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彼得大帝在拍完熟悉的魔幻题材后,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整个2018年就出产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一战的修复纪录片,一部就是这部蒸汽朋克新作《掠食城市》。

科幻电影从风格上划分,可以分为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前者指的是对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迷恋以及维多利亚式复古的审美,后者是对人工智能化和生物机械化的钟爱。

纵观新时代的电影,尽管新出品的科幻电影众多,但大多数都是赛博朋克题材,正统的蒸汽朋克题材几乎没有,唯一的《疯狂的麦克斯4》也只能算少量刻画。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而彼得杰克逊所新拍的《掠食城市》,以完善的世界观设定和细节描写,填补了现今蒸汽朋克风格电影的空白。

英国作家罗伯特·格兰特在《科幻电影写作》一书中,把科幻电影中表现的人类社会分为五种类型:原始蛮荒、村落时代、城市时代、反乌托邦和废土世界。

像《饥饿游戏》《银翼杀手》之类就属于反乌托邦类型,而像《我是传奇》《掠食城市》之类则属于废土世界类型。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废土世界科幻电影的一大特征是,世界观基本是以末日之后的世界为创作背景,剧情发生在灾难后幸存的人类之间。

《掠食城市》的故事就发生在31世纪之后,由于21世纪人类发动被称为“60分钟战争”的世纪核战,整个地球的现代文明毁于一旦,人类科技水平倒退几十年并从此一蹶不振。

地球上的城市为了生存,纷纷演化为巨型移动堡垒——牵引城市,在大陆上搜寻捕猎其他小城市,进行吞噬合并,从而获得活下去的资源。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有趣的是,与传统电影的科技进化时间路线不同,在《掠食城市》里因为核战科技退化,古人的科技水平、文明水平反而远高于现代人。

现代人只能从古迹发掘中寻找古人的科技遗留物,来推动自己的科技研发,从而转化为生产力。

这段设定其实暗喻了反战思维,以现今世界核武器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来表达导演对于现代战争的担忧。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曾经有记者采访爱因斯坦:“您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使用什么武器呢?”爱因斯坦沉默之后回答:“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我不知道,但第四次世界大战可能会用石头和棍棒。”

跟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战争的方式也在逐渐演化,从最开始的冷兵器,到工业革命后的热兵器,再到二战时的核武器,人类的战争武器越来越强大,因引发的恐惧也就越来越大。

除了反战思维,导演还通过《掠食城市》表达了对于垄断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等维多利亚时代思想的隐喻。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片中巨型的移动堡垒“伦敦市”,通过抓捕吞噬巴伐利亚矿业小镇城市,来实现对资源掠夺,同时将原有人口转化为廉价的奴隶劳动力,这正是工业时代英国作为殖民扩张霸主的直接体现。

而“伦敦市”对于山国的进攻和征服,对外国资源的贪婪,也是对于大航海时代殖民者对于新大陆人民和土地征服欲望的表达。

在《掠食城市》中,由于科技水平的倒退,市政进化主义,也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重新成为了统治的主流,殖民思想深植于民众的脑中,只有反牵引联盟等少数族群进行着追求自由的抗争。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而讽刺的是,在“伦敦市”停摆民众从牵引城市里走出来时,首先伸手接纳的反而是代表东方和平智慧的山国民众,在这里导演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挖苦。

在细节方面,导演组也通过数年的琢磨考究,成功实现了影片中牵引城市、悬浮堡垒、飞行器等机械设定。

巨型行走的城市、维多利亚时代的着装风格、取材飞行物种外观的飞行器,甚至是日常使用时机械道具,都完美呈现了一个特定的年代感。

蒸汽朋克下的硬核科幻!《掠食城市》带你领略

在现今电影行业中,为一部不是续作、没有电影宇宙的独立作品进行世界观的精细打磨,力图打造最出色的沉浸感,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称赞的。

总的来说,《掠食城市》作为蒸汽朋克题材的科幻电影,在实现了对复古科幻的精准描述时,也表达了对现今科技社会的担忧和困扰,不失为科幻题材粉丝不可错过的好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