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相信看過《嫌疑人x的獻身》和《解憂雜貨店》的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熟悉這個名字。《新京報》這樣評價

東野圭吾:他以最簡單質樸的語言不斷訴說人性的隱惡與自贖,是其作品最迷人且匠心獨具的部分。但是要真正瞭解他的寫作之路,就離不開他寫的這本隨筆,《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東野圭吾是誰?


讓我們先百度一下他的資料:東野圭吾(ひがしのけいご),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之後在公司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並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

1985年,憑藉《放學後》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成為職業作家,開始專職寫作。

1999年,《秘密》獲得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此後《白夜行》、《暗戀》、《信》、《幻夜》四度入圍直木獎;

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一併斬獲。

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越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駭然。

代表作:《十一字殺人》《綁架遊戲》《白夜行》《信》《偵探伽利略》等,多部作品已被改拍成電視劇或電影。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小試牛刀


1974年這一年是東野圭吾推理小說創作元年。

他讀了小峰元的《阿基米德借刀殺人》,從此就迷上了推理小說,順便還知道了有“亂步獎”這樣一個獎項,知道江戶川亂步這個作家也是在那個時候。之前圭吾的傻瓜大姐告訴他“江戶川亂步”是埃德加·愛倫·坡加入日本國籍後取的名字,他一直對此深信不疑。

他自嘲道:“其實,相信這種話的我才真是個大傻瓜吧。”

後來,圭吾又閱讀了《高中殺人事件》、《點與線》、《零的焦點》等松本清張的作品。最後,他決定自己也要寫一本推理小說。

從冬到夏曆時半年,他寫出了一部三百多張稿紙的長篇作品叫“智能機器人的警告”。

2006年他回頭重讀時才發現,這本以高中生活為背景的本格推理小說中所觸及的深刻社會問題,根本就不是當年的他所能把握的。回憶往事,他說道:“另外我還洋洋得意地寫了個後記,我腦子裡究竟都在想些什麼啊!”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不過,一部作品總算完成了,這讓當時的圭吾心情大好,於是又迅速著手創作第二本小說。這一年的夏天,他曾和同學去丹後由良露營,於是便以此為題材開始寫作,書中出現不少以朋友為原型的角色。

小說名為“獅身人面像的積木”,他試圖寫出一個包含辨識兇手和破解不在場證明的精彩故事。然而遺憾的是,他沒能保持創作第一部作品時的投入程度,因此沒有在年內完稿。

1978年佳片不斷,能看到《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等青史留名的影片,這讓圭吾非常興奮。他早就放棄了成為電影導演的夢想,不過他覺得自己也許還能成為一個編劇,於是就嘗試著學習編寫劇本,但是並沒能堅持下去。

在此期間,他完成了一度中斷的《獅身人面像的積木》這部小說,並軟磨硬泡地讓朋友和戀人都看了一遍,可是大家都不喜歡。於是,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也被他拋諸腦後,或者說,他本來也沒有認真考慮過這件事,他最終決定把寶貴的青春年華都揮灑在射箭場和聯誼活動上。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他是怎麼糊里糊塗成為了推理作家?


1982年他無意中看到書後的亂步獎評選及投稿,這才明白大家是看到這個才去投稿的。他早就知道亂步獎,但卻完全不懂要如何參賽。《小說現代》上經常登載亂步獎投稿方法,不過當時他從不看這類雜誌。

既然知道了投稿方式,他就下定決心一試身手了。寫小說不花錢,而且可以邊工作邊創作。如果能得獎的話,說不定會有大筆稿費進賬。另外,成為小說家就可以回大阪了,說不定還能買得起房子。總之,這麼做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他想:沒理由不當小說家!

於是,圭吾奔向文具店買了五百五十張KOKUYO的稿紙,這是亂步獎規定的字數上限。他第二天就迅猛地投入了小說創作之中。

他當時心裡並沒有成熟的想法,所以基本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故事開始沒多久就死人了,但他還沒有確定誰是兇手,當然,詭計也沒構思出來。即便如此,也得硬著頭皮往下寫。編不出故事就安排意外事件,反正總得把劇情繼續下去。

小說寫到後半部分,故事越編越困難,人也越死越多。他每天都在數自己寫了幾頁,然而卻怎麼也達不到亂步獎規定的最低標準的三百五十頁稿紙。

此時,圭吾的目標已經不是獲得亂步獎了,而是要在規定期限內把字數湊夠,把稿子投出去。此時,他深深感到了寫小說的艱難。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離1983年1月底的截止日期越來越近,圭吾的小說終於完成了。他絞盡腦汁總算弄出一個還算出乎意料的兇手,但重讀故事後發現了好幾處情節上的矛盾。然而,他已經沒時間修改了,或者說,他想不出如何解決這些矛盾。

