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腦血管及顱腦損傷(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與關節(週五)、腦性癱瘓(週六)、頸肩腰腿痛、運動與軟組織損傷(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strong>【居家康復第120講】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每年因腦卒中死亡的人數已達到200多萬。如果不加以防治,預計到2030年,我國每年因腦卒中死亡的人數將達到600萬。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以及經濟負擔重的特點,而腦卒中一旦發病,其病理生理過程很難逆轉,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比較有限。所以我國心腦血管防治的重點就是預防腦卒中。話是這樣說,但實際上人們對腦卒中的防治還是存在許多誤解,比如“腦卒中與年輕人無關”“腦血管正常的人不會患病”等。因此,為了讓人們避開中風防治過程容易犯的錯誤,下面筆者就來盤點關於腦卒中的十大誤區。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一、每年春秋季節定期輸液可以預防中風

很多老人家認為每年輸液能疏通血管,這樣就能預防腦卒中,但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原因是:1、目前還沒有科學研究來證明這種輸液預防的方法是有效的;2、目前進行預防性輸液主要是輸一些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血塞通、血栓通、葛根素、丹參、脈絡寧等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這些藥物確實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但這些藥物都屬於臨床用藥,只有治療作用,並不能預防腦卒中;3、任何藥物都有半衰期,輸液預防中風的藥物的半衰期不超過5小時,並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輸一次液就能預防幾個月不得腦卒中。因此,如果沒有相關腦卒中症狀,單靠短期輸一、二種藥物是不能起到預防作用的;4、及時治療相關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吸菸、酗酒、熬夜等)才是預防腦卒中的有效措施。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二、所有人都可以用阿司匹林來預防中風

經大量國內外臨床研究證實,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阿司匹林是防治腦卒中的有效藥物,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複發率顯著下降。可以說,阿司匹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和二級預防中的療效是沒有爭議的,是二級預防和急性期治療的基本藥物,<strong>但對於普通人是否都可以應用阿司匹林來預防中風目前還是存在許多爭議,雖然阿司匹林是唯一被指南推薦用於一級預防的抗血小板藥物。

研究顯示,阿司匹林用於一級預防使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減少15%,心肌梗死相對風險降低30%,但<strong>出血併發症相對危險卻增加69%,主要來自於胃腸道出血和顱外出血危險增加,出血性卒中風險有所增加。對於未來10年嚴重心血管事件風險<6%的個體,阿司匹林只相對降低12%,而腦出血、胃腸道和顱外出血發生率升高。而老年、男性、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既是血栓高危人群,也是出血高危人群。

因此,<strong>阿司匹林不應提倡在全部健康人群中普遍應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病

,應給臨床獲益大於風險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就算是高風險人群也最好綜合評估,權衡利弊,充分聽取醫生的建議,再決定是否應用。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三、是藥三分毒,保健品更安全,可以預防中風

及時治療相關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是預防腦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而想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往往需要服用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阿司匹林、他汀類等,但由於擔心藥物的毒副作用,有些患者不能堅持服用,轉而服用所謂降糖、降壓、降脂的保健品,認為藥物是有毒的,保健品更安全,這樣做是錯誤的。原因:1、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學評價,且<strong>有確切療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

;2、降脂、降壓、降糖等藥物雖然在說明書上羅列了許多副作用,但只要遵醫囑服用正規藥物,副作用一般不會出現或症狀較輕。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四、某些“小動作”可以預防中風

經常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某些專家說一些”小動作“,如梳頭、搖頭晃腦、輕柔耳輪、叩齒、赤龍攪海、手指活動等具有健腦益智和有助於預防腦中風的作用,但其實這些說法都很片面,不可否認有些動作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就預防中風而言,這些動作最多隻能起到輔助作用,合理膳食、防治高血壓病、控制血脂、防治心臟病、預防和控制肥胖、積極治療糖尿病及其他代謝綜合徵、戒菸、戒酒或限酒,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和堅持適當的健身運動,保持心胸開闊、樂觀開朗等,才是預防中風的正途,切勿盲目相信而耽誤正確的治療。

<strong>誤區五、某些食物或成分可以預防中風

經常聽人說,某某食物或成分,如納豆、三七、卵磷脂、養生茶等,可以降壓、降脂、降糖,從而預防中風。但其實真正有效的並不多,就算某些食物或成分可以降低中風風險,但其所需的量是日常生活難以達到的。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調整膳食結構,樹立正確的保健觀念非常重要。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六、青年人不必擔心得腦卒中

