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曾参与纪录片《大黄山》拍摄的导演张一哲,结合自己拍摄历史人文题材的经验,发扬自己对小龙虾的喜爱,谱写了一集《江湖夜雨》,在他的理解里,“饮食江湖”的背后,正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人生境界。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张一哲导演


编者:您好,张一哲导演,能简单和我们介绍一下《江湖夜雨》这一集吗?

张一哲:以前我做历史题材纪录片比较多,而《江湖夜雨》是纪实类的,有对当下生活和历史的重新认识,所以和以往拍摄过的纪录片相比,《风味人间》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拍人,还要拍食物,以及它和人的关系。

我也一直在思考“江湖”二字,越思考越发现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人在江湖”。我这一集说的是“饮食江湖”,所以外延比较大,有人和食物,人和人,以及人和大的环境之间的江湖。套用《一代宗师》里的一句台词,就是要“能看到天地,也能看到自己”。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每一个制造和享用美食的人,无不历经江湖夜雨* 《风味人间》

所以在这一集里,我们试图发掘食物背后的内容,比如有关于师徒之间的,有关江湖竞争方面的,也有如何在江湖里生存的。虽然这个主题非常宏大,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落到一些具体的点,让你能够感受到。

编者:您这次拍摄了很多小龙虾的内容,想问一下导演,你们吃了么?好吃么?长胖了么?

张一哲:我去年第一次开机,拍的就是小龙虾。十月份收稻的时候又拍了第二次,前后一共拍摄了将近十天的时间,在湖北潜江市下面的一个小镇子里,那里是小龙虾的一个养殖基地。

选择这里是因为潜江的油焖大虾很出名,而且这个镇子里有一家是最早做油焖大虾的。当时设计的故事是想融入江湖竞争的感觉,所以找到了一个做油焖大虾的,还找到了一个当地做卤虾的。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油焖大虾* 《风味人间》

我们当时每天住在潜江市区,开车到下面去拍摄,这个过程不是很辛苦,而且每天都有虾吃。工作餐也是吃虾。因为离生产源头很近价格也不贵,所以这次拍摄也是非常的轻松和快乐的十天,而且他家的虾真的特别好吃。

除了虾我们也拍了宵夜嘛,有鸡爪,火锅之类的,所以也吃了。我算是工伤最严重的,胖了10斤左右吧,其他的人都还好,但是肯定没瘦。

编者:拍摄的时候有什么特别难,或者特别遗憾的地方吗?

张一哲:我当时进组比较晚,比其他导演晚了半年时间。所以拿到这个选题之后也特别急于把握这个选题的方向。当时陈老师就跟我说,你这一集呢,重点是人,当然他有个外衣,那就是美食,美食背后的人。所以我当时就写了一句话:美食背后其实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也是围绕这个方向,我去找了一些选题。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张一哲导演在拍摄现场

所有的故事,只有小龙虾是确定的,其他是我自己去找。

当时的想法是把小龙虾做成一个有江湖竞争的故事,因为小龙虾这几年特别火,每年关店和开店的数字都非常的惊人,可能你今年开的非常好,但明年就倒了,里面这种竞争的风云变幻的感觉特别的强烈。所以我是给小龙虾加上了一个江湖竞争的内核吧。

其他的故事,我想的是既然有江湖竞争了,那就要有江湖传承,这种关于坚守和失败之后的重振的故事。有种武林风,苦练的感觉。还有彼此间的对抗和交融,以及时代变迁。其实是想了一些关键词,然后在关键词里找有没有能体现这些关键词的人和故事。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厨艺的师徒传承* 《风味人间》

但找故事的过程还是很痛苦的。

比如当时一直想找类似于世外高人的故事,但是现在世外高人也许并不一定存在。即使是高人,也不一定是世外高人。愿景当然是通过这些特殊的人把饮食江湖做的更丰满一点,但还是留有了遗憾。

最后我们选择的是在一个厨房里,川菜师傅与粤菜师傅共事的故事,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如今的职场和过往的江湖。两个厨师的外形也很有意思,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他们做菜的理念和方式,对食材的判断认知,擅长的厨艺,以及口味偏好都十分不一样。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川菜师傅和粤菜师傅* 《风味人间》

但其实因为对于一部影片来讲,制作者始终是有遗憾的。但是我们想尽可能就现有的东西把片子制作好,即使少一个故事,能把你已经拥有的故事讲好,也就很精彩了。

编者:除了地域间的竞争和磨合之外,还有没有感受到食物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碰撞呢?

