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錢,買走了她18歲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青春山東

有態度 有意思 有溫度

一個為青年發聲的平臺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來源:微信公眾號“青春山東”(ID:sdgqt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新華社“(ID:xinhuashefabu1)”人民網“(ID:people_rmw),新浪微博@公安部等。

你相信嗎?

你的生活正在被人處處窺探。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漫畫故事為真實事件改編

以社會典型現象為藍本進行的再次創作

如有細節雷同,不代表任何具體現實事件

<strong>——你相信嗎?你的生活正在處處被別人窺探

徐玉玉

女 1998年出生 2016年去世

2016年8月21日

因為遭受電話詐騙被騙取9900元學費

傷心欲絕 鬱結於心

在報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此前徐玉玉剛剛接受體檢

報告顯示身體一切指標正常

也無重大疾病

醫生對玉玉的離開這樣解釋:

“被騙導致心理壓力太大,一下子承受不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徐玉玉一家

靠父親常年在外打工過活

母親身體有殘疾

<strong>9千多塊錢對有些人來說

可能就是一臺筆記本、兩個月的薪水

可對他們家來說

這意味著下一代終於靠自己努力

有一條改變自己的出路了

是玉玉的<strong>全部希望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被騙前一天

其父親帶著徐玉玉去存學費

透露過這樣一個細節:

玉玉在看到父親把血汗錢存在自己賬戶後

<strong>當場就哭了

“當時不管我怎麼勸,

女兒的眼淚就是停不下來。

孩子很懂事,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在徐玉玉的日記本里

也時常表達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一定要很努力地學習,

才能報答我的父母。”

出事時玉玉拿到的手機

是同齡人中根本就見不到的<strong>老款諾基亞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別人生活費一個月都幾百塊,

她就一百多,每個月還能剩,

不知道她怎麼花的。”

徐玉玉的媽媽這樣說道。

那紙南京郵電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就這樣一直留在了玉玉的房間裡

如果事情沒發生

玉玉今年已經大三了

她應該在大學明亮的教室裡坐著

努力學習,和朋友們在一起

享受著所有大學生應該有的一切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可這一切都再也不會發生了

徐父有時候站在女兒房間門口

“好像她還能從裡面出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玉玉房間內景

這麼一個善良懂事的女孩子

就這樣離開了

留給這個家庭的

是一輩子都難以抹去的痛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騙子是怎麼對信息瞭如指掌的?

而對於那些騙子而言

他們僅僅只是<strong>撥通了一個電話

那麼輕易、那麼隨意

就要了一個18歲孩子的命

<strong>騙子是怎麼了解到玉玉的信息的?

<strong>能對她的情況如此瞭如指掌?

前一天真正的教育局剛打來電話

後一天騙子的電話就來了?

——非常簡單

<strong>簡單到讓人害怕

先是一個小混混

通過測試網站漏洞

找到了山東網站考生的信息

轉手就販賣了這10萬條高考考生信息

接著這些信息

就被騙子們以2—3毛/條的價錢買去

在得知考生基本信息的情況下

騙子就很容易“上手”

他們會假裝是政府機構以發放助學金等藉口

給考生打電話

最後成功騙取孩子們的錢

草臺班子般的流水線操作下

被騙學生額數驚人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全國範圍內,這樣的事情也<strong>不是少數

在廣東

還沒來得及去報道的高三畢業生蔡某

因為電信詐騙誒騙走9800元

學費和生活費後跳海自殺身亡

在上海

一大學生因訂機票收到詐騙短信

6100元學費被騙

……

<strong>為什麼會這麼多?

新華社的一篇報道曾曝光了

這樣一個<strong>驚人的數據: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有超過<strong>90%以上,是違法分子靠掌握公民詳細信息進行的<strong>精準詐騙。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說現在騙子

早已從<strong>盲騙“進化”為<strong>精準詐騙

在要騙你之前就已經瞭解

甚至<strong>熟練掌握了你的個人信息

—— <strong>這背後個人信息洩露的嚴重程度

<strong>讓人細思極恐

大數據時代

我相信我們人人都是徐玉玉

你或許沒接到過這樣的詐騙電話

但你肯定收到過你曾購物過的店鋪的推銷短信

你剛剛諮詢過一個樓盤信息

就有中介把電話打來:

“您好,還找房嗎?

我這裡有完全適合你的房產信息。”

你剛瀏覽過一個商品信息

再次打開頁面

類似的商品就出現在推薦欄

逢年過節各種催促你消費辦會員卡的商家的

垃圾短信就鋪天蓋地得來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據央視網報導,我國2016年全年在黑市上洩露的個人信息達到<strong>65億條次。

也就是說,在我國

平均每個人的個人信息被至少洩露了<strong>5次

而在另一份

中國互聯網協會公佈的

《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

有<strong>84%的網民親身感受到了

由於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strong>不良影響

自2015下半年至2016上半年的一年時間裡

個人信息洩露造成的

總體經濟損失已達<strong>915億元

正如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專家馬瑞凱所說:

<strong>人們在網絡上的一舉一動都能被數據化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我們的生活在越來越<strong>智能的同時

似乎也越來越<strong>危險

獲取別人的隱私信息

甚至比開通一個社交賬號還要容易

央視曾曝光過一起駭人的

<strong>個人信息販賣新聞

只需要提供一個人的<strong>手機號碼

就能查到對方<strong>最為私密的個人信息:

