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哪里受伤了?

孩子们哪里受伤了?

我受伤了,是一次心理调整实验,要求孩子们描述出自己怎样受到了伤害。

孩子们的伤害比较集中,要么是同伴之间的不公平,要么是老师和父母给予自己的不理解和压力。但是,不均衡的是,公立学校的孩子,感受到的伤害,往往来自老师和父母,而国际学校孩子感受到的伤害,却主要来自于和同伴之间的相处。

换句话说,公立学校孩子的主要“敌人”,是老师,然后是家长,再然后是小班干部。国际学校的孩子主要“敌人”,是周围的同龄人。这似乎是:公立学校的孩子抱团取暖,一致对付更主要的矛盾,而当外界的压力解除,主要矛盾消失后,国际学校的孩子开始发现原本的自己人之间有些摩擦。

公立学校的孩子对老师的不满很强烈,他们恨老师,能说出老师的很多不好,他们发明很多段子,嘲笑老师,有才能的学生还会创作歌曲,戏弄老师。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对老师实在是太不尊敬了。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操场上,老师用大喇叭训斥学生:第几排第几个那位男同学,你整整比其他同学晚到了5分钟,你是爬来的吗?如果你是习惯用四肢行动的,你可以到合适的地方去施展你的才能……我突然明白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老师公开侮辱学生,学生则悄悄侮辱老师,以示报复。我们的老师和学校,似乎并没有尊重孩子,也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尊重别人。

公立学校的孩子可能更能感受到等级,比如,老师的级别比学生高,老师可以随意处置学生。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等级高,他们也有比较大的特权。这些孩子,和同龄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班干部的“恨”,而班干部,以女生居多。他们不喜欢班干部的行为主要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拍马屁、对同学太苛责,不留情面。老师往往更喜欢强势的小女孩,能做自己的小帮手,他们可能会经常表扬这些小帮手,批评别的同学,这让小帮手们很恐慌,害怕自己有一天也犯其他同学的错误,老师就会不喜欢自己了,所以,小帮手们,不敢犯错误,一旦发现自己做不好的情况,他们就会嫁祸于人,以求自保。同时,老师还人为地把小帮手和其他同学分割开,给予小帮手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但是,把一个孩子,放到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会让孩子迷失自我,不一定是好事。

连带的,对周围的人,这些孩子也似乎有恨意。他们还想要发明一种绞架,要把讨厌的人处死。这挺可怕的,我觉得反映了,我们孩子平时的生活状态中,缺少爱和理解,不宽容,更多的是恨和不服气。

国际学校的孩子显得似乎要单纯一些,在同龄人眼里,他们可能更没心没肺一点,不那么功利性,目标性不强。他们最苦恼的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他们更在意自己是否能融入同学,能让同学们接纳。老师让他们很满意,基本上老师的形象都是正面的。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也显得不那么“有用”,比较天真浪漫。

看着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孩子的差别,我深有感触:1,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确实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心思比较深的孩子,往往有更“恶劣”的生活环境;2,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在一个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总是和老师处于敌对的状态,学习的效果能好吗?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亦为-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亦为青少年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微信号:see_do_get),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