的广告资源和流量,加速公司屏幕的铺设和广告知名度扩张。


逆天人体广告横空出世,可穿在2亿人身上移动已获千万级Pre-A融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