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改革開放的40年,淳樸勤勞的榆林人民在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借改革開放的東風發揚和繼承了革命老區人民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優良傳統,為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今的榆林鎮農村已煥發出勃勃生機,各族人民正在昂首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踏步的邁進。

<strong>一、前言

榆林鎮地處自治區首府東郊,轄區面積243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人,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是一個以漢族佔多數、蒙古族為主體、農牧業為主要產業的建制鎮。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榆林鎮有著古老的歷史,戰國趙長城遺址見證了我們的祖先抵禦外侮的愛國主義史詩。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韓家窯殲滅戰書寫了老區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的貢獻。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三道溝聶榮臻元帥指揮所、蘇木沁革命烈士陵園,見證和譜寫了老區人民為解放戰爭付出的光輝詩篇。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土地改革、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勤勞勇敢的榆林人民當家做主做了主人,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但受計劃經濟的束縛和政治氣候的影響,擺在面前的一個不爭的事實,廣大農民還在溫飽線上徘徊。

<strong>二、改革開放的40年

1982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溫飽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養殖業開始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生活水平明顯改善,湧現出了眾多的農民致富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學設施全面改善,傳承了幾千年的“種地納糧”(農業稅)成為了歷史,農民種地、購買農機具還享受政府補貼,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進入21世紀,榆林鎮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生態環境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真可謂碩果累累。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交通條件全面改善,G6高速、110國道橫貫東西,運煤專線、101省道縱穿南北,村村通了公路,小轎車已不再是農民可望不可及的交通工具。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移動,聯通,電信網絡遍佈全鎮,農民也開始玩起了電腦,手機已成為人人必備的通訊工具。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退耕還林、大青山前坡綠化、取締沙場、磚瓦廠、採礦企業,生態環境治理大見成效,天藍了,水清了,綠水青山正在變為金山銀山。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農業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開始向現代化邁進,設施農業已嶄露頭角;各類農業合作社已成為農村新型經濟實體,已湧現出慧鑫豐、延盛等一批從事農牧業的龍頭帶動企業。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成趨勢,生態觀光旅遊服務業已基本形成支柱產業,孔雀聚義山莊、金杏山莊已形成接待規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海令溝生態觀光旅遊區、馬鬃山風景區、二道河休閒度假區,以河南村為中心的都市休閒農業體驗區建設即將拉開帷幕。沿路沿街商貿、餐飲、住宿等服務網點星羅棋佈,居民足不出村出鎮即可採購到生產生活所需。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民生工程惠及千家萬戶,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自來水工程、廣播電視戶戶通,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戶,敞亮的磚瓦房替代了土木結構住宅,這些都已變成現實。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已基本形成,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變化,“美麗鄉村”建設大見成效。隨著“廁所革命”的有序推進,農村自古遺留的露天茅廁將逐步消聲匿跡。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村村有活動廣場、文化長廊、圖書報刊閱覽室、電教網教設施齊全、籠式足球場、全民健身器材村村可見,秧歌隊、廣場舞已成為中老年人的常規活動,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活動已成為展現農村風采、謳歌改革開放的重要文化活動。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醫療衛生事業全面改善,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已惠及全民,鎮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老年人免費體檢、兒童免疫等一系列措施,為農村居民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鎮黨的基層組織在組織建設、政治建設、陣地建設上不斷取得成效,充分發揮出了領導農村改革開放的作用,為全鎮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改革開放40週年榆林鎮的變化

改革開放40年,黨中央的英明決策造就了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榆林鎮。改革開放成果已惠及了全鎮各族人民。全鎮各族人民在民族團結的大家庭中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