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每到春茶上市熱銷時期

各種關於茶葉農藥殘留的說法便四處傳播

但茶葉中的農殘情況到底如何?

<strong>消費者的普遍認知,農藥是有毒的

即便是低於限量的農藥殘留

消費者也擔心長期飲用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面對這個消費者最關注的安全性問題

為了大家都購買到喝得安心的茶葉產品

<strong>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針對茶葉產品

<strong>開展了2018年茶葉農殘專項測評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Part 1檢測準備

本次測評,由普通工作人員模擬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方式,在深圳市東方國際茶都、羅湖區古玩城、德興茶葉世界、怡景中心城等各大茶葉市場和專賣店,以及網絡平臺上隨機購買了包括<strong>綠茶、紅茶、普洱茶和烏龍茶,共四個品類32款茶葉。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測試標準及方法

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滿足食品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前提下,比較分析國內外先進標準,綜合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研究制訂出本次測評的檢測方案,涉及285項農殘測試指標,對茶葉進行農藥殘留專項測評。

<strong>285項農殘測試指標

主要參考:

1. 國家標準GB 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2. 歐盟關於農藥殘留限量的(EC) No 396/2005號法規及其修訂單;

3. 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第132CM章);

4. 行政抽檢項目以及檢出情況。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Part 2產品榜單

<strong>【檢測項目】

聯苯菊酯、甲氰菊酯、三氯殺蟎醇、氰戊菊脂、水胺硫磷、啶蟲脒、克百威、毒死蜱、氧樂果、樂果、氟蟲腈......

在檢測項目多、限值要求嚴格的檢測條件下,隨機在市場上購買的茶葉樣品表現如何?

<strong>共計20款茶葉產品達到此次285項農殘測試的限量要求

其中滿足要求的綠茶有4款、普洱茶9款、紅茶4款及烏龍茶3款,而<strong>普洱茶的9款樣品全部通過此次285項農殘測試要求,表現最佳。

<strong>列表如下

<strong>普洱茶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綠茶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紅茶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烏龍茶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備註

1.以上表格中茶葉產品均為通過本次測評中285項農殘測試的產品,排名不分先後。

2.價格為本次測評購買樣品時的售價,會因時間、地點和購買渠道不同而有差異。

3.單價為每500g的購樣花費金額。

<strong>Part 3

<strong>專項分析

<strong>(一)無需過於擔心茶葉農殘問題

本次茶葉農殘檢測結果顯示:在<strong>隨機購買的樣品中,近三分之二能夠達到此次測評的285項農殘限量要求。

<strong>網絡文章

某組織的測評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二的茶葉樣品農藥殘留超出歐盟標準。

<strong>我們測評

所有32款產品所測項目均符合食品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strong>近三分之二的產品通過了更嚴格的285項農殘測試,所測項目均符合出口歐盟的要求。

消費者無需因網絡上誇大化的內容對市面上所有的茶葉商品失去信心,<strong>實際上好產品佔相當大的比例。

<strong>(二) 採用生態種植方式的茶葉對農殘控制較好

<strong>生態種植

種植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取有益於生態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及生長調節劑等物質,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strong>在很大程度上,既保障了喝茶人的身體健康,也保護了種植地的生態多樣性,使水體、土地及動植物免遭農藥的汙染等。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常規種植

常規種植茶葉會施用農藥以減少病蟲草有害生物帶來的損失,達到增產的目的。按照《農藥管理條例》中的規定及標準使用農藥,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一般便不會超標。

<strong>檢測評析

此次測評的20款茶葉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產品採用了生態種植方式,這些產品對農殘的控制較好。

本次測評抽取的樣品中,<strong>醉純靜-烏龍茶2號、積慶裡-英德紅茶(英紅九號)紅韻、鳳顧鷹山-<strong>私養<strong>八茶及<strong>光照人-有機鐵觀音茶這四款產品表現卓越。另外,<strong>八馬-寬夫熟紅茶及<strong>欣泓-清茗翠竹等產品也表現突出。<strong>

<strong>(三) 現有國標涵蓋了市場上茶葉中高風險的農殘項目

我國的茶葉農殘現行標準總體來說與此次茶葉農殘專項測評結果的匹配度較高,覆蓋了市場上茶葉中高風險農殘項目。數據表明,<strong>國標監測的項目是更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

,從監督效果來看,不必盲目追求數量,<strong>現有的國家標準,基本上可以對消費者的健康起到有效的保障。

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763在茶葉中的限量要求,從2014版規定的28項到2016版的48項農藥,除數量增加了70%以上外,限量要求也更為嚴格。2018年6月,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1-2018),並將於12月21日執行,這意味著政府、企業及茶葉消費者對於茶葉質量安全的意識和要求在不斷的上升。

<strong>Part 4

<strong>消費錦囊

<strong>(一)農藥殘留≠農藥超標

農藥殘留是農藥使用後殘存的微量農藥及其有毒代謝物的總稱。而農藥超標是指農藥施用後殘存超過國家規定的限量標準。我國農業部以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全國茶葉質量安全的抽檢範圍廣、頻次高,<strong>近三年茶葉農殘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二)“原生態”、“零添加”≠零農藥

有些茶葉產品包裝上標有“原生態、無添加”,但並不能夠代表茶葉種植生產過程中未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及化學添加劑,在購買茶葉時勿望文生義。

<strong>(三)選擇春茶與高山茶,農殘風險比散裝茶低

春茶因其生產期間因氣溫較低,受病蟲害的影響較小,因此農藥使用情況比其他時期的茶少;高海拔地區氣溫相對較低,因此病蟲害產生幾率比平原地區要少,農藥殘留也比較低。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大部分散裝茶包裝商未標註加工製造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包裝)日期、保質期等必要信息,風險高於信息齊全的品牌茶葉及獲得認證的茶葉。

<strong>(四)為防止茶葉變質,應注意茶葉的貯存條件

茶葉再好,如果存放不當則很容易變味。引起茶葉不良變化的原因很多,溫度、溼度、異味、光線、空氣和微生物等都會造成茶葉色澤、香氣的流失。因此,<strong>茶葉保存應忌潮溼、忌高溫、忌陽光直射、遠離異味源等等。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五)根據個人身體適應程度,適量飲茶

有些<strong>體質敏感的人,喝完濃茶或喝茶過多可能出現過敏、失眠、手足顫抖、四肢無力、想吐等“醉茶”症狀。預防“醉茶”,<strong>可以飲用清淡的茶,最好避免空腹喝茶。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測評」關於茶葉農殘中毒,這些惡毒攻擊的謠言該停止了!

<strong>留言互動

看完測評

對於茶葉農殘是不是有更加科學的認識了呢?

更將詳細的報告可以點解閱讀原文查看哦

相信讀者中有很多愛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