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厚植綠色文化 蘊育綠色童年

在滄州市水月寺小學,綠色不僅是一種生命的顏色,更象徵著一種文化、一種文明。學校運用綠色教育理念,打造生態人文校園,使“有形之綠”與“無形之綠”相得益彰,讓全校師生在和諧、綠色、平等的教育環境中,得到自由發展。

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滄州市水月寺小學

“校園充滿綠色,課堂煥發活力,活動富有生氣,管理體現情感。這是我們豐富學校教育內涵,提升辦學品味的宗旨。”校長呼衛東說。

  • 百年老校 綠色花園

坐落於古運河岸邊的滄州市水月寺小學,始建於1886年,經歷了九次易名,至今已有133的辦學歷史。滄州古語:“先有水月寺,再有滄州城。”所以,具有地域和歷史特點的“水月寺”三字被延用至今。學校佔地面積17874平方米,現有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50人,教職工84人。

水月寺小學堅持“綠色、低碳、生態”的建設理念,將校園構建成為一所“綠色生態花園”。桃樹、海棠、碧桃、桑樹、山楂樹、銀杏、刺梅、石榴樹等各色花木,校園裡比比皆是。更有70多株高大挺拔的法國梧桐,將學校環抱其中。水月寺小學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廣栽花草樹木,使綠化面積達到最大限度。在教學樓南北兩處綠色生態園裡,學校還種植了一些農作物,綜合實踐課的老師們經常帶學生參與其中的管理,讓孩子們在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中瞭解了自然,激起對生態環境的興趣和探索慾望,並體會到人與大自然要和諧相處。

學校教學樓採用簡約風格,室內設計以自然通風、採光佳為原則,減少使用風扇、空調及電燈的幾率,冬季霧霾天氣學校使用新風機淨化空氣,以達到節能減排、環保的生態目的。

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除了“有形之綠”,學校還進行著“無形之綠——校園文化”的實踐。學校根據孩子們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設計了一至三樓樓層的綠色育人主題,讓孩子們在通俗易懂的兒歌中規範言行,在人與自然的感人故事中震撼心靈,在勵志向上的時代召喚中努力奮鬥。

  • 多彩課堂 快樂童年

在剛剛過去的十月份,水月寺小學的孩子們身穿漢服出入校園,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許多小女生還搭配上溫婉端莊的古代髮型,好比小仙女一般。“學校已連續四年開展‘漢文化節’,全體師生穿漢服、行漢禮,孩子們都特別高興。”副校長馮紅豔說。

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為期一個月的“漢文化節”,在學生們的彙報演出中華麗落幕。吟唱、合誦、誦讀,還有武術、古箏、琵琶、大鼓等表演,每個節目都飽含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我們每年為新入學的孩子準備的入學禮,就是一套古詩詞的書籍。”馮紅豔說,讓孩子們從小浸潤在傳統文化裡,才能讓他們對漢語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體悟,對傳承與弘揚母語文化充滿信心和責任感。

在不同時段,學校還會推出手抄報展評、書寫比賽、聽寫大比拼、國學大講堂、師生誦讀比賽、古詩文考級等多項活動。其中,每年6月份舉辦的古詩文考級活動備受家長和學生的關注。古詩文考級共分為三個等級,考試內容涵蓋小學至高中階段的所有古詩、古文等。經過每年系統的學習和考核,絕大多數六年級學生都能達到三級水平。不少家長感慨,孩子在小學階段積累的古詩文知識,為初中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每天下午放學後,學生們都會根據各自的愛好,參加“星火課程”。國畫、書法、陶藝、烘焙、中華麵食……多姿多彩的課堂,處處都洋溢著孩子們的笑臉。今天中秋節前夕,中華麵食班的同學們還將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和糕點,送給附近社區的孤寡老人,老人們都深受感動。

為了培養學生們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水月寺小學還投資幾十萬元購買設備,在全校範圍內推廣機器人編程課程,並開展校園“綠色科技節”。近幾年,學校在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中多次獲獎,獲得全國第17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二等獎,河北省第33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滄州市機器人大賽一等獎,河北省機器人大賽創意二等獎和三等獎等。

