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就像蛋白质一样对人重要——依恋理论详解1

母亲的爱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像维他命和蛋白质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样。——约翰·鲍尔比

鲍尔比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关系是婴幼儿与父母建立的永久性情感联结,对孩子来说,依恋对象是独一无二并且无法被替代。

依恋理论很好理解,就是孩子都依赖和留恋自己的母亲。但这里的母亲包括母亲和行使了母亲职责的人——比如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带孩子会跟孩子建立牢固的依恋关系,而此时孩子跟父母虽然也会建立依恋关系,但却是次级依恋关系,不一定会建立主要依恋关系。所以很多人被爷爷奶奶抚养大的孩子,跟父母似乎总有隔阂,很陌生。

长大以后这种情感联结可能变弱,或或被其他强关系取代,比如伴侣间的亲密关系,但早期所建立的依恋关系不容易被抛弃,通常会一直持续。

弗洛伊德强调过幼年亲子关系在每个人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认为亲子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个人关系的原型。也就是说,最开始跟父母学打交道,以后都会把这种打交道的方式复制到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

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母婴关系的呢?

最开始,根据经验判断,大家都认为是因为母亲给孩子提供了食物、玩具,满足他的生物需求,所以才被孩子依恋。比如孩子会特别喜欢妈妈的乳房。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对母婴依赖的理解。但是,约翰·鲍尔比却认为孩子就是喜欢跟母亲在一起,哪怕母亲没法满足他的生理需求。这在当时可是离经叛道的话,因为研究理论基础不同,他与梅兰妮·克莱因还分裂了。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另一个超级大牛了。

孩子要跟母亲在一起的需求是天性,那天性是什么?天性是肚子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是本能行为,如果被迫不让吃饭,不让睡觉,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那么约翰·鲍尔比的这种观点是怎么来的呢?嗯,还是跨学课科搞得好啊。因为约翰·鲍尔比本身是医生后来转向精神分析,所以他对动物行为学很熟悉。

1973年,康拉德·洛伦兹因为对动物行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动物的“印刻”概念了。洛伦兹发现小鸭会紧紧跟随刚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活物。没错,是活物,哪怕这个活物是个移动的靴子。洛伦兹就成功让小鸭子从出生就跟着他,把他当作了母亲,时时刻刻跟着他。这就是

动物的印刻行为。这种本能行为在很多其他的物种,比如鸟,小鹅身上也有。哪怕这种母性形象并不为它们提供食物也没关系。

母爱就像蛋白质一样对人重要——依恋理论详解1

来源网络,侵删

约翰·鲍尔比受到印刻行为的启发,开始思考人类的依恋行为是否同动物的印刻行为一样,也是一种本能呢?后来,他在哈洛的恒河猴研究中得到证实。哈洛为了研究爱的本质,对恒河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给刚出生的小猴子两个“妈妈”,一个妈妈是全身铁丝网中间挂一个奶瓶,另一个妈妈是全身包裹了绒布但没有奶瓶。小猴子只有在需要吃奶的时候才去铁丝妈妈那里,吃完立刻回来抱着绒布妈妈。绒布妈妈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够被小猴子温柔地抱着提供抚摸。小猴子每天几乎有十五六个小时都在绒布妈妈那边。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然有尖利的声音,那小猴子绝对会跑到绒布妈妈那里去,紧紧抱着假妈妈。所以有奶也不是娘!但是,与从小跟随真正母亲长大的小猴子相比,这些小猴子完全无法建立社交,十分自闭,甚至都不会与别的猴子交配。

母爱就像蛋白质一样对人重要——依恋理论详解1

来源网络,侵删

约翰·鲍尔比笃定人类的依恋理论跟其他动物是一样的,有着生物遗传基础。随后,他开始跟安斯沃斯合作,进入到依恋模式的研究中去。

依恋模式研究:

如果说约翰·鲍尔比是依恋理论之父,他打开了依恋研究的大门,那么玛丽·安斯沃斯可以说是依恋理论之母。安斯沃斯研究的是具体的依恋行为,通过对婴儿的直接观察证实了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1950年安斯沃斯随丈夫迁居伦敦接触到鲍尔比的理论,后又去非洲干达对婴儿做了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鲍尔比的很多想法。安斯沃斯进行了“陌生情境实验”还提出了“安全基地”概念,证实了婴儿三种依恋模式的存在。可以说,依恋理论研究,只有约翰·鲍尔比是不完整的。

