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前段時間開學季,網上一直傳著一個玩笑梗:開學了,家長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懂套路的家長表示,這種想法還是太天真。開學不只是學生的任務,更是整個家庭的戰鬥。

<strong>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strong> 一二年級學生:沒有作業,“減壓”變“增壓”


8月31日,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對如何減少青少年和兒童的近視率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在2030年,我國的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八以下,並且會把這項工作納入政府的考核指標體系,該方案還對家長和學校都提出了要求:

對學校而言,具體來說,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不再佈置書面的家庭作業,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布置的書面家庭作業要保證能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初中的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高中的家庭作業也要做到合理的安排。

這道規定的頒佈,無論對家長還是學校,都是重重的一擊(估計真正開心的只有小朋友了)。

課後無作業,是真的“減壓”嗎?還是變相“增壓”?

以家長的角度,許猴子與我們有孩子的同事進行了一場對話:

小編:最近是不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不能佈置書面的家庭作業了?

同事A:是啊...表示很焦慮

小編:啊,為什麼,聽上去很爽啊,童年嘛,還是快樂最重要。

同事A:爽什麼啊,你以為學校不做作業真的就不用做了嗎?你不做,別人家的孩子可絕對不會停下來。你1、2年紀就放任她這麼玩,等到3年紀呢?語文課、數學課、英語課,甚至體育課,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什麼都不如別人,別人會的她都不會,你以為的對她好,其實是在害她,你知道嗎?算了,現在說了你也不理解,等你以後有小孩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小編:聽你這麼說反而不想要小孩了....


<strong>老師:規定如此,我也很為難

對於課後無作業問題,荔灣區某小學的常老師說:" 因為這是上面政策問題,要求老師減負,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呀。對於中高年級同學只能用指定的一本教輔資料,否則違規。如果有家長投訴,就是老師丟飯碗的事了。現在還要求老師把每天佈置的作業登記到教育局的網站以備檢查。"

越秀區某小學的龍老師解釋:“這些情況都存在,很多事情源於溝通不暢。老師不要求寫拼音 ,語文課從這個學年開始這樣教學的,因為新教材就是這樣要求,先教字後教拼音。”

家長吐槽的同時,其實學校也存在很多無奈。對於這項新規定,看似是給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減壓”。然而在這背後,考慮到我國的整個教育狀況,以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想法,能真正放由孩子自由學習的家庭,屈指可數。離開了所謂學校的正規教育,由家長和教育機構私下決定孩子們的作業量,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許不是“減壓”而是“增壓”。


<strong> 中高年級學生:課後作業花樣太多,玩不過來


相對低年級學生,中高年級學生,終於擁有了正大光明做作業的權利,卻依舊讓家長頭痛。

前幾天,一個關於數一億顆大米的作業在網上被熱議。

<strong>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除此之外:數學的、邏輯的、手工的也是一個比一個“強”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數學題 ↑)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邏輯題 ↑)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手工題 ↑)


現在孩子,誰不是家裡的寶貝,做家長的都不想讓自己孩子的作品同學面前拿不出手,“不服輸”的精神貫徹著全家,除了爸爸媽媽,很多時候甚至爺爺奶奶都會齊上陣,然而,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是好,但這作業是否真的佈置合理?老師與學校恐怕都需要反思。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strong> 家長:有時候所謂“下班”,只是回家開始另外一份工作


印象中小學時候,一個學期,只是偶爾才會開一次“家長會”,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家長會”似乎成了家長和老師直接溝通的渠道,然而到了現在,一個小學的群數遠超過你的想象,據一位同事透露,關於學校的群不完全統計就包括:家校群、純家長群、家委群、收支群、財務群、採購群、志願群、語文作業群...

“有時候忙了一天,打開手機,除了超多的工作群還沒一一回復,再看到這麼多的家長群,這麼多的紅點和未讀消息,整個人就崩潰了,可是還不敢不看,不仔細看,因為害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老師學校的重要信息。”


開學半個月,小學的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可怕


F姐是我們公司的策劃部的大佬,每天看她為了公司的事,雖然已經雷厲風行,但還是馬不停蹄的忙上忙下,然而那天F姐告訴我們,她除了忙工作的事,私下還要負責女兒班上的一些活動策劃,比如開學表演,節目編排等,因為她是女兒班上的家委會成員,這些都是她下班之外的另一份“工作”,那天看見F姐的朋友圈,不禁再次感慨,所謂“下班”,只是回家開始另一份工作。

對一個家庭而言,孩子上小學的壓力,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我們一方面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一方面卻懷揣著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也難怪家長們心存焦慮。在我國這個國情下,應試教育看似死板,殘酷,但是離開應試教育,寒門出貴子或許更加渺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