另外,他沒有打草稿,而是直接寫在了稿紙上,所以就算修改也不能改變原稿的字數。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也就乾脆死心了,他決定就把這個充滿矛盾的原搞投出去算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他還沒有定下小說的題目。一直猶豫到把書稿裝進信封的前一秒,他才最終把小說定名為《人偶之家》。

雖然不甚滿意,但是小說總不能沒有題目。因為這部作品和人偶有關,所以後來有人猜測《十字公館的小丑》是該書的續作。

其實這兩部作品毫無關係,《人偶之家》是完全未發表的作品(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說法)。圭吾總算趕在截稿日期之前交了書稿,但是他覺得自己寫得太爛,根本不可能獲獎。

他決定努力五年,如果五次投稿都沒有結果的話,就證明自己沒有寫作天賦。他心想:人貴有自知之明,男人應該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

所以,圭吾又鑽進單人宿舍開始了孤獨的奮鬥。

吃一塹長一智,他從第一次的失敗中汲取了經驗,這次他知道應該先打草稿才行。

他把公司廢棄的打印紙收集起來,對半裁開,在背面書寫。他發現寫滿一張紙差不多等於四張稿紙的量,於是就決定每天寫一張,如果順利的話,大概五個月就能完成了。

關鍵問題是,要寫什麼呢?當時他是這麼想的,一定要寫出吸引人的謎題才行。那麼,在自己看過的所有作品中,哪個謎題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想來想去,他突然想起了《巨人之星》這部漫畫,主人公的絕招“大聯盟球”讓當年的小學生既著迷又困惑,尤其是其中“消失的魔球”這一招更是在孩子們中間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因此,圭吾決定以高中棒球為主題。

這回從一開始就定好了小說題目,不用說,這就是《魔球》。在寫作期間,他在報紙上讀到了亂步獎揭曉的報道,高橋克彥先生的《寫樂殺人事件》一書最終獲獎。圭吾並未感到大受打擊,畢竟那只是初次試水而已。

不過,在《小說現代》上看到亂步獎評選過程時卻讓他喜出望外,他的《人偶之家》過關斬將,殺入第二輪評選,只差一步就可以進入最終候選名單了。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1984年1月底的截止日期前,圭吾總算寄出了《魔球》的書稿,全長約四百八十張稿紙。他對於這部作品相當自信,但也沒覺得自己幸運到能憑此書一舉斬獲亂步獎,所以從二月份起,他就馬上投入到第三部作品的構思之中。

新作品的背景設定在一所女子高中,主人公是男性教師。他的新婚妻子是一所女子高中的代課老師,他從她那裡聽說了很多學校裡的事情,因此才有了這個設定。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圭吾並沒有把真人真事寫進故事裡。他在這部小說裡寫到了女子高中的西式弓箭部,也只是想利用一下自己的經歷而已。

姑且不論這些,五月的一天,圭吾終於等到了期盼多時的講談社的通知。通知上說《魔球》進入了第三十屆亂步獎最終決選。

他本來就對該作品頗為自信,不過看到這個結果時,還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但是,他也並沒有樂觀到認定自己這次能獲獎,因為之前的人生一波三折,他反而覺得這次的事情也不會那麼順利。

他預料得沒錯,獲獎結果發佈當天,評選委員會打來電話,上來就是一句“實在非常遺憾……”不過,負責人又非常熱情地說:“這次十分可惜,請您明年繼續投稿參賽。”當圭吾回答已經在寫了的時候,對方顯得有些驚訝。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一九八五年《放學後》終於在截止日期前三天完稿了,這次又拖到了最後一刻。當時文字處理機尚未普及,所以謄清原稿也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圭吾本來用的是自動鉛筆,但是連寫十幾頁稿紙之後手指就麻木了。

為了輕鬆一些,他便用皮革把筆桿包粗一點兒,這樣一來,手的負擔倒是減輕了,而胳膊又開始疼痛起來。不過,最後好歹總算完成了。

亂步獎發佈結果那天是工作日,所以他還是照常去上班。但是,他心裡一直七上八下,在焦急與期待中等到了下班時間。但是,他也不敢馬上回家,又在公司裡磨蹭了一個小時。回到家已經晚上七點了,而講談社還沒有打來電話,這時他便有了落選的心理準備。

