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青春山东

有态度 有意思 有温度

一个为青年发声的平台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人民网“(ID:people_rmw),新浪微博@公安部等。

你相信吗?

你的生活正在被人处处窥探。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漫画故事为真实事件改编

以社会典型现象为蓝本进行的再次创作

如有细节雷同,不代表任何具体现实事件

<strong>——你相信吗?你的生活正在处处被别人窥探

徐玉玉

女 1998年出生 2016年去世

2016年8月21日

因为遭受电话诈骗被骗取9900元学费

伤心欲绝 郁结于心

在报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此前徐玉玉刚刚接受体检

报告显示身体一切指标正常

也无重大疾病

医生对玉玉的离开这样解释:

“被骗导致心理压力太大,一下子承受不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徐玉玉一家

靠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过活

母亲身体有残疾

<strong>9千多块钱对有些人来说

可能就是一台笔记本、两个月的薪水

可对他们家来说

这意味着下一代终于靠自己努力

有一条改变自己的出路了

是玉玉的<strong>全部希望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被骗前一天

其父亲带着徐玉玉去存学费

透露过这样一个细节:

玉玉在看到父亲把血汗钱存在自己账户后

<strong>当场就哭了

“当时不管我怎么劝,

女儿的眼泪就是停不下来。

孩子很懂事,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在徐玉玉的日记本里

也时常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一定要很努力地学习,

才能报答我的父母。”

出事时玉玉拿到的手机

是同龄人中根本就见不到的<strong>老款诺基亚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别人生活费一个月都几百块,

她就一百多,每个月还能剩,

不知道她怎么花的。”

徐玉玉的妈妈这样说道。

那纸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就这样一直留在了玉玉的房间里

如果事情没发生

玉玉今年已经大三了

她应该在大学明亮的教室里坐着

努力学习,和朋友们在一起

享受着所有大学生应该有的一切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可这一切都再也不会发生了

徐父有时候站在女儿房间门口

“好像她还能从里面出来。”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玉玉房间内景

这么一个善良懂事的女孩子

就这样离开了

留给这个家庭的

是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痛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骗子是怎么对信息了如指掌的?

而对于那些骗子而言

他们仅仅只是<strong>拨通了一个电话

那么轻易、那么随意

就要了一个18岁孩子的命

<strong>骗子是怎么了解到玉玉的信息的?

<strong>能对她的情况如此了如指掌?

前一天真正的教育局刚打来电话

后一天骗子的电话就来了?

——非常简单

<strong>简单到让人害怕

先是一个小混混

通过测试网站漏洞

找到了山东网站考生的信息

转手就贩卖了这10万条高考考生信息

接着这些信息

就被骗子们以2—3毛/条的价钱买去

在得知考生基本信息的情况下

骗子就很容易“上手”

他们会假装是政府机构以发放助学金等借口

给考生打电话

最后成功骗取孩子们的钱

草台班子般的流水线操作下

被骗学生额数惊人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事情也<strong>不是少数

在广东

还没来得及去报道的高三毕业生蔡某

因为电信诈骗诶骗走9800元

学费和生活费后跳海自杀身亡

在上海

一大学生因订机票收到诈骗短信

6100元学费被骗

……

<strong>为什么会这么多?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曾曝光了

这样一个<strong>惊人的数据: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超过<strong>90%以上,是违法分子靠掌握公民详细信息进行的<strong>精准诈骗。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现在骗子

早已从<strong>盲骗“进化”为<strong>精准诈骗

在要骗你之前就已经了解

甚至<strong>熟练掌握了你的个人信息

—— <strong>这背后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程度

<strong>让人细思极恐

大数据时代

我相信我们人人都是徐玉玉

你或许没接到过这样的诈骗电话

但你肯定收到过你曾购物过的店铺的推销短信

你刚刚咨询过一个楼盘信息

就有中介把电话打来:

“您好,还找房吗?

我这里有完全适合你的房产信息。”

你刚浏览过一个商品信息

再次打开页面

类似的商品就出现在推荐栏

逢年过节各种催促你消费办会员卡的商家的

垃圾短信就铺天盖地得来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据央视网报导,我国2016年全年在黑市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达到<strong>65亿条次。

也就是说,在我国

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strong>5次

而在另一份

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

有<strong>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

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strong>不良影响

自2015下半年至2016上半年的一年时间里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

总体经济损失已达<strong>915亿元

正如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马瑞凯所说:

<strong>人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都能被数据化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我们的生活在越来越<strong>智能的同时

似乎也越来越<strong>危险

获取别人的隐私信息

甚至比开通一个社交账号还要容易

央视曾曝光过一起骇人的

<strong>个人信息贩卖新闻

只需要提供一个人的<strong>手机号码

就能查到对方<strong>最为私密的个人信息:

