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头骨之迷

1927年,一位英国考古学家17岁的女儿安娜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了一颗水晶头颅,这个头颅用一块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共发现了12只水晶头颅,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只。 科学家们估计,以前水晶头颅可能是被当作祭祀用品。而观察者们一再说,他们在水晶头颅里看到了祭祀的场景。

水晶头骨之迷


有关玛雅的传说还谈到了13只相同的水晶头颅。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会说话、唱歌,甚至还能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

水晶人头玲珑剔透,光亮异常,雕刻得非常形象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会发现眩目的亮光。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

水晶头颅还能刺激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人产生五种感觉: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当人们看着头颅时,它的颜色和透明度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还会有一种香味散发出来;它能使观者听到声音,让人浮想联翩,并使人感到口渴。凡是站在水晶头颅前静静深思的人都有这些感受,同时身体以及脸部也会感受到某种压力。如果一个感觉灵敏的人把手放在头颅附近,他就会感到一种特别的振颤和推力,而且手的冷热感觉随手在头颅上下左右的位置不同而出现变化。

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

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那颗水晶人头,每到日落天黑都要被工作 人员用黑绸密密遮盖,这已经持续了100多年。因为当初曾有一位工作人员在晚间清扫大厅时,看见夜幕中的水晶人头,正发出耀眼的白光,龇牙咧嘴就像面目狰狞的魔鬼,这一情景使他吓得魂飞魄散, 再也不敢进大厅工作。从此,大英博物馆就采取了以上防护措施,一 到夜幕降临就把水晶人头遮盖起来。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那颗水晶人头是几经周折购进的。除了知道它最初来自墨西哥以外,别的一无所知。所以一向以文物记载严谨、 翔实而著称于世的大英博物馆,也不能不为它破了例。 保存在法国人类博物馆中的水晶人头,倒是有比较详细的注解: “它是公元14到15世纪生活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先祖阿兹特克人 制作的。据估计,它是一位阿兹特克祭司牧杖顶端的饰物。”记载中还写明:“在发现水晶人头时,还发现许多精制的小型铜质工具。”这说明中古时代的阿兹特克人已经掌握了冶铜工艺和铜器制造技术。他们对水晶的审美观和雕琢水晶艺术品的精巧技艺,使现代人也为之折服。

水晶头骨之迷


可是,这种记载和解释没有得到大多数史学家的认同,他们指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20世纪40年代,还在密林深处过着原始生活,这与他们的先祖在600多年前就具有如此高超的铜冶炼和制造技术实在难以统一起来。而且水晶人头绝不仅仅是一件饰物,它好像具有神秘的目的和功能。

科学家从保存在英国妇女安娜手中的那颗水晶人头上获得了较多有价值的信息。 她是一位考古学家的女儿,在20世纪20年代她随父亲到著名 的古城一卢巴安吐姆考察。无意中,她发现了这件珍宝。后来,在她回国时,当地官员把他们上交的这件文物作为礼物赠给了她,从此以后就一直由她收藏着。 她把这颗水晶人头交给科学家们进行了仔细的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这颗水晶人头的重量是5千克,是由大块水晶仿人的头骨分别雕刻后拼制而成。它就像真的人头一样,整齐的牙齿镶在牙床上;鼻骨由3块水晶拼制;两只眼睛各为1块圆形水晶制成。学者们分析认为这颗人头的制作过程至少费工150年。雕刻工作完成后,还要用砂粒磨光。它在出土之前,至少已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

2008年,由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结晶技术对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内珍藏的水晶头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水晶头骨上并未发现手工磨制时应当留下的不均匀刮痕,反倒是发现了现代机轮留下的干净利落的弧线。

由此,考古专家们对水晶头骨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认为水晶头骨是由使用工业钻石的现代宝石加工机轮雕刻而成的,并经过现代机械的抛光处理。

神秘的水晶头骨真的只是一场骗局吗?

水晶头骨之迷

电影《夺宝奇兵4水晶骷髅王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