根據去年的經驗,如果得獎,講談社應該早就打電話聯繫了。圭吾和妻子垂頭喪氣地等到七點半,電話終於來了。反正肯定是落選,抱著這樣的心情他接起電話,沒想到對方卻通知他獲獎了,而且是和《莫扎特不唱搖籃曲》同時獲獎。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太難以置信了。他竟然真的成功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圭吾在書中回憶道: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至今都直冒冷汗……一方面驚訝於我當初的那種寫法居然真行得通,另一方面則是對自己能下決心以寫作為生感到震驚。 其實,那時我根本不知道小說是什麼。
我只讀過推理小說,所以打算動筆的時候,完全沒考慮過其他小說類型。而且,我還把推理小說擅自定義為“描寫用合乎邏輯的手法解決殺人謎案的作品”。當然,我認定小說中一定要有殺人案,並且不能缺少詭計。反過來講,只要具備了這兩點要素,就是推理小說。詭計、意外的動機、意外的兇手——我出道頭幾年整天都在琢磨這些。當然,我非常關注受到好評的作品,也努力在自己的書中“刻畫人性”。但是我在這方面下的工夫只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信服故事的情節,而故事情節又是為了設計詭計服務的。我寫作最關注的是邏輯上不能出現矛盾。我像解開棋局那樣寫小說,每次寫完都自我感覺很好。一部分讀者寬容地接納了這樣的作品,然而我不知道,他們雖然被我書中的詭計所震撼,卻完全沒有被感動。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籤售會從只籤一次到簽到手軟用了十六年


1985年10月裡的一天,圭吾舉行了有生以來首次籤售會,會場設在愛知縣一家有名的書店裡,他到現場時看到排的長長的隊伍。“天啊,太壯觀了吧!原來我這麼有名!”他又驚又喜。

不過,沒高興多久,他就發現隊伍裡全是熟人,基本都是公司的同事、妻子那邊的親戚等等。同事生怕隊伍後繼無人,還排了兩次。不知道最後到底賣掉了多少本,反正籤售會算是圓滿結束了。

如果到此為止也就罷了,但書店老闆卻還不知足,他提議:“東野先生,明天去另一家分店再開一次籤售會吧。”要是當場拒絕就不會有問題了,可偏偏他也興奮得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他人生中第一次給這麼多人簽名,儼然已經覺得自己是明星作家了,於是便當即拍板:“沒問題,明天再來一場!”他早已忘記了今天的籤售會是因為熟人捧場才勉強撐起來的。

第二天天公作美,風和日麗。書店老闆和圭吾在某車站前的書店門前搭起桌子,豎起“東野圭吾籤售會”的標語,做好準備等待客人蜂擁而上。

老闆和他都摩拳擦掌幹勁十足,一個等著賣書,一個等著簽名,但是等得花兒都謝了也沒有客人來。不,逛書店的客人有,可幾乎沒人朝這邊看。偶爾有人冷淡地瞥幾眼,好像在說:“這傢伙幹什麼的啊?”

三十分鐘過去了,他和老闆默認這次籤售會已經失敗,也不知是誰先提議今天就到此為止好了。收拾桌子的時候,一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走近前來,問道:“你是在簽名嗎?”“是啊。”他回答。

於是,小學生不知從什麼地方摸出一張夾在報紙裡的小廣告,翻過來遞到他面前,說:“那你在這裡籤吧。”他懷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上面簽了字,還和小學生握了握手。第二場籤售會就只簽了這一次。

於是他下定決心,以後無論多麼暢銷,也再不辦籤售會了。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可是圭吾食言了,十六年後他又辦了一場。

2001年他決定配合《單戀》的出版舉行一場籤售會。

場地設在新宿紀伊國屋書店。他感覺自己好像是第一次舉行籤售會一樣,全無頭緒,完全抓不住要領。

書店方面事先發放了入場券以控制人數,不過他覺得要把當天特意趕來的人趕走的話,那實在很過分,他希望能為所有到場的讀者簽名,所以就拜託他們當天再分發入場券。籤售會當天,他乘出租車到達書店的時候,門前早已排起長龍,讓他在欣喜之餘又多了幾分困惑與驚異。

籤售會從下午一點一直持續到將近五點。他的手腕痠疼無力,腦袋昏昏沉沉,在一旁幫忙蓋印章的責編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他再次親眼確認了原來有那麼多讀者來買他的書於是他不禁心想:“下次籤售會不知會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十五年後?那時說不定一個人都不會來了,不,那時有沒有人找我辦籤售會都難說。不、不,那時我還當不當作家都是個問題呢,對吧?”

