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阅读提示:

  • 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工作坊为什么很牛
  • 关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背后的传奇故事
  • 国际写作计划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爱荷华大学

一、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工作坊为什么很牛?

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工作坊为什么很牛?为什么是世界许多著名作家都想去看一看、访问交流,感受其创作气氛的地方?因为它至少建立了四个世界之最:

第一,它是美国最早授予创意写作学位课程的地方;

第二,它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单位;

第三,它成就卓著,培养了17位普利策奖、3位美国桂冠诗人、300多国家图书奖和其他国家大奖,至今没有哪个大学刷新这个记录;

第四,在全美国,它是唯一获得国家艺术奖章的创意写作工作坊。

爱荷华创意写作工作坊之所以著名,可能还有个原因,就是它的历史够悠久。

早在1897年,第一个诗歌创意写作班诞生于此;1922年,爱荷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卡尔•希叟(Carl Seashore)引进学术研究新模式,接受写作学生的作品作为学位论文,可以授予写作学学士学位。

也就是说,这里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不写论文,只需凭借作品,便可以获得学位。而且,从世界各地来到此地的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都要为创意写作课程教学提供指导。换句话说,不管你是多大牌的作家,你只要来此,必须给这里的学生上课,而且是面对面的辅导!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不管多大牌的作家必须给学生面对面辅导

二、关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背后的传奇故事。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the University of Iowa,简称IWP,原名"作家写作坊")因为发源于美国爱荷华大学而得名,它的建立还有个传奇故事。

爱荷华,港台方面多译为"衣阿华"或"艾奥瓦",这是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一个州,维度42度左右,与中国的沈阳、呼和浩特大致持平。在美国也是个比较平常的州,但著名的爱荷华大学就在这个州的爱荷华城里。

这个位于美国中部的爱荷华大学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喜欢让作家、诗人来校,并教这里的学生写作。

1936年,这个大学有个叫韦尔伯•施拉姆的文学教授,热衷于写作,也喜欢教学生写作。恰恰他手里有点特权,他是个中文系主任之类的官,能够支配教育和教学改革,于是在这一年,他完成了创意写作工作坊系统——爱荷华大学吸引了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数十名,成为驻校作家,系统地教授在校学生如何写作。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驻校作家教授在校学生如何写作

以前也有作家来学校演说,但是1936年在施拉姆的手里,使得这个作家驻校成为一种体制,一种常年坚持下来的教育方式或教学制度。这就不得了。

五年后,也就是在1941年,有位叫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的学生毕业,获得首批创意写作硕士学位,他提交的论文是一部诗集,叫做《疲惫大地》,恰巧他获得耶鲁青年诗人奖。

也就是在这一年,安格尔获得了爱荷华创意写作工作坊的教职,并主持工作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里教书长达25年时间,成为这个机构的灵魂人物,并把这个机构引入它的繁荣时期。从此之后,爱荷华大学每年招生从不到10人一下子达到120人,后来到数百人。

更了不起的是在1965年,一个中国女人来到这里,她就是著名作家聂华苓。她不是从大陆来,而是从台北来到爱荷华,与保罗·安格尔一起在爱荷华大学共同创办了"作家写作坊"。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爱好,一起工作朝夕相处,很快便会促成爱情的到来,在1971年,聂华苓和安格尔喜结连理。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

有一天,聂长苓和保罗在校区的湖上坐游船玩耍。看到湖水泛波,景色宜人,聂华苓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不可以在这样优美的校园创办一个国际性的作家工作室,把世界各国的著名作家邀请到爱荷华城来,为他们提供写作条件。

她认为,如果各地的作家们带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聚集在一起,超越国家、民族、文化、语言等障碍,自由地进行思想、艺术交流,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保罗听到聂华苓的这个想法,也被迷住了,但也考虑到现实问题,便认为这个想法是个"狂想"。

首先,这个计划所需的资金会很多,也无前人尝试过。但是东方女人的执着和耐心还是说服与感动了这个安格尔,他当然十分支持妻子的想法,于是他为此四处奔走。1966年,"国际写作计划"得到了学校当局的赞同。他们又到处写信,募得三百万美元的基金。功夫不负有心人,1967年,第一届"国际写作计划"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2名作家。

1967年,"爱荷华作家写作坊"改名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地址自然设立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所需经费先是由安格尔、聂华苓两人自筹,到了后来,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资助。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前排右三)和“国际写作计划”项目参与者合影

三、国际写作计划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不管怎样,"国际写作计划"成立以来,世界上70多个国家的不同种族、民族、文化的作家们来到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增进了解和取得友谊创造了空间。同时,那是海峡两岸互不往来的时候,这个平台也为两岸三地的作家提供了彼此了解、信任、亲近建立了一个通道,促进国际作家和海峡两岸三地作家的交往。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美作家互访团来中国采风

到了1979年,世界变得好起来,中美开始建交,美国对华政策开始略有松动。聂华苓在"国际写作计划"中为海峡两岸的作家们举办了第一次"中国周末"。到1990年前后,中国大陆的萧乾、艾青、陈白尘、茹志鹃、王安忆、吴祖光、张贤亮、冯骥才、白桦、汪曾祺、北岛、阿城、刘索拉等知名作家都参加了这个"国际写作计划",而台湾的余光中、梁牧、王文心、白先勇等也因为在这里共同的工作和交流,成为大陆作家的好朋友。当时两岸大部分知名作家全部被吸收进来了。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聂华苓夫妇与巴金先生

2002年,余华应邀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并且为配合《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英文版(兰登书屋出版)的发行,到美国普林斯顿、耶鲁、哈佛、柏克莱、杜克、纽约大学等20来所名校巡回演讲。之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中国作家得到爱荷华的资助,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写作活动。可以说,"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促进了中美文学界的交流,让更多的美国人民接触并喜欢中国文学。它既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也是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窗口。

聂华苓与安格尔夫妇为此在1976年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被誉为"实现国际合作梦想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组织的建筑师"。后来,聂华苓与保罗一起荣获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发的文学艺术贡献奖。1992年,聂华苓与保罗结束欧洲旅行的前夕,从芝加哥转机回爱荷华时,保罗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创办者,写作中心每年的10月11日至13日定为"安格尔文学节"。

创意写作班的鼻祖: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计划

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

说明一下,此文参考郑明周《从美国创意写作史到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和一鸣《创意写作与美国战后文学》等。特致谢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