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决不能置身事外!

期末复习阶段又到了,正确的复习姿势可以帮助孩子用更少的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家长的配合在复习阶段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末考试其实也考验着家长和孩子的配合,一起来看看你们的默契有没有达标吧!

家长在期末考试前能做什么?


1、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做作业,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在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看电视。

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2、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地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不指责、不抱怨

就算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确实过多,家长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抱怨老师的不妥,而是应该强调家庭作业的正面意义,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4、万万不可替孩子写作业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5、督促孩子杜绝不良学习习惯

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做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课代表的检查,而是为巩固所学知识点。

不要因为可能这项作业老师不检查自己就偷偷不做了。这样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6、允许孩子根据实际情况“偷懒”

如果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如生病)实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应立刻与老师沟通,切不可强迫孩子赶作业而影响睡眠,这样得不偿失。

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这是家长最为难的时候。在来不及与老师沟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注明孩子是经过家长同意才这样做的——这样总比一样都完不成好得多。

但前提必须是孩子已经百分之百努力过,而家长也已经和孩子讲明道理,并肯定孩子已经掌握了老师要求的相关知识。

告诉孩子复习不能这样做


1、不要做难题


有些家长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里暗示,自己吓唬自己;

二是会打乱孩子的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三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2、不要打疲劳战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

3、不要总是看弱项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