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談到汽車企業,你能想到哪些?大眾、奧迪、奔馳、寶馬、吉利……不勝枚舉,但是我相信在你頭腦中位列Top10的一定有自主車企。都8102年了,在汽車市場這個大洪流中,中國自主車企早已憑藉強勁的戰鬥力佔據了一方土地。吉利、比亞迪、長城等等我們早已耳熟能詳,雖然對標外來車企,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也實屬神速。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由此,也帶來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自主車企是如何崛起的?任何企業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背後的變革、發展才最具吸引力。今天扒哥/二姐就帶大家走進吉利和比亞迪,一起來探究他們是如何崛起的。

吉利集團

說到吉利這個"後起之秀",多年來蟬聯主流乘用車企銷量榜Top4,即使在今年車市整體下滑之際,依舊能夠保持穩步增長,實屬不易。但是探究吉利的崛起,必然離不開其超強的國際化眼光。

2008吉利雖然發展勢頭強勁,但品牌力還很薄弱,沒有人想到他會收購豪華品牌沃爾沃,這在當時看來絕對稱得上一個大事件。可以說吉利早就看到了福特不能再為沃爾沃的提供更好的發展,沃爾沃已經到了窘迫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吉利果斷抓住時機,將沃爾沃收入囊中。通過收購沃爾沃,不僅使吉利一下子名氣大增,而且可以共享沃爾沃的各項先進技術,為日後自身車型的研發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便推出博瑞、博越、帝豪等熱銷品牌,憑藉著沃爾沃先進的技術和不錯的性價比,很快攏獲一大批追隨者。但是吉利並沒有滿足現狀,很快又推出高端品牌領克,並作出精準佈局:通過沃爾沃搶佔豪華品牌所在的10%的市場,吉利品牌搶佔自主品牌所在的40%的市場,領克則針對剩下的40%合資品牌市場,三大品牌共同出力,精準佈局所有細分市場,也正因為沃爾沃和領克的加持,吉利有了更大的底氣走向國際。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不僅如此,從去年開始,吉利接連收購寶騰、路特斯,進軍東南亞市場。之後又入股戴姆勒,成為其最大的股東方,並和戴姆勒公司共同推出移動出行方案,這一系列動作都在證明著吉利擁有超強的國際化眼光,並懂得什麼時候該抓住時機。吉利的野心真的不小,從一開始他面向的就不僅是國內市場,從他收購沃爾沃,到後來推出高端品牌領克,再到如今的收購寶騰、路特斯,入股戴姆勒,也許,吉利的"領土擴張"之路剛剛開始。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比亞迪

相較於吉利的崛起,比亞迪更多的是憑藉自身技術支撐,這跟比亞迪早期研發電池有著莫大的關係。比亞迪在成立之初,一直堅持"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憑藉此項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不過,比亞迪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在其轉型做汽車之後的幾年,國家開始大力提倡新能源,這一舉措正好給了比亞迪發展的機會。說到新能源企業人們能想到也許就是比亞迪和特斯拉,而比亞迪更是一舉成為唯一一家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企業。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雖然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已經取得出色的成就,但他從未停下研發的腳步。如今,比亞迪憑藉技術領先,已經快速佔領國內及全球新能源市場,並連續多月蟬聯國內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比亞迪秦、比亞迪宋等新能源車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探尋自主車企崛起之路,吉利、比亞迪率先突圍!

在扒哥/二姐看來,比亞迪的崛起雖然有一定的偶然性,趕上了新能源發展的大趨勢,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自身實力的儲備。從開始研究電池到後來自主研發汽車核心技術,再到整車製造、模具開發、車型研發等方面,比亞迪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或許這才是其崛起並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結語:

通過探究吉利、比亞迪的發展之路,你會發現,雖然成功總會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歸根結底離不開自身發展,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輕易成功。如果吉利沒有超強的國際化眼光,比亞迪沒有自身實力的儲備,他們的崛起之路會更加艱難,而兩家車企也只不過是眾多自主車企的一個縮影,他們在成功之路上的探尋依然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