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 用笨招接近穆彰阿, 最終如願以償

王陽明說,人皆有良知,事業之大小取決於你的良知大小。曾國藩則說他的成就緣於命,其實大同小異。不過命運雖然註定,如果再靠後天的進取,事業將不是命運所能限量的。曾國藩的好命,在於他硬著頭皮進取,結識了穆彰阿。穆彰阿,滿洲鑲黃旗人,出身官僚世家。1805年純靠自己中進士,1820年,嘉慶死,道光上臺。穆彰阿憑藉多年的官場歷練,博取了道光的好感,飛昇得讓人眼花繚亂。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等帽子一古腦地扣到他頭上,同時他還掌管清帝國的人才儲備庫翰林院,權勢炙手可熱。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曾國藩中進士的1838年,穆彰阿是座師(主考官)。殿試後,曾國藩獲了個“同進士出身”的資格,這就意味著他無法進入翰林院,運氣好一點,會在中央各部任低級職務,運氣差的會被轟出中央到各地縣城任縣令。曾國藩雖天分不高,傲氣卻比天高。他狹隘地認為,倘若通過殿試卻不能進翰林院,那就和“佾生”一樣,是奇恥大辱。

曾國藩第一次會試落榜在京城長住那年,並未把所有時間全部用在讀書上。他常走出簡陋的房間去結識京城才俊,由於他踏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極靠譜,所以吸引了很多朋友,漸漸在京城形成了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裡,既有不得志的才華橫溢的知識分子,也有官場中人,勞崇光就是曾國藩圈子中的一員。勞崇光是湖南長沙人,在中央政府擔任御史,對勵志型老鄉曾國藩很欣賞。所以曾國藩來找他幫忙,因為他是穆彰阿最得意的門生之一,穆彰阿有這個能力。穆彰阿愛才善識才,京城裡人才濟濟,他又掌控著天下人才庫翰林院,沒有絕頂的才華,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勞崇光說幫曾國藩忙,其實只是把曾國藩寫出來的詩文送給穆彰阿看。曾國藩把詩文交給勞崇光,看他敲開穆彰阿家的大門。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中午時分,勞崇光才出來。勞崇光嘆了口氣:“中堂大人只掃了一眼,就放下了。”曾國藩渾身都溼透了,聽了這話,更感覺徹骨的寒冷。那天夜裡,他從噩夢中驚醒,渾身發燙。這是重感冒的症狀,舉頭望窗外,全是黑暗。他想到前途,想到家中父老,想到這麼多年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的努力,好不容易終於看到一絲陽光,絕不能讓它消逝。一想到這,曾國藩爬起來,忍受著寒冷,寫詩。寫了幾首詩,天已放亮,又寫了篇自認為立意奇高的文章,已是中午。

曾國藩又去找勞崇光,讓他拿詩文給穆彰阿看。幾個時辰後,曾國藩看到勞崇光面無表情地出來,一見到迎面而來的曾國藩,就搖了搖頭。他安慰曾國藩,“有志者事竟成。”曾國藩拿出了從前讀書的意志,跑回寓所,鋪開紙張,再寫,寫完再找勞崇光。這樣持續了十幾天,勞崇光有點不耐煩了,他不無善意地提醒曾國藩:“其實到地方上任縣令也不錯。你不知道嗎,從地方向上升遷,是很快的。可你要是進了翰林院,非要熬十幾年才能升遷不可。”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曾國藩不肯放棄,因為離點翰林的日子越來越近,倘若穆彰阿不替他說句話,就他那成績,肯定是找不到的地方當芝麻官。他跑回寓所,又寫了幾首詩,再寫了篇自認為脫塵拔俗的文章,最後請求勞崇光送給穆彰阿。勞崇光無可奈何,悻悻地拿著曾國藩的詩文去穆彰阿府上。一個時辰後,勞崇光眉開眼笑,指點著他:“你呀,真厲害,把中堂大人給感動了。中堂大人要見你。”這句話就如閃電,射進曾國藩的身體,照亮了他的生命。

那天晚上,他穿上最好的衣服和穆彰阿見面了。穆彰阿先借著明亮的燭光把曾國藩打量了一番,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曾國藩都無出色的地方。曾國藩生就一張大眾臉,眼皮永遠耷拉著,給人的感覺,這傢伙天生一副欠多還少的苦相。但正如民諺,王八看綠豆——對眼了。穆彰阿越看曾國藩越歡喜,在資質平庸的他心中,人就該像曾國藩這樣,相貌不可太出奇,氣質不能太有靈性。相貌平凡如曾國藩這樣的人,永遠給人老實巴交的感覺,能讓人立即信任。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他無死角地審視完曾國藩後,從桌上拿起曾國藩的會試考卷,念道:“皇帝不可能遍知天下事,所以要委任賢官,官員好壞,他不可能都知道,這就要靠身邊人推薦。然而身邊人所稱讚的,未必都是好官,左右所否定的,未必都是壞官……好官往往有正直的節操,不譁眾取寵,不標新立異,不離經叛道。”穆彰阿讀完這段,稱讚道:“你這段議論極好。不譁眾取寵,不標新立異,不離經叛道,這就是衡量一位官員好壞的標準。正合我意。我曾和皇上說過,不標新立異,不求一己之赫赫名望,只求君主省心,百姓安寧,這就是賢臣了。”

穆彰阿又說:“你可知我為何要見你?”曾國藩突然磕巴起來:“想必……是……在下的詩文……”“你的詩文一般,”穆彰阿打斷了曾國藩,“我所以要見你,就因為你知不可為而一直為之,持續不斷地向我送詩文,這種毅力打動了我。”曾國藩當時很想說,我這種蠢貨,全靠毅力這門武器才混到今天的。但他懂的,面對這個官場大佬,最好的應對之道就是少說話。他的這次表現是優異的,穆彰阿更堅信了自己的判斷,眼前這個年輕人是踏實務實的,跟自己年輕時一樣。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第二天,他把曾國藩的試卷呈給道光皇帝看,並且誇獎曾國藩,說此時的帝國最需要的就是曾國藩這樣踏實、循規蹈矩的官員。道光皇帝看了曾國藩的試卷,沒有激情,平淡如水,但清明通達,於是畫了個圈。這個圈把曾國藩圈進了翰林院。穆彰阿對曾國藩說:“你以三甲末等的成績進翰林,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珍惜。其實,你天賦不高,中等還偏下。可你有個許多人沒有的優點,那就是意志力。人的意志力量是無窮的,可化腐朽為神奇,可讓日月換青天。歷史上成大事者都是靠勤奮而非天賦,所以你要好好保持這個優點。”

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用笨招接近穆彰阿,最終如願以償

圖片來自於網絡,

這番話激盪起曾國藩的胸臆,的確,這麼多年來,他笨得明目張膽,如果不是靠意志力,早已如那位小偷所說的在家務農了。他為自己而感動,更為穆彰阿賞識自己的笨而感動。二人分別時,穆彰阿勉勵曾國藩:“翰林院是天下精英所在,藏龍臥虎,起點高,你一生事業從此地發祥,願好自為之!”曾國藩被感動得流淚,當場發誓將永不忘恩師今晚的諄諄教誨,永不忘恩師大恩大德。他說他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以報穆彰阿的知遇之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