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進行時:80公斤魚苗投放瀏陽河

監督進行時:80公斤魚苗投放瀏陽河

公益訴訟監督執行現場

2018年11月28日,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萬家麗高架西側原禁漁區域拉起了長長的警戒線,芙蓉區人民檢察院對葉某、鄧某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的執行過程進行了全程的現場監督,與芙蓉區人民法院、芙蓉區農林水局、芙蓉區環保局共同見證了鄧某、葉某將80千克,共計1600尾魚苗投入瀏陽河的整個過程。投放魚苗後,葉某、鄧某通過在場的湖南經視、湖南都市、長沙政法頻道、新湖南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公開賠禮道歉。隨著1600尾魚苗遊入瀏陽河,該案的民事判決部分宣告執行完畢。

2018年6月13日晚,葉某與鄧某分工合作,在瀏陽河大橋附近的禁漁區域,用電魚的方式進行捕魚。兩人被公安機關現場抓獲,扣押了其非法捕魚的工具,並現場繳獲其非法捕撈的水產品。後該案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移送到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同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委託專門機構對其非法捕撈的水產品進行了鑑定與評估。該案經芙蓉區人民法院審理,判決葉某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兩個月,緩刑三個月;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部分,判決葉某、鄧某承擔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賠禮道歉,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的民事責任。判決生效後,芙蓉人民檢察院與芙蓉區人民法院共同配合,使該案民事判決結果迅速得以執行到位,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芙蓉區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工作。在接到公安機關移送的該起環境公益案後,芙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均全高度重視該案的辦理,組成了由芙蓉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戴新時為組長的專案組,從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方面對該案進行了透徹的法理與環境影響分析,特意委託了長沙市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站對葉某、鄧某造成的生態損失進行了專業的評估,並多次對葉某、鄧某進行了訊問談話,瞭解具體案情的同時,也讓兩人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給瀏陽河生態帶來的嚴重後果。在執行階段也組成了執行監督組,到現場對執行過程進行了全程的監督,確保判決結果執行到位,並通過媒體報道,擴大了此案的警示效應與社會影響力。

此案是芙蓉區生態資源保護領域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芙蓉區人民檢察院與有關部門以雷霆般的行動,向社會與群眾昭示了司法機關勇扛環境公益保護的大旗、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定立場與決心,保護了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生態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