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盤點20家中國手機廠商的2018

2018年馬上翻頁,2019年即將到來,手機市場歷經一年的喧鬧,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悲喜兩重天,廠商各自品味酸甜苦辣。

馬太效應加劇,2018年,中國手機廠商生存現狀兩極分化更為嚴重。一極出海、上市、營銷花錢如水,一極缺錢、破產、委身他人求活。

酸甜苦辣鹹:盤點20家中國手機廠商的2018


華為、榮耀:雙品牌戰略,穩步向好

對華為消費者業務來說,2018年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創新高,突破2億臺,可謂戰果輝煌。同時,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中都是TOP3的存在,並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其中,華為品牌主打高端,以P20系列、Mate 20系列作為主力,憑藉專業級攝影體驗以及充滿“智慧”的高性能產品體驗,迅速在國內外高端手機市場打開局面且銷售業績可人。華為,可以說已經在國內外高端手機市場站穩了腳跟,同蘋果、三星呈三足鼎立之勢

榮耀品牌則主打中端,同時向高端過渡。榮耀10、榮耀Magic2、榮耀V20等,以年輕、時尚、前沿技術、科技感為特質,搶跑年輕市場。同時,經過2018年的洗禮,榮耀的品牌形象雖然趨於獨立化,但作為華為手機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榮耀仍然很難擺脫華為的影子。

華為和榮耀,雙品牌戰略,更像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兩條腿,協同並進,穩步向好。

OPPO、vivo:頂級流量營銷,“廠機”標籤已撕

步步高旗下脫胎而出的兩兄弟OPPO和vivo在2018年的表現可謂優秀,不僅從產品、創新到品牌全面發展,更在推動國內手機市場洗牌的同時,逐漸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主要力量之一。

過去的OPPO和vivo因下沉市場以及宣傳手法等種種原因被貼上“廠機”標籤,更因產品高價低配飽受詬病。不過,從2018年開始,OPPO和vivo在消費者心中的固化形象開始改變。兩兄弟聚焦AI芯片、全面屏、3D結構光、屏下指紋等新興技術,OPPO Find X和vivo NEX誕生。這不僅是兩大手機廠商突破自我的涅槃,更是中國手機設計創新發展的轉折。

與此同時,OPPO和vivo也不再完全專注於線下營銷,頂級流量營銷開始成為其主攻方向。OPPO和vivo憑藉資金優勢,選最紅的明星代言,贊助最熱的節目,以流量帶動銷量。

OPPO和vivo早已成為國內手機銷量榜上前五的固定“嘉賓”,而2018年對其意義更在於產品力的跨越和品牌力的升級。

小米:八年終上市,發展迎轉折

對於小米,2018年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轉折之年。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第一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也開啟了自身發展的全新篇章。不過,在資本市場上,小米的表現並不佔優,股價至今低迷,並將以破發姿態迎接新年。

而在產品層面,2018年,小米在中國手機市場採取的策略是,優化產品架構,站穩並強化高端旗艦市場表現。以“性價比”為核心價值的小米手機,憑藉小米8系列、小米MIX系列的良好口碑,在2018年有著亮眼的表現 ,完成了“出貨量破億”的目標。同時,小米MIX 3以科技結合藝術,以故宮文化結合產品,開始突破小米長期以來在消費者心中“中端化”的印象,成功向高端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最新的架構調整中設立了中國區。這也意味著,小米將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中國市場的未來營收或將成為小米營收的中流砥柱。

傳音、一加:出海淘金,各自領域稱王

出海淘金,以尋求利潤增長是中國手機廠商目前的重要戰略方向。華為目前在加速開拓歐洲、中東、非洲和印度市場;小米除了印度之外,加速發力西班牙、俄羅斯、歐洲等市場;OPPO和vivo更是將曾經攻佔中國市場的套路用在印度,而傳音和一加,則乾脆另闢蹊徑,以不同的產品方向主攻海外市場。

傳音被譽為手機市場的“非洲之王”,旗下的品牌TENCO、itel、Infinix三大品牌的非洲市場佔有率達到38%,遠超三星23%的市場份額,是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不過,儘管傳音手機的銷量大,但單價低、整體利潤並不高,還需快速轉型,改變依靠低價增長的策略。

跟傳音以低端產品為主,走量的打法不同,一加則是主打中高端市場,用最新的技術、最好的硬件,“堆”出最強的旗艦,卡位較晚的時間點,產品力和價格優勢突圍海外高端手機市場。

以印度市場為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一加是2018年二季度印度手機市場份額增速最快的廠商,增速達到284%,領先於小米(112%)和榮耀(188%)。一加6更是超越了蘋果、三星等廠商旗下產品,成為第二季度高端手機市場中最暢銷的機型,這也是一加第一次領銜高端手機領域(大於30000盧比,約3000元人民)。同時,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加手機是安卓手機前五名,在歐洲是排名前三的高端安卓品牌。

努比亞、魅族、聯想:業界老兵,品牌重塑求變

努比亞、魅族和聯想可以說是中國手機市場上的老兵,但因為種種原因,2018年雖然也有亮點,但仍難以同頭部廠商角力。

2018年對努比亞而言更像是探索之年,以紅魔遊戲手機、努比亞X雙面屏嘗試開拓全新領域,更憑藉努比亞X,一舉捧得2018中國手機設計與應用創新大賽最高獎——天鵝獎。曾經憑藉“能拍星空”脫穎而出,如今用戶認同感相對偏低。2019年的努比亞,還將探索品牌求變之路。

魅族曾經同小米齊名,品牌力甚至還優於小米,2018年過得並不如意。創始人黃章數次造勢的幾款新品都未能達到粉絲期望,全年銷量相比2017年更是近乎減半。不過,黃章表示,現階段是魅族主動調整策略,厚積薄發,未來產品更是精品路線,不會用超低端機來彌補銷量。只是,當用戶熱情消耗殆盡時,魅族又該如何小而美呢?

2018年,聯想則是親手砍了曾經立下的flag,讓聯想品牌重回手機市場。靠著總裁常程的“碰瓷式”營銷,聯想推出的幾款中低端產品也引起了不小的熱度。但是,對於曾經的巨頭,聯想如此營銷不免有些心酸,不過能夠從零開始,重塑品牌,也算是有個好的開始。

金立、美圖、錘子們:夾縫求生,小眾手機廠商艱難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二三線手機廠商的生存環境進一步被擠壓,本想以“小而美”立身的手機品牌面臨著巨大沖擊。

金立破產重組、美圖改姓小米、錘子深陷倒閉漩渦、360被曝解散研發團隊、HTC網店疑似停運;國美、匯威、黑鯊、AGM、糖果也是不溫不火,難以擺脫同質化魔咒,只能固守原本的一小塊市場,在夾縫中求生存。

只是,馬太效應之下,市場留給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已經非常狹小。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手機市場前五品牌的份額為87%,並在加劇對二三線手機廠商市場份額的侵蝕。在2019年,被淘汰出局或者投靠巨頭轉型發展,或將成為二三線手機廠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預計將達到4.5億部,同比下降超15%。但是,2019年5G商用的到來,又為手機廠商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驍龍855已經推出,藉助外掛驍龍X50,能夠同時支持6GHz以下和毫米波頻段,支持數千兆比特連接。5G手機推出計劃也開始被一加、小米、OPPO、vivo等廠商提上日程,而對於處境艱難的二三線手機廠商,5G未必不是2019年彎道超車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