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孫傳庭,大明王朝最後十年的擎天巨柱,傳庭死大明亡(八)

<strong>【自媒體/北踏寒城天暮雪】

經典:孫傳庭,大明王朝最後十年的擎天巨柱,傳庭死大明亡(八)

田制治理

孫傳庭將土地奪回來之後,將土地又分發給窮苦的百姓耕種,經過治理,年收稅計銀14.5萬兩,米麥1.35萬石,如果能保持這樣的勢頭,自給自足也並不是空話。

只是明朝後期,陝西關中連連遭受天災人禍,加上土地貧瘠,流民眾多,百事俱廢,這些稅收投進去很難掀不起太大水花。

明朝朝廷多年來忙於鎮壓國內農民起義,抵禦關外後金侵略,多年來,遼晌經年不斷,財政入不敷出。

到了崇禎時期,明朝洪武年間,太祖設置的屯田衛所制度已經名存實亡,當時朱元璋為了大明江山能夠長治久安,採用“寓軍於民”,在全國軍隊裡推行屯田、戰耕結合,戰時軍士可以拿起武器抵禦外敵,和平時代軍隊可以屯田自己給,減輕國家養兵的負擔。

這種制度軍士一般都是世襲,而衛所軍士的後人也有了安置,這樣一來大量的荒田有人來開墾,也解決了大量勞動力的生存問題。

然而到了明朝後期,衛所屯田制度名存實亡,軍士的後人反而成了弱勢存在,生活困難,大量的土地被當地的地主士紳所侵佔,士兵很少有土地耕種,只能由朝廷撥發財政來供養,另一方面由於對土地被侵佔,朝廷的威望在士兵心中一再下降,士兵們很難產生歸屬感,作戰時難以發揮積極性。

我們就單說洛陽的藩王,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兒子,深受萬曆的寵愛,因為國本之爭,萬曆皇帝架不住群臣的請求,只能將朱常洵外封藩王,只是萬曆擔心他的兒子受窮,下令賜上等良田四萬頃,最終改到兩萬。結果河南的良田不夠,就從鄰近的山東、湖廣劃撥,結果還嫌不夠,把太平沿江的雜稅制和四川的鹽稅、茶稅全部給他,後來每年還給她一千三百多斤的淮鹽,讓他自己銷售,結果導致邊晌銳減。

這還僅僅是朝廷的賞賜,福王朱常洵到了藩地以後,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大肆侵佔農民和軍士的土地,李自成殺死朱常洵之後,從他家搬出的金銀財寶用馬車裝了數千輛,運了好幾天才搬完。

經典:孫傳庭,大明王朝最後十年的擎天巨柱,傳庭死大明亡(八)

百事俱廢

從小見大,單單從西安府就看出如此多的弊端,可以想到大明其他地方是否也是如此。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孫傳庭即將面臨的困境更多,在主持軍政期間,他發現西安原駐紮囤積軍隊應該有兩萬四千人,卻發現很多兵額空缺,原來很多兵丁只是虛設在花名冊上,每年冒領軍餉甚多,這部分錢大多流入高官世家之手。

孫傳庭發現此現象後,把這些冒名領晌的人全部剃出去,節省了每年不必要的開銷,又重新徵兵,徵得新兵1.1萬人,重新練得一支勁旅。

而這些並不是最嚴重的,而是官吏的缺失,大明的官員如果說是肥差,肯定一群人蜂窩似的衝上去,那些窮地方、特別亂的地方,朝廷許以再高的好處,也沒有人願意去。

而陝西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常年的戰亂,天災人禍,讓當地的官員朝不保夕,一旦農民起義軍路過何地,必殺當地的官員,若是清官倒還好,有的官員稍有汙點,甚至被抄家滅族。

這也導致各州府縣官員缺額已久,好幾年沒有人補空缺,而新進的官員又不願意到這邊來,連西安府都長達一年多沒有知府,可見當地朝廷已經接近失去控制。

孫傳庭上任以後,在陝西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進行整軍、治吏、清戎等措施,後孫傳庭被罷免之後重新出山,又在陝西進行了一輪新的革新,這個暫且先不說,別說這些革新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又給陝西灌入了一股新血液,成功的解決了陝西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經典:孫傳庭,大明王朝最後十年的擎天巨柱,傳庭死大明亡(八)

大敵將至

就在孫傳庭大刀闊斧革新中,東邊高迎祥等人,與盧象升在滁州大戰一場,農民軍兵敗如山倒,撒腿就往外跑,一路上被明軍多方堵截,從十數萬大軍打得只剩幾萬人馬,無奈之下,他只能往山溝裡跑。

這一跑一路來到了陝西,此時的陝西也比較亂,李自成和洪承疇正在陝北交戰,他要來幫忙,而且這個陝西地方又大,可以流竄的地方比較多,朝廷的軍隊很難在這麼大範圍內找到他們,再加上前任的山西巡撫特別沒用,所以為了安全考慮,他決定躲進陝西,再圖東山再起,只是這一次進來就再也沒有出去。

他這次正在路上,聽到一個消息,陝西的巡撫換人了,高迎祥聞知後,呲了呲牙沒有在意,不管換多少巡撫都沒有用,何況這個孫傳庭連名字都沒有聽過,也就是個無名之輩,肯定跟他以前碰到的那些官員一樣,聽到他的名字就棄城而跑。

他怎知,前面等待的,又是怎樣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