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河南修武县汉献帝禅陵

汉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的就是汉献帝刘协。东汉王朝历195年,共13位皇帝,帝陵保存至今的只有两座,那是光武帝刘秀陵和汉献帝刘协禅陵。可惜这两座帝陵一座在黄河南岸,一座在黄河北岸,隔着滔滔黄水,遗恨千年。

中国历史上,刘协是个苦命的皇帝,可谓“苟全性命于乱世”。永汉元年(189年)4月,汉灵帝驾崩,刘协同父异母的兄长刘辨登上皇位,史称“少帝”。后来董卓篡权,废黜少帝,扶持刘协登基,把东汉的首都从洛阳迁到长安。兴平二年(195年)初,司徒王允用“连环计”让吕布刺杀董卓。一时间朝中无主,李催、郭汜混战,汉献帝被他们争来夺去,奔波不定。第二年,曹操把刘协接回洛阳,汉献帝赐曹操节钺,这标志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代的开始。随后,曹操逼迫刘协迁都许昌,改称“许都”。为了复兴汉室,刘协也数次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五年后,曹操病死于洛阳,其子曹丕继位。同年10月,在曹丕的淫威下,刘协被逼禅位,延续了405年的大汉王朝寿终正寝。刘协被封为有名无实的山阳公,封地在濁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14年后去世,葬修武古汉村。

6月10日下午在武陟县游览过嘉应观,即驱车来到修武县。去修武的目的是第二天游览云台山。到了修武县城,发现城市规模很小,还不如南方的一个乡镇。导航搜索,既无品牌快捷酒店,也不见像样的宾馆。一筹莫展之时,贺铁虎说:“要问路,去政府!”于是导航到修武县政府,有位姓庞的男子说:“修武最好的宾馆是锦海大饭店。”导航到达锦海大饭店,房间设施很一般,价格也不贵,只有136元/间。不过有个大院可以停车。晚上饭店用餐,点了10个小面饼夹回锅肉,还有手撕包菜,西湖牛肉羹,味道很正宗,感觉还不错。吃过晚饭出去,大院里又来了三辆旅游大巴,都是去游云台山的。听他们说,明天6点起床,吃过早餐上山。

第二天我们起得也很早,因为修武县城到云台山有30公里。再说,我们还想顺道去游览一下汉献帝禅陵。用过早餐就上路了,到达古汉村还只有7点10分。汉献帝禅陵在古汉村南面,有公路可达陵区。下了车,见成群的老头老太走向陵区。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去念佛的。是否与刘协有关,不得而知。

顺着陵区小道绕过一个土墩来到南面,看到一座青砖砌筑的城堡式样的楼阁。城楼底层摆着汉献帝神位,门前放着一张石祭桌。上二层,靠一张简易的木梯。想必此建筑是汉献帝灵堂。二层屋顶盖的是蓝色彩钢板,看上去有些不协调。站在城楼前看,后面的土墩就是汉献帝禅陵。虽不算高大,面积倒也不小。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汉献帝陵前灵堂

城楼前面是一座碑楼,青砖包裹,双龙鸱脊,里面镶着一块石碑。仔细看,碑面刻着“汉献帝陵寝”,上款:大清乾隆五十二年暮春秋旦;下款:河北镇总兵方成王普立石。碑楼旁边立有一根

竹杆,上面是迎风飘扬的红旗。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清乾隆年间立的墓碑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清乾隆年间立的墓碑

朝前看,不远处是一座红墙黛瓦的房屋。房屋体量不大却是庑殿顶,完全帝王之家的风范。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汉献帝祭殿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庑殿顶的祭殿

走进室内,杏黄色帷幕内是一尊汉献帝塑像。塑像前摆满意鲜花时果,颇为敬重。看起来,这应该是汉献帝祭殿。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汉献帝塑像

享堂前是一通方柱石碑,正面刻的是“修武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献帝禅陵”;背面刻的是《修复汉献帝禅陵记》,然而碑上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修武县文物保护单位石刻

旁边还有一通石碑,正面刻的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汉献帝禅陵”;背面刻的是《汉献帝禅陵简介》:汉献帝禅陵位于修武县城东北的方庄镇古汉村南,是东汉末代皇帝刘协(181—234)的陵园,以汉禅魏而得名。《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协,汉灵帝刘宏之中子,少帝刘辨之弟,中平六年(189年)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协为帝。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迁都长安。建安六年(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延康六年(220年),汉献帝禅位,魏王曹丕为天子,奉协为山阳公,都山阳濁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享年54岁,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陵区有刘康墓、刘瑾墓,不同年代的石刻,及古汉山石刻、祈求平安石刻等文物。1963年公布为修武县文物保护单位。……汉献帝9岁登基,在位31年,为山阳公14年,凭借自修医术,为民医治疾病,54岁寿终正寝,留下不少遗迹和传说故事。……汉献帝陵是豫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北依百家岩避暑胜地(即云台山风景区),南连海塘宫濁鹿城遗址,是研究汉魏历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有资料介绍,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汉献帝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隔五年, 我们在陵区没有看到“国保”石刻标志。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刻

徘徊在禅陵区,树丛中看到一块旧石碑。虽然碑体已经残缺,碑面文字大部还能看得清楚。碑题为《汉禅陵基址碑》,落款:大清雍正九年岁在辛亥秋九月上浣之吉。碑文说,汉献帝陵区本很广阔,但“积年来为居人隐占侵作已业,止留居中一杯土,又为牛羊践踏樵牧横施。”“方今圣天子乘乾御极,百度维新,……我修武适值贤侯陈老父台莅事,亲诣禅陵丈量,明白标以石柱,削夺土人积久之期隐而不顾也。”可见,到清朝初年,禅陵已经被侵占得只剩一座小土墩了。陈姓县令亲自实地丈量,四周立柱,标明地界,以保禅陵永久。碑文还叙述了汉献帝一生的遭遇,被曹操父子挟持,空无实权。还说,汉献帝陵能有如此广阔,并非曹魏之恩施,“陵地之基址广廓,此必六朝唐宋以后,圣君贤臣特为之表正统,而仰僭叛耳。”碑文又说,这次勘明汉献帝陵址,重修陵园“永始天理之正,人心之公,名分之严,历古而不变。今而后观斯盛世,可以寒权奸之胆,可以消觊觎之心,可以作有形之春秋,可以作无言之南董。”碑文由邑人张六计所撰。作者还作诗一首,以泄胸中感慨:

披史何须气不平,到头公道自分明。

汉陵春草年年绿,疑冢榛荆几处生。

最后两句说的是,汉献帝虽然生前被曹氏父子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死后却得到后代皇帝、贤臣的敬重。不像曹操到处建疑冢,连自己的墓都不知在何处。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清雍正九年立的《汉禅陵基址碑》

然而,有史料记载,作为亡国之君的刘协,能有善终,还是曹魏对他有测隐之心。刘协死后,魏明帝曹睿以天子之礼将其安葬。汉朝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一个“孝”字,魏明帝赠其谥号“孝献皇帝”。刘协下葬之日,魏明帝在京哀衰素服,亲率群臣致祭,盛赞汉献帝“冠德百王,表功嵩岳”。之后,赐汉献帝陵为“禅陵”,设置正副职官负责管护。刘协子孙亦世袭山阳公爵,直到西晋末年。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一个苦命的皇帝的葬身之所|郑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