這當然只是他的自謙,15年後他還在寫書,2017年4月,第11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發佈,東野圭吾問鼎外國作家富豪榜首位。同年出版小說集《第十年的情人節》。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就好了


1992 年泡沫經濟崩潰,多家公司相繼倒閉,“出版業與經濟不景氣無關”的神話也破滅了。連載小說的出版社倒閉了,就連已經設計好封面的書也不能出了。這時,“河童novels”出版了圭吾的《美麗的兇器》一書——這本他自己都認為寫得一般。

果然,書一上市,惡評就鋪天蓋地。推出自信之作的時候沒人誇獎,偶爾失手一次就被罵得體無完膚——評論家就是一幫這樣的人。如今,他更傾向於把這種想法當成一種被害妄想症,但是,那樣的信息操控完全有可能徹底擊垮一個作家。

儘管如此,他當時還是暗下決心,自己不滿意的書絕不出版。因為沒人知道讀者會從哪本書讀起,如果看的第一本書就讓他們失望,恐怕他們也就不會想要嘗試該作家的其他作品了。所以,必須得讓讀者無論從哪本書看起都不後悔。

基於這樣的決心,他在這一年年底完成了《同級生》一書。這部作品寫得相當艱辛,但是就在某一時刻,他彷彿得到了天啟,突然就下筆如有神了。他認為神明向他傳達了一條極為理所當然的信息:“

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就好了。”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只要肯努力,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秉持這樣的信念,他繼續創作。

1999年的夏天,他憑藉《秘密》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那時他出道已經十四年了。趕來祝賀的編輯多得讓他驚訝。原本他以為沒人注意他,但他發覺自己錯了:“

我深切感到,不僅有人關注我,而且還有很多人從旁默默守護,讓我不至於走錯道路。”

寫小說是孤獨的工作。但是一本書從寫作到送到讀者手裡,所需的人力多得驚人。他再次體會到,如果能與他們共享一本書帶來的喜悅與懊惱,那麼這份工作就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2004年精神得就像病已痊癒一樣的圭吾的母親在新年伊始再次住進了醫院。沒有任何治療,癌症當然不會憑空消失,而且大動脈瘤也擴散了。然而,即使住院,醫生也無計可施。他一次次返回大阪,召開家庭會議。

他的兩個姐姐真是家裡的大救星。她們不眠不休地照顧母親,讓他萬分感激。

但是,不管多麼無微不至的照料,依然無法阻擋癌細胞的肆虐。六月三日,母親撒手人寰。接下來的事情更是讓人手忙腳亂——守靈、葬禮事宜、通知親朋好友等等,忙得連睡覺的工夫都沒有。

喪主是他父親,但是他把事情全權交給了圭吾這個兒子,連葬禮上的致辭也讓他出面。儘管如此,他父親仍不忘再三囑咐:“葬禮要辦得隆重一點兒啊!”

那時,《嫌疑人X》(出版時改名為《嫌疑人X的獻身》)正在連載,而他只得向編輯部請求暫停一段時間。作為作家出道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沒有按照原定時間交稿,同時他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他對父親說:“哪天您老人家大行了,可不要趕在我截稿的時候啊。”

2005年他仍舊出版了三部作品——《黑笑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和《科學》。其中《嫌疑人X的獻身》廣受讚譽,大大超出他的想象,讓他吃驚不小。年底推理小說TOP 10的排名結果更是讓人大呼不可思議。

他在書中這樣說道:“直木獎接連落選期間,我一直覺得快樂大於失望。二十年前來到東京時,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和這個獎項扯上關係。當然,入圍決選會讓我有所期待,失敗也會讓我情緒低落,但是在我沮喪時,有感同身受的好朋友陪在我身邊。我知道他們的表情不是裝出來的,所以即便喝悶酒,也覺得很美味。得獎是大事,不過落選也沒有任何損失。對我來說,直木獎是一個沒有危險卻不失刺激的遊戲。能參與到這個遊戲之中已經十分幸運了,沒理由不好好享受。我絕不會為了得獎而寫作
,這是對支持我的讀者和編輯應有的禮貌。不過,我身邊的人似乎把得獎與否看得很重。


東野圭吾: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一併斬獲。東野圭吾成為名副其實的日本推理小說三冠王。

得直木獎後,他給姐姐打電話,已從新聞得知此消息的姐姐哭了,並且飽含感情地訴說了看他一次次入圍又落選,她心裡有多麼不甘。

昔日的朋友也陸續與他取得聯絡,他才知道,多年來他們聽說他入圍時有多麼提心吊膽,得知他落選時有多麼沮喪失望。他們裝作漠不關心的樣子,是怕給他帶來壓力。這算不了什麼。他能平心靜氣地把直木獎當作一場遊戲,也是因為有大家長期支持和守護的緣故。

最喜歡的是他在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裡的那句話:“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東野圭吾活得確實很精彩,他的作品高產是出了名的。從1985年到2015年,東野圭吾的日文原版小說有85本,大陸翻譯了70本。願他的寫作經歷能給在寫作路上的你我增加點動力,加油,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