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原题:刘贵祥在《法治中国说》上强调

创新思路 凝聚共识 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战斗力公信力

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10月1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和最高人民法院携手打造的系列特别节目《法治中国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第二集《攻坚执行难》。

第二期主题:《攻坚执行难》

主讲人: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 二级大法官)

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叶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建国。

阐述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则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的最终保障。法院的生效判决无法执行,被群众称为盖有官印的“白条”,多年来,执行难的问题饱受诟病,也是长期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那么到今天,“执行难”的问题到底解决的如何了呢?本期节目或许能够给您一个答案。

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主讲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刘贵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一巡回法庭庭长、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在节目中向观众介绍了目前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难点和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攻坚执行难所做的工作。

刘贵祥指出,解决执行难是几代执行工作者的夙愿和梦想,更是人民法院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努力方向。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面临着查人找物难、当事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财产变现难、执行不能等现象。针对这些困境,人民法院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化查控系统,查控效率提升近百倍;推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对构成拒执罪的失信被执行人给予刑事处罚;全力在全国推广互联网司法拍卖,提高了拍卖成交率和溢价率。执行工作中所面临的执行不能是客观的、世界性的难题,未来还需整个社会在完善个人破产制度、企业法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机制和司法救助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刘贵祥强调,人民法院要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信息化与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执行工作现代化。要健全和强化执行监督体系,坚决杜绝乱执行、消极执行、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乱象,用刮骨疗毒的毅力,猛药去疴,重塑人民法院的执行形象,取得人民群众信任,赢得司法公信力。(记者 乔文心)

央视法治中国说之大法官说第二期:刘贵祥大法官与嘉宾探讨攻坚执行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