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作业大队年终报告

年初,作业大队紧扣“服务、效率、质量”三大主旋律,转变思路,重点突破,加快业务拓展,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全力保障油田产能建设。

拓展新业务

探索新市场

力求服务突破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在分公司的统筹安排下,作业大队大力拓展新业务、新领域、新市场,在多种特殊井施工上取得突破。

龙26-平10井为油田公司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增产现场实验井,井深3300多米,造斜点1740米,水平段长1225米。投产时间长,地层亏空严重,井内漏失量大,遗留的沉砂、碎屑多,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大。作业大队组织技术人员,详细讨论施工细节,优化、细化、量化施工方案。一是采用两台泵车提高冲砂排量,保证携砂能力。二是水平段每下50米循环冲砂4周。三是每天冲砂后管柱上提至直井段循环冲砂2周,避免水平段砂卡。历时31天,该大队动用设备100余台次,施工及辅助人员400余人次,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了龙26-平10井的冲砂、补孔、安装压裂井口,得到了油田公司的认可。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10月,在采油二厂产能吃紧、井下作业队伍不足的情况下,作业大队积极投入班组进行压前准备井施工。干部盯井,专人负责,专人协调,克服了工艺不同、工况不同、工具不符等困难,优质高效地完成压前准备井施工5口,平均施工周期10天。

截至目前,完成2口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增产现场试验、 6口井压前准备施工。

拓展新思路

探索新途径

力求效率突破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为全力保障新井产能建设,作业大队转换思路,加强协调,从内外部配合上下功夫,及时解决运行难题。

采油九厂古634区块是油田公司重点区块,也是采油九厂产能调整急需投产的重点区块。井位地处水田,春季开化、土地翻浆,时间紧、难度大,生产方面迅速调整计划,每天两次勘察井位,计划细化到口,环节落实到人。利用设备拖、拽,解决道路泥泞、设备无法就位的问题。协调环保班提前介入生产准备,集中安装井口集液装置,有效提高生产时效。干部吃住在井,解决问题在现场,保障新井生产效率。历时近40天,投入7个班组,动用设备42台套,完成该区块26个平台的80口中深井的油管输送式射孔作业,提前确保采油九厂产能建设需要,获得油田开发部的高度认可,采油九厂给予“展铁军风采,强服务意识”的高度评价。

面对试油生产压力不断增大的局面,大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谋划,统筹施策,将区块运行模式应用在试油生产。按照集中管理、灵活调配的思路,以茂19-1井为中心,辐射茂19-2、茂19-3井,统一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为有效缓解人员紧张的局面,安排前线干部带班,超前收集试油信息,集中编制施工方案,精选试油经验丰富的班组,按工序需要动态调整人员配置。9月底,投入2个班组力量奔赴海拉尔,辗转1500公里,克服天气异常,工况复杂等困难,完成2口大型压裂后下泵转抽施工任务。全年完成4口试油井5层大规模压裂,配合完成试油井2口。

拓展新技术

探索新标准

力求质量突破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在勘探开发对工程技术服务的高技术和低成本要求愈加迫切的大环境下,作业大队始终致力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操作,力求在提质增效上有所突破。

结合施工节奏快、机动灵活的特点,该大队研制了SLDQ73-1开口型油管动力钳,外形尺寸设计为400*320*450mm,重量50Kg,现场试验4井次,可满足1-2人搬运,解决常规液压钳的安装、搬运、拆卸难度大的问题,实现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同时,该大队还研制了辅助液压钳升降装置。根据井架结构,将该装置分别固定在井架底部及二层平台位置,为今后大规模推广使用液压钳奠定基础。该大队积极推广应用油管内投堵装置,累计推广应用

40井次,成功率达100%,有效解决油管内液体外溢问题。

盘点2018|作业大队:我们收获满满!

5月份,作业大队从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现场三个方面,编制完成了《HSE标准化建设模块手册》共1.8万字,形成27项内容。包括操作步骤、设备设施、井下作业工序流程、作业岗位设置,并将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汇总。同时,将劳保用品穿戴、液压钳操作、吊装作业等12项标准,配发到岗位员工。规范井场设备摆放、工具种类及数量、环保装备、警戒带围设等15项内容,确保施工队伍向标准看齐,为打造素质一流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新标准落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业大队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作业合格率100%,优质率99.93%。

盘点2018系列接力棒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过去一年的工作中,你或是你所在的队伍都做出了哪些成绩?你在哪些方面有提高、有亮点?你的单位今年都做出哪些业绩?为分公司做出了多少贡献?

如果你有想法,请砸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