手机通讯录、滴滴打车记录、

名下支付宝账号,甚至是淘宝、

顺丰送货地址、全国开放记录等

都应有尽有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这些个人信息

甚至被打包成固定的清单

包含高达<strong>28个门类

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的全部个人信息

并且表示价格优惠

甚至可以<strong>先验货后付款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一个手机号破译你的全部信息

根本没有隐私可言

只有别人想不想知道

一旦获取

骗子用起来也会<strong>肆无忌惮

有时候只凭你的一张<strong>自拍照

就能让你<strong>身败名裂

前阵子网上就刚爆出了一条帖子

“19元买35位女性生活照”

蝉联微博热搜第一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男生在使用一个社交网站的时候

意外滑到了自己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刘某的照片

但对方显示的信息显然与刘某不符

为了弄清楚对方是谁

这名男生就跟这个“小小”多聊了几句

没想到刚没聊几句

这名“小小”就主动甩出了自己的微信号

且<strong>言语露骨

并主动提出可以提供<strong>有偿性服务

价位为“一次八百,包夜一千二”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男生立刻联系了自己的好朋友刘某

刘某压根不认识这个冒充自己的“小小”

这才发现自己的在<strong>朋友圈发的自拍照

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被别人盗用了

而且竟然还是被做这种交易的人盗用

难以想象

这还是刚好被熟悉自己的朋友遇到了

要是那些只打过照面还不太熟悉自己的人

看到这样莫名顶替自己的人

该怎么想自己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啊

要是自己的女朋友、家人、亲人遇到这样的事

那简直更是要气得五雷轰顶

<strong>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自己在朋友圈晒的自拍照

那么问题来了

骗子是怎么在不认识女孩的情况下

得到了她朋友圈的照片的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点是

是朋友圈一般都是

<strong>默认向陌生人开放10条朋友圈的

这个功能不关闭

就容易给骗子利用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还有一个就是

只要照片被发在网上

骗子们其实就有各种途径获取

网上就专门存在着这样一个<strong>灰色数据产业链

他们就是会每天在网上收购、出售各种生活照

这些照片被行内成为“套图”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被用来社交APP从事

金钱交易如酒托、医美整形等等

甚至会出现在<strong>酒店的小卡片作为招牌

想要购买这些“套图”

也非常简单

在某电商平台

你只需花<strong>19元

就能购买<strong>35套陌生女士的海量生活照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真是细思极恐

你根本不敢想

这些<strong>没有底线的不法分子

<strong>会把你的照片用到什么地方上去

与此同时,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

<strong>骗取钱财也会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网购现在已成为了骗子最重要的诈骗途径之一

浙江就有一个唐小姐

在一次再正常不过的网购过后

收到一通陌生电话

对方冒充自己是<strong>淘宝客服

准确说出了自己近期的一笔订单信息

并以商品有瑕疵为由

要求唐小姐退款

收到对方发来的退款<strong>二维码

没想到一扫后

就发现绑定微信的银行卡内就少了<strong>12600块钱

已经被曝出过

有骗子光用这样的手段

一年就骗了<strong>78万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同样的问题,骗子是怎么知道

受害者的订单信息、手机号和淘宝ID的呢?

一个可能是其

再有可能就是快递等等

总之

<strong>只要上过网,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一次注册、一次网购、一张照片

你不经意间做的一些很微小的举动

都能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他们几乎是无孔不入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曾这样写道:

<strong>“网络把隐私从道德领域转移到了市场领域,

<strong>隐私便成了一种商品。”

<strong>深以为然

当隐私变成商品

有价值

就有人想要

有人想要

就有人会去不断<strong>“创造”

而这样下去的后果简直太可怕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一天就能被骗走一辈子的全部积蓄。北京一名78岁大爷一天被骗走了40万,就是因为填了张街边传单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骗子用的还是手机号被盗用后欠费这种再老套不过的方法。


<strong>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几分钟就被掏空所有资产。甘肃44岁的乡村教师范银贵,因为一个电话被骗光了23万后,承受不了最终自杀。

<strong>一个骗局

<strong>一条人命

<strong>最后摧毁一个家庭

个人信息泄露

我们最怕的不是给这些毫无良心的骗子可乘之机

我们最怕的是他们伤害到那些脆弱的<strong>老人、

那些一个人<strong>挑着一家担子的

淳朴了一辈子的<strong>老实人、

那些社会阅历少的<strong>大学生…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或许

我们必须努力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填补自己信息使用方面的漏洞

才有可能安全自保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请大家谨记以下注意事项

不要成为下一个被骗的人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陌生的电话提及<strong>中奖、

把钱转到<strong>“安全账户”、

<strong>号码被人盗用后欠费、

必须<strong>开通网上银行等的

<strong>一定要警惕!

<strong>一定要警惕!

<strong>一定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