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嫂合謀政變,慈禧上臺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帝慌忙帶著后妃逃往熱河,諭令皇六弟恭親王奕訢通過簽訂《北京條約》和處理善後事宜,討得了侵略者的歡心,樹立了自己的威信,籠絡了大批在京官員。咸豐十一年(1861),咸豐帝在熱河病逝,年僅六歲的皇子載淳即位,改年號“祺祥”。咸豐帝遺命肅順、端華、景壽、載垣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即顧命大臣,總攝朝政。咸豐帝向來不喜弟弟奕訢留守北京負責與聯軍議和。奕訢,完全把他排斥在權力體系之外,奕訢與肅順等人本就政見不同,肅順得權,奕訢面臨著很大的威脅。

叔嫂合謀政變,慈禧上臺

為了防止八大臣專權,咸豐帝還在臨終前分別將“御賞”、“同道堂”兩顆印章交給皇后(即後來的慈安太后)和懿貴妃(即後來的慈禧太后),作為日後頒佈詔令的符信,這就意味著將來兩位太后對八大臣所做出的軍政大事持有否決權,以此節制八大臣。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是一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咸豐帝在世時她就常常代為批閱奏章。現在咸豐帝已逝,而載淳年幼,慈禧太后就想以其生母的身份攬權。她說服了東宮慈安太后,可惜還有肅順這幾個絆腳石。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慈禧太后和奕訢勾結起來,密謀推翻八大輔臣。

咸豐十一年(1861)八月十日,御史董元醇奏請皇太后垂簾聽政,並派近支親王輔政。肅順、載垣等以“本朝無太后垂簾故事”為由反對,陰謀有得逞,慈禧和奕訢很是惱怒,只是時機並不成熟,還無力與肅順等人抗衡,為了平息風波,只好治了董元醇的罪。

為了增強己方的籌碼,奕訢在京派人拜訪英法等外國公使,爭取外國的支持。肅順等人為主戰派,是外國放手侵略中國的阻礙,奕訢簽訂《北京條約》的表現深得英法歡心,英法等國決定扶持奕訢對抗肅順,明確表示支持奕訢的奪權計劃。奕訢取得外國勢力的支持後,以奔喪為名前往熱河。肅順對奕訢也心有所忌,以各種藉口阻撓奕訢來熱河。奕訢到達熱河後,他們又以“太后無理召見外臣”、“叔嫂避嫌”為由阻止奕訢面見慈禧和慈安。狡猾的慈禧鼓動慈安出面與肅順交涉,以敘說親情為由會見奕訢。雙方會面密謀良久,達成協議,分頭行動。奕訢回到北京,嚴密部署,準備政變。經多方遊說勸說,他先後爭取到了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和大學士等部院大臣的支持。通過族親關係,也得到了蒙古親王的支持。政變是否成功,軍隊至關重要。奕訢費盡心思,終於收買了掌握重兵的兵部侍郎勝保,讓勝保把兵力佈置在密雲,隨時待命。一切就緒後,就等肅順等自投羅網了。肅順等人遲遲不肯回京,兩宮太后每天催促,在京大臣也每日奏請太后回京,肅順等人不得已同意迴鑾北京。

叔嫂合謀政變,慈禧上臺

10月26日,兩宮太后攜載淳以及端華、載垣等人啟程先行回京。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柩在後。到京當日,慈禧立刻召見奕訢,商議政變事宜。次日清晨早朝時分,政變發動,奕訢迅速出擊,宣佈奉旨解除肅順等八大臣職務,當場捉拿端華、載垣等人。隨後派兵在密雲捉拿尚在回京路上的肅順。慈禧發佈上諭,宣佈八大臣的罪狀,第一條就是“不能盡心和議”,否認咸豐遺詔,下令將肅順斬首,賜端華、載垣自盡,其餘五大臣或革職或充軍,廢除八大臣為載淳所啟用的年號“祺祥”,改為“同治”,以1862年為同治元年。“同治”取兩太后和皇帝同時治理天下之意。這一年是農曆辛酉年,所以此次政變被稱為“辛酉政變”,也稱“祺祥政變”、“北京政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