母爱就像蛋白质一样对人重要——依恋理论详解1

来源网络,侵删

什么样的行为才叫依恋行为呢?如果一个兴高采烈的孩子跑过来让妈妈陪她玩玩具,这不算是依恋行为。真正的依恋行为是在个体感到紧张或焦虑的时候,比如受到惊吓、感到疲惫或生病时,因为有母亲在旁边而得到缓解。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早期对依恋需求最明显,但不代表成年后就没有这种依恋需求了。单身狗们不都说,一个人挺好的,只是生病的时候就感到特别孤独,特别想妈妈,特别想有个伴。这都是成年期后对依恋的需求。

如何研究依恋行为呢?最著名的就是那个不得不提的“陌生情景测验”了。实验过程很简单,就是一岁大的婴儿和妈妈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陌生人进来,然后妈妈离开再回来。整个实验只持续3分钟。实验中有两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当母亲在场或离开时,婴儿的探索程度和婴儿对母亲的接纳程度。根据这两个标准,可以把婴儿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依恋行为模式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基本占到70%。母亲离开时会不舍,甚至会伤心地哭起来,但是离开后也能自在探索和玩耍,心情很快会平复,与陌生人也能友好互动,不会焦虑不安。母亲回来时会热情欢迎。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主动探索环境,与母亲交换眼神,与母亲愉快互动。这样的依恋模式是最理想的依恋模式。在这种关系中,母亲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第二类是焦虑矛盾型依恋模式。孩子既想接近母亲,却又离开。这类孩子,母亲离开后会嚎啕大哭,不停寻找母亲。等到母亲回来时,却又十分矛盾,要么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直接忽视。要么找到母亲后却也不乐意与母亲接触。既希望见到母亲又有点讨厌见到的意思。因为这类孩子对母亲是又爱又恨的。鲍尔比曾经在1959年出版的《分离焦虑》这本书里详细描述过这种依恋模式:如果孩子与父母分离太久,他们仍然渴求父母的关注、爱和兴趣,但是,他们会觉得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随时消失,他们会寻求许许多多让他们安心的要素。如果不能实现便会十分沮丧,他们变得喜怒无常,他们一会儿精神焕发,一会儿绝望至极,然后又变得充满希望。

第三类是回避型依恋模式。这类孩子无论是母亲在还是离开或是回来的时候,表现的都特别消极。看不出明显的情绪波动。他们对母亲很冷漠。这是因为长期或频繁地与父母的分离,

孩童可能感到十分的无助,他们进入他们自己的世界以保护自己,变得极其疏远冷淡。他们认为温柔、亲密、情感投入都是危险的,应当回避

。他们也许渴求被拥抱以求安心,但是拥抱这样的行为不能让他们信任。

第四类是后来在安斯沃斯的研究基础上学者们提出的分类,叫混乱型依恋关系。也是最糟糕的依恋模式。这类孩子身上混合着三种依恋关系,但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着。例如,孩子想要跟妈妈亲近却又回避妈妈,妈妈过来跟他亲近他又抗拒。除了这些,有的儿童还表现出稀奇古怪的行为,如接近陌生人却又把头转开,不看着人脸说话,有的孩子还会突然做一些怪异的动作,比如僵在那里,只把一只手举高。表情茫然,行为怪异。有研究表明,在被虐待和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里,这种依恋类型最多。

那么造成依恋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最关键的就是两个指标: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的反应灵敏度和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质和量。婴儿最依恋的母亲,正是会迅速恰当地对婴儿信号做出反应的母亲,是跟婴儿进行大量社交互动的母亲。只照顾吃喝拉撒睡而不与婴儿进行大量社交、游戏是无效的。

每种依恋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基本是不变的;另一个原因是会形成循环。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会更加快乐,对父母要求更少,父母养起来也更容易,后续会双方都会感到更快乐舒服,形成正循环。一个具有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孩子更容易抱怨,容易引发父母的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恶性循环。一个具有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孩子会跟人保持距离感,产生欺负其他孩子的倾向,这样也更容易让父母生气,也是会产生恶性循环。

那么,依恋模式后续会改变吗?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在早年有一个敏感阶段,在该阶段之后,形成安全依恋模式会越来越难。修正现有依恋模式越来越难,修正程度也越来越低。我们可以从那些收养孤儿的家庭里看到,有些很早被收养的孩子还能与养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但很多更大的孩子去到养父母家里,就算养父母对他很好,依然无法建立良好的依恋模式。但目前对这个敏感阶段的界定还没有定论。因为关于依恋研究大部分都是在6岁以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