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有錢人的收藏品,不具備社會流通價值

現在談論比特幣,大家對比特幣的匿名特性和去中心化運行津津樂道,因為匿名,我們認為可以防止信息洩漏,以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因為去中心化,我們認為可以規避中心化機構的低效率、繁瑣以及對我們財富的掠奪。

這些依靠中心化機構運行暴露出的問題,雖然通過比特幣系統能解決,但整個社會資金需求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貨幣的發行和交易只是社會鏈條中的部分節點,解決了這部分節點的問題,其他的節點會產生新的問題。

貨幣的社會流通節點

貨幣的作用是充當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流通、貯藏、支付和世界貨幣的職能。

貨幣在社會的流通過程中,除了通過支付完成商品的交換外,還需要將貨幣調配到缺少資金的實體企業,用實體經濟為整個社會提供物質保障,從而促進資金向有價值的領域流動。所以說,貨幣的社會流通節點除了個人到個人,還有個人到企業、企業到個人。

個人向企業的資金流通,需有第3方信用機構做擔保,因為企業的集資需要專業的人士或機構去評估風險,這是大部分散戶無法做到的。而如果貨幣的流通有第3方信用機構來擔保,匿名性和去中心化也就無從談起。

中心化貨幣的社會流通

中心化貨幣,依靠銀行等中心化金融機構,完成個人到個人、個人到企業的線上流通:

個人到個人的貨幣流通:

比特幣是有錢人的收藏品,不具備社會流通價值

個人到企業的貨幣流通:

比特幣是有錢人的收藏品,不具備社會流通價值

通過以上流程圖可以看出:

中心化貨幣需要在中心機構建立實名賬戶才能完成線上資金的轉移;

中心化機構充當了從個人到企業資金轉移的橋樑和中介。

去中心化貨幣的點對點交易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貨幣系統,點對點交易無需第3方參與,大致流程如下:

比特幣是有錢人的收藏品,不具備社會流通價值

通過以上流程圖可看出:

去中心化貨幣,無需建立實名賬戶,通過系統生成的收款地址、同時保管好私鑰,即可管理自己的資產,在賬戶的建立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具有優勢;

用戶掌握了地址和私鑰,即掌握了該筆資產,沒有與所有權關聯,這樣的資產,直接打到需要融資的實體企業,也就意味著資產所有權的失去,無法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所以,個人到企業的資金流通,需有第3方機構的擔保,將資產和實名用戶建立對應關係,同時由第3方機構對企業的需求進行評估。

比特幣可以用來支付、貯藏,並且在跨國貿易結算時,更加便捷。但是其在流通上,也正是由於其匿名性和去中心化屬性,缺少第3方機構的擔保和信用背書,不具備個人到企業的社會流通價值,從而不具備成為法定貨幣的條件。

但是比特幣的匿名和去中心化屬性,已擁有一定的共識基礎,且長遠來看,是通貨緊縮的資產,將法定貨幣轉化為比特幣資產,具有收藏價值和增值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