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還好嗎?

後背疼痛別忽視!後背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一、頸椎病引起的後背疼痛。頸椎病發生在頸椎,怎麼會引起後背疼痛呢?殊不知,頸椎第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後支向背部延伸,支配上背部的皮膚肌肉。當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時,如果牽拉到第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後支,就會導致出現背痛。事實上,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噁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嚥模糊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

二、肩周炎引起的後背疼痛。肩周炎會引起肩關節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範圍會不斷加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後背疼痛

三、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後背疼痛。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會出現慢性泛發性或持續性腰背痛,棘突有壓痛感,晨起後後背腰部僵硬,後仰時背腰部疼痛加重,活動後好轉,久站或行走易疲勞。患者多表現為下背和腰部活動受限,體檢可發現腰椎棘突壓痛,脊椎旁肌肉痙攣,後期可出現肌肉萎縮,甚至駝背畸形。

四、呼吸系統引起的背部疼痛。不少呼吸系統疾病如胸膜粘連、肺癌與結核等,也可能引起肩背疼痛,但一般在後背、側背或肩胛部。

五、內臟疾病引起的牽涉性痛。婦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可引起下腰痛,腎臟疾病如結石J瘤、腎下垂、腎盂腎炎及腹膜後疾病如膿腫,血腫等可引起腰背湧,肝股和心臟病可引起背部疼痛。

你的背還好嗎?

一般的腰痠背痛病情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姿勢不良症候群期

亦即背部之疼痛皆源自姿勢不良,此階段之組織結構都仍完整正常,但姿勢卻有了偏差,所以,某些肌肉群像橡皮筋長時間處於拉長狀態,最後終必導致疲乏,發生痠痛症狀。解決之道在於矯正姿勢,且隨時保持良好之姿勢,將可很快消除痠痛。

第二階段——為功能失調症候群期

此乃因長期姿勢不良、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有受傷病史,引發軟組織受損等情況,此時,脊柱結構並無大礙,但軟組織已產生改變,必需花費較長時間矯正,方可恢復。

第三階段——為結構失序症候群期

脊椎骨之排列或椎間盤之位置已發生改變,是最嚴重的時期。除姿勢矯正、肌力訓練外,應配合熱療或牽引治療等物理治療方法,才能減除症狀,恢復正常。

你的背還好嗎?

早上睡覺起來後背疼怎麼辦

以下給你介紹一則防治頸肩疾患的八段錦,供你練習。

1.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 手指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 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4.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5. 後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鐘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 梳頭的保健動作

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儘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