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人民日报》近日发布“全国百强”榜单中,兰山区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31位,在山东省上榜城市中居第3位。这是党的十九大后,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中首次单列绿色发展指标,兰山区的发展恰恰与这一“风向标”相向而行。

如果把“绿色发展百强区”是兰山的一次秋收,那么年初关于“美丽兰山”的部署就是一次颇有远见的春耕:“改造一批传统动能、培育一批新兴动能、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域环境治理和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复牌战,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板材之乡”享誉全国的兰山区,将“工业围城”的压力迅速转化为“绿色发展”的行动。推动工业板材之乡向研发、展销型木业之都转型,义堂镇一年就拆除、转产千余家小散乱污企业。“大换血”后的板材业形成了总部经济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木业机械集中区集聚发展格局,该镇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中一举跃进了134名。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博览会上的义堂板材

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兰山区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食品、木业、医药、有色金属、机械制造5个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和培育商贸物流、现代金融、医养健康、文化创意、全域旅游5个新兴产业并举,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全区69个在建项目中,“5+5”产业项目达到48个,到位资金20.4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兰山区环保产业快速崛起对这一理念做了最好的注释。金锣集团独立自主研发污泥过程减量、分布式污水处理技术连获14项国家发明专利,破解了世界级难题,在柳清河黑臭水体源头治理经验交流会上获院士专家组肯定。金锣净水设备已在印尼、南非、阿联酋、埃及等12个国家布局、推广使用。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沙汀社区安装的金锣小型净水设备

深秋时节,作为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的金锣万亩荷塘吸引了大群白鹭栖息,成为柳清河沿岸一大景观。这一项目不仅在水域治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成为周边农民重要的增收来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叠加。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得益于这条母亲河,临沂这座北方都市的大气豪迈中平添一份别样的温润与灵秀……6月份,中央媒体“走进最美家乡河”活动,记者们被碧波清流、城水相依的城市河景深深感动。

“以前都不愿住小河沿,现在住河沿就像住进了公园,荷花、凉亭看不够。”兰山经济开发区小山前村张大娘说。

2017年以来,兰山区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直接投入超过9亿元。民间河长、义务河长、企业河长共同参与管河护河,开创了“管、控、防、治”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以工业治理、餐饮油烟、城市扬尘为重点综合施策,1-9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同比改善9.5%。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兰山区 “两城同创”,大力实施“1015”工程,将道路维护、环卫保洁、老旧小区等10个城市重点项目,建筑工地、商城超市、宾馆饭店等15个领域的环境整治提升纳入文明创建考核,同时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干部实绩考核、各级文明单位及文明村镇创建考核挂钩,倒逼责任落实,推进城市管理常态长效。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金锣万亩荷塘生产的莲子

绿色理念一旦入心,所激发出的群众参与热情就会强化城市文明的内动力。从街长持证上岗的城市管理创新,到巷长制、楼长制、店长制的重心下移深化探索……兰山区充分发挥群众智慧,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城市“六乱”、农村“五大堆”、顽固违建等问题迎刃而解。政府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今年兰山区举办了首届集体婚礼,用公交车取代车队、用自助甜品台取代流水席、用家风家训取代了红包礼金、用志愿者取代了伴郎伴娘、用益智游戏取代了恶俗婚闹……通过一系列的“新”取代了以往的“旧”,最大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推进了文明新风。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白沙埠镇2018年孝文化节

全国首评“绿色发展百强区”,临沂市兰山区在榜单中“亮”了

兰山区农村文化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