手機通訊錄、滴滴打車記錄、

名下支付寶賬號,甚至是淘寶、

順豐送貨地址、全國開放記錄等

都應有盡有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這些個人信息

甚至被打包成固定的清單

包含高達<strong>28個門類

幾乎包括了一個人的全部個人信息

並且表示價格優惠

甚至可以<strong>先驗貨後付款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一個手機號破譯你的全部信息

根本沒有隱私可言

只有別人想不想知道

一旦獲取

騙子用起來也會<strong>肆無忌憚

有時候只憑你的一張<strong>自拍照

就能讓你<strong>身敗名裂

前陣子網上就剛爆出了一條帖子

“19元買35位女性生活照”

蟬聯微博熱搜第一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一個男生在使用一個社交網站的時候

意外滑到了自己認識的一個女性朋友劉某的照片

但對方顯示的信息顯然與劉某不符

為了弄清楚對方是誰

這名男生就跟這個“小小”多聊了幾句

沒想到剛沒聊幾句

這名“小小”就主動甩出了自己的微信號

且<strong>言語露骨

並主動提出可以提供<strong>有償性服務

價位為“一次八百,包夜一千二”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男生立刻聯繫了自己的好朋友劉某

劉某壓根不認識這個冒充自己的“小小”

這才發現自己的在<strong>朋友圈發的自拍照

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被別人盜用了

而且竟然還是被做這種交易的人盜用

難以想象

這還是剛好被熟悉自己的朋友遇到了

要是那些只打過照面還不太熟悉自己的人

看到這樣莫名頂替自己的人

該怎麼想自己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啊

要是自己的女朋友、家人、親人遇到這樣的事

那簡直更是要氣得五雷轟頂

<strong>而這一切都僅僅是因為自己在朋友圈曬的自拍照

那麼問題來了

騙子是怎麼在不認識女孩的情況下

得到了她朋友圈的照片的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是

是朋友圈一般都是

<strong>默認向陌生人開放10條朋友圈的

這個功能不關閉

就容易給騙子利用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還有一個就是

只要照片被髮在網上

騙子們其實就有各種途徑獲取

網上就專門存在著這樣一個<strong>灰色數據產業鏈

他們就是會每天在網上收購、出售各種生活照

這些照片被行內成為“套圖”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被用來社交APP從事

金錢交易如酒託、醫美整形等等

甚至會出現在<strong>酒店的小卡片作為招牌

想要購買這些“套圖”

也非常簡單

在某電商平臺

你只需花<strong>19元

就能購買<strong>35套陌生女士的海量生活照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真是細思極恐

你根本不敢想

這些<strong>沒有底線的不法分子

<strong>會把你的照片用到什麼地方上去

與此同時,在掌握了這些信息後

<strong>騙取錢財也會變得更加“順理成章”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網購現在已成為了騙子最重要的詐騙途徑之一

浙江就有一個唐小姐

在一次再正常不過的網購過後

收到一通陌生電話

對方冒充自己是<strong>淘寶客服

準確說出了自己近期的一筆訂單信息

並以商品有瑕疵為由

要求唐小姐退款

收到對方發來的退款<strong>二維碼

沒想到一掃後

就發現綁定微信的銀行卡內就少了<strong>12600塊錢

已經被曝出過

有騙子光用這樣的手段

一年就騙了<strong>78萬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同樣的問題,騙子是怎麼知道

受害者的訂單信息、手機號和淘寶ID的呢?

一個可能是其

再有可能就是快遞等等

總之

<strong>只要上過網,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跡

一次註冊、一次網購、一張照片

你不經意間做的一些很微小的舉動

都能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他們幾乎是無孔不入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曾這樣寫道:

<strong>“網絡把隱私從道德領域轉移到了市場領域,

<strong>隱私便成了一種商品。”

<strong>深以為然

當隱私變成商品

有價值

就有人想要

有人想要

就有人會去不斷<strong>“創造”

而這樣下去的後果簡直太可怕了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strong>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一天就能被騙走一輩子的全部積蓄。北京一名78歲大爺一天被騙走了40萬,就是因為填了張街邊傳單洩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騙子用的還是手機號被盜用後欠費這種再老套不過的方法。


<strong>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幾分鐘就被掏空所有資產。甘肅44歲的鄉村教師範銀貴,因為一個電話被騙光了23萬後,承受不了最終自殺。

<strong>一個騙局

<strong>一條人命

<strong>最後摧毀一個家庭

個人信息洩露

我們最怕的不是給這些毫無良心的騙子可乘之機

我們最怕的是他們傷害到那些脆弱的<strong>老人、

那些一個人<strong>挑著一家擔子的

淳樸了一輩子的<strong>老實人、

那些社會閱歷少的<strong>大學生…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或許

我們必須努力加強網絡安全意識

填補自己信息使用方面的漏洞

才有可能安全自保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請大家謹記以下注意事項

不要成為下一個被騙的人

“3毛钱,买走了她18岁的命”

陌生的電話提及<strong>中獎、

把錢轉到<strong>“安全賬戶”、

<strong>號碼被人盜用後欠費、

必須<strong>開通網上銀行等的

<strong>一定要警惕!

<strong>一定要警惕!

<strong>一定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