张一哲:在师徒传承这一部分,既有师传徒承,也有传承之后的碰撞和改变,这是从古至今都在一直进行的。

比如小龙虾,如今算是网红食品。传统的小龙虾就是水煮或清蒸,后来演变为盱眙的十三香,再后来出现油焖、蒜蓉等等的口味。师父在这里面的作用,就是教授小龙虾的基本烹饪,而徒弟们则是各自发散去琢磨新鲜的味道,这就是一个竞争发展的结果。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不同口味的小龙虾* 《风味人间》


编者:这集另一个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是香港大佬邓天,弹幕里大家纷纷觉得拍出了一代宗师的感觉。能聊聊你对邓天的第一印象么?后来有发生什么转变?

张一哲:第一次拜访就是去他的餐厅嘛。跟我预期相比,它是一个比较小的餐厅,在中环的一个巷子里,从外表看起来它非常的不起眼,装盘也非常简单。但是他们对于食材,包括调味品,对菜肴的很多细节是非常有追求的,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所有的细节都指向一个地方,就是味道。

邓天就是一个对味道很看重的人,一方面他追求好的食材,另一方面他也花费心思去获得好味道。比如粤菜里都会用青柠去调味,但经过海盐腌制后的柠檬,没有了原先的酸涩,而且海盐比一般的精制盐风味更多,更适合跟海鲜搭。邓天只用青柠檬的皮,跟蛏子在一起蒸的时候,味道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这是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菜,但其实背后需要很多的心思,有许多的功夫在里边。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咸柠檬蒸蛏子* 《风味人间》

我在原本设计香港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把邓天想象成一个江湖大佬的感觉。他有非常精彩的过去,但现在突然换了一个身份。想象中这个故事应该是非常有戏剧性的,就是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今天的重新认识,这应该是有巨大的反差的。

但当你真正走近他的内心时,会发现他回忆起过去非常平淡。他自己也说了,不想讲太多的过去。因为这都是一个人的经历嘛。他不想让你感觉他的过去很精彩,但现在的生活很平淡的。不是的,他觉得现在的生活也同样精彩,他真的非常投入现在的事情,虽然非常小,仅仅是一个20平米的小厨房,但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邓天在后厨* 《风味人间》

分享一个小细节,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发现他总是习惯从厨房进入,从厨房离开。就是,不愿意在前厅呆太多时间,而是更愿意在后厨,在更狭小的环境去做一些事情。我觉得可能做菜对于他来讲,相当于一种生活的修炼,他应该能在做菜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吧。

编者:听说您还去了美国拍摄了小龙虾,可以和我们聊一聊吗?

张一哲:美国的小龙虾应该说是处于半野生的一个状态,基本上还是靠天收。但他们捕捞的方式跟国内不一样,他们都是在笼里投放食物,诱捕小龙虾钻进来。但国内就不需要放任何的投料,因为小龙虾多。

除此之外,美国的小龙虾做法非常单一,就是水煮小龙虾,放一些调料,跟香肠、玉米、土豆放在一起煮,口味也很单一。但是他们吃虾的技术非常好,剥虾速度非常快,技术性很强,这点是很有意思的。


导演张一哲:美食背后,是大千世界和人生百味

▲ 美国小龙虾* 《风味人间》

而且他们对于吃虾的热情与喜爱程度,与国内是有区别的,他们也有小龙虾节,但这不同于中国偏商业行为的小龙虾节。他们的小龙虾节就像一个大众节日一样,感觉是自发而成的,十分自然,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吃小龙虾交流狂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