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赏析】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目前仍然极具通用性。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南怀瑾在《易经系传别讲》说:《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人类的法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天地间的一切事情,随时变,随地变。跟我们一样,我们的生理、思想、情感也是随时变,随地变,没有不变的道理,不变是不可能的。所以社会的形态到了某一个阶段,非变不可,你想保持不变是不可能的。

《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穷则变,变则通。”

所以我经常说,历史上的伟人:

第一等人是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

《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

《周易·系辞下》:第一等自变,第二等应变,第三等不变……

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三字经六字经都出口啦,像搭公共汽车一样,骂了半天,公共汽车已经开到中和啦,他还在骂。这一类的人到处都是,竞选落败了,做生意失败了,都是这样,一直在骂别人。

所以大家都要做第一等人,知道怎么变,等它变到了,你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所以学了《易经》的人,要懂得这个“穷则变,变则通”的原则,知道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变,自己更要知道来适应变。要想上帝保佑你?没有这回事;菩萨保佑你?也没有这回事。自助则天助,自则则人助。自己不站起来,想靠上帝帮忙,菩萨帮忙,那是傻瓜,那是笨蛋,那是情感上没有办法的人的一种愚昧。

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真能自己站起来,所谓天人合一,自助则天助,这是中国文化自助人助的道理。愚味的宗教徒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另外的人来掌握,交给佛菩萨、交给上帝,自己不做事,靠上帝、靠佛菩萨给他弄饭吃,没有这回事。所以《易经》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样才能大吉大利,所以《易经》的文化完全是人的教育。

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因此我们要效法我们的老祖宗,学学老祖宗们奋斗创造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