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农历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农村人常讲“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腊八已过去几天,对于外出务工的人来说,也即将迎来返程的高峰,能抢到一张返程的火车票,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最大的喜悦了,要是坐汽车,票贵,时间还更长。

过年过年,回家团圆,过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和亲人们一起过了,亲人才是最大的年味,没了鞭炮可以、没了灯笼可以,但少了亲人的陪伴却绝对不行。

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大批大批的人流从不同的起点不约而同的奔向不同的终点,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迁徙大潮,而这个数据每年都是几十亿计。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挥,时间就是最好的发令枪,年近了,回家的心也更迫切了

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在传统意识里,回家过年都指的是自己的老家,很多人也坦言,只有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才能更好的理解年味的意义,回家过年在过去几乎是必然选择!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加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渠道单一、发展前景不明等因素,外出务工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年轻人,在城市立足之后,很多人短暂的在工作的城市安下了自己的“新家”。

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过去的“回家”指的是回老家,然而近两年,在城市过年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流行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过年不再回老家,而是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城里来,要么在城市过年,要么旅游过年,这也给父母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其实是很多年轻人过年不按照既定线路回老家,而是将父母接过来过年,节后再返乡。

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产生这种节前怪象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毕竟回老家过年,仍然是不少人的首选,这也导致了每年过年“一票难求”,大城市的人流大量流出,车票难买,然而去往大城市的车票却有不少富余,这样也缓解了过年期间在抢票的压力。

除此之外,在城里过年也可以让父母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年味,看下自己工作的地方,生活的环境。

又要过年了,不回家,却往外跑?

然而这种“反向团圆”不一定很多老人都容易接受,有的老人就坦言“接受不了”,不过也有一些父母很能想得开,只要是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在哪儿过年都一样!

不过等到所有地方都发展差不多了,估计就不用再千里奔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