腦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臨床資料顯示,2/3以上的腦卒中首次發病者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可高枕無憂。現在,腦卒中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因此,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篩查致病因素並給予相應的治療乃是青年人遠離腦卒中的關鍵。

<strong>誤區七、頸動脈狹窄篩查=腦卒中篩查,頸動脈沒事就不會中風

據文獻報道,頸動脈狹窄超過70%的患者,每年腦卒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3%,而無頸動脈狹窄症狀者僅為1%~2%。另外,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的,嚴重的腦梗塞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頸部動脈檢查確實會發現頸動脈狹窄的情況,對嚴重的頸動脈狹窄進行積極的治療或干預,是可以達到降低預防腦卒中發生的風險,但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需要進行頸動脈狹窄篩查。對此,筆者比較認同胡大一教授的觀點,<strong>無症狀人群不建議進行頸動脈狹窄篩查,過度的頸動脈狹窄篩查對預防卒中意義不大,弊明顯大於利,易導致過度干預,且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

退一步說,就算有頸部動脈斑塊,也不一定就意味著中風,頸動脈沒事也不意味著就不會中風,畢竟中風的危險因素有很多。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八、預防中風還是中藥好

很多患者並不喜歡吃西藥,認為吃太多的西藥對身體不好,過多相信中成藥物。但其實對於像阿司匹林類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他汀類等調脂藥物,已經過大規模的臨床驗證對預防腦卒中有肯定的作用,具有循證醫學的證據,是推薦長期服用的。當然了,中成藥在我國廣泛用於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已有多年,對改善腦循環有一定作用,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使用,但療效比西藥差。

<strong>誤區九、放血療法可以用來對中風進行急救

不靠譜。從中醫角度來說,“放血療法”雖然可以起到醒腦、平肝息風的作用,對於因血壓過高暈厥、突然出現神志不清、暴怒引起的昏厥等有醒腦的作用,但是對於<strong>大面積腦出血、腦梗死、形成腦疝的患者,基本無效,並且存在感染的風險。從解剖學上來說,刺血這個過程只是刺破皮膚的毛細血管,擠出其中的一滴血。因此不管在手指放血,還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起到急救效果的。因此,在急重症治療方法已經十分發達的今天,放血療法很可能會因為耽誤寶貴的急救時間而給病人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家屬在發現患者有中風的徵兆的時候,最需要做的是,及時在最短的時間內送患者到醫院,一旦超過3~6小時這個黃金時間,就失去最佳的搶救時機。

冬季中風高發,該如何預防?醫生:你需要避開這10個坑!

<strong>誤區十、中風急救都可用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作為一種中成藥,與其它中成藥的臨床藥物一樣,安宮牛黃丸的使用,也是必須根據的辯證論治原則,才能做到藥證相符,藥效才能得到發揮。安宮牛黃丸是由牛黃、犀角、麝香等組成,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鎮驚開竅。適應症為痰熱內閉症中風,即表現為高熱、煩躁不安、神昏、痰濁壅盛,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者。也就是說安宮牛黃丸只對少數高熱昏迷的陽閉證患者有效,對大多數的中風陰閉證、中風脫證、中風中經絡、中風後遺症則效果不大。可以說安宮牛黃丸的使用要注意辯證,從西醫上來講,安宮牛黃丸對缺血性腦卒中有效果,但出血性腦卒中,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但當家人中風時,普通人根本無法辨明,必須要有經驗的中醫師辯證處理。因此,<strong>如果發現家人出現中風的症狀(如一側肢體偏癱、昏迷、頭痛等)時,不要擅自用安宮牛黃丸治療,應及時送醫,若是家中已有安宮牛黃丸可以帶到醫院,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

<strong>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

1、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斷及醫療依據,不可替代專業醫師診斷。具體病情不同,康復實施方案必須依據臨床具體情況制定,請至醫院就診後遵醫囑或者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本文作者不對患者因閱讀本文所產生的不當醫療結果承擔責任。

2、參考文獻:①《腦卒中百問》;王隴德主編;②《對無症狀人群廣泛篩查頸動脈斑塊急需規範》;胡大一;③《全科醫學概論》;祝墡珠主編;

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