今年7月29日,在蘇州舉行的“2018——Early Robot”世界機器人錦標賽中國公開賽上,水月寺小學代表隊一路過關斬將,王舜瑤、呂家奧同學榮獲GBC項目全國季軍,並受邀參加2019年2月在美國舉行的全球總決賽,張明坤和劉童同學獲得機器人相撲比賽最佳創意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親自為同學們頒獎。

  • 關愛教師 綠色人文

最近,水月寺小學二年級數學老師趙宇收到了學校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一本記錄她在校一年來各種美好瞬間的寫真集。課堂上的她是那般專注,校園裡的她是那麼陽光。趙宇小心翼翼地翻看著,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一陣溫暖。

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為教師拍生日寫真,在水月寺小學已成為一種傳統。每年教師節,學校還會請專業攝像師為每位老師拍下“最美的自己”,並製作成精美的擺臺。來年,老師們會捧著這些擺臺再次入鏡。

讓教師找到職業的幸福感,一直是校長呼衛東的心願。這也是學校推行“綠色人文管理”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老師們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能有更多的興趣愛好,學校還在教師隊伍中開展了“美雅課堂”。特長的老師紛紛帶隊,義務給同事們上課。瑜伽、廣場舞、吉他、古箏、陶藝、國畫等等,有趣的課程深受老師們的歡迎。

多年來,學校始終倡導“綠色管理”,構建和諧的、讓人如沐春風的校園氛圍,讓每一位老師找到歸屬感、成就感。學校通過開展講述“我的教育故事”,評比“感動校園人物”,評選“我心中的榜樣”等活動,引領每一位老師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懈追求。

元旦晚會上的歡聚,教師節時的祝福,一束鮮花,一份禮物,都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深切關懷。“我們學校的老師,相互之間特別和氣。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每位老師都將專注力集中在教學工作中,將責任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校長呼衛東說。

  • 愛鳥護鳥 保護環境

在水月寺小學的校園裡,一個正在上體育課的小男孩,自覺撿起操場上的一張紙片,扔進了垃圾箱。在每個班級的教室裡,都放著幾個用紙箱做成的“垃圾分類箱”。廢紙、塑料、電池都會被分類收集。

這是一所根植滄州的百年名校

學生們的環保意識與學校的綠色生態教育分不開。學校每年都會結合各種環境保護紀念日,開展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例如“3月12日植樹節”會組織開展“小樹認領”活動,組織孩子們定期澆水護綠;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會教育孩子們節約用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會開展“環保金點子”徵集、“垃圾分類我先行”“向白色汙染宣戰”手抄報展評等活動。

每年,水月寺小學還會推出一年一度的“綠色文化節”,活動中,學生們用廢舊的易拉罐做成打擊樂器,用廢報紙、包裝袋等變成精美環保的時裝,孩子們還排演了環保音樂劇《地球清潔工》,用實際行動倡導大家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做綠色文化的傳播者。

在學校舉行的各種綠色環保教育活動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愛鳥護鳥”活動,至今已連續開展13年,成為學校的經典傳統德育活動。

自2006年開始,水月寺小學都會開展“捐出壓歲錢,救助傷殘鳥”的愛心捐助活動,13年來已累計捐款30000餘元。孩子們將平時節約下來的零用錢,捐給滄州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用於救治那些受傷的鳥兒。每年愛鳥周,學校也會開展各種愛鳥護鳥活動:“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百米畫卷繪圖簽名活動、“給鳥兒一個溫馨的家”懸掛人工鳥巢活動、“愛鳥知識知多少”知識競賽活動、康復鳥兒溼地放飛活動、愛鳥護鳥知識宣傳活動、“獻愛心圖書義賣”活動等。

經過多年特色發展,滄州市水月寺小學先後獲得“全國養成教育示範校”“全國足球示範學校”“全國優秀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單位”“河北省綠色學校”“河北省科技創新教育優秀組織單位”“河北省家長學校示範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滄州市文明單位”“滄州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滄州市綠色教育教育品牌”“滄州市優秀少先隊大隊”等榮譽稱號。

“蘊育綠色童年,探尋生命美景”。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領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滄州市水月寺小學始終秉承這一辦學理念,在教育道路上馳而不息,步伐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