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首日取消漲停板有風險

■黃湘源

資本市場離開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配置,單兵突進地在交易環節的活躍上下功夫,不僅難以使資源配置變得優化和合理,反而難免喧賓奪主,雪上加霜。所以,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至少也要和新股發行改革結合起來。

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或早晚得取消。但是,在發行環節新股定價尚未真正市場化的條件下,交易環節這一市場化措施的單兵突進難免會有風險。目前新股上市首日44%的漲停板限制,起源於2013年底啟動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自2014年1月24日貴人鳥(603555)以43.96%的首日漲幅上市以來,此後5年中,先後上市的一千多隻新股首日的漲幅幾乎都是清一色的44%。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十三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沒有交易量的價格是虛幻的、不準確的價格”。他認為,新股上市首日44%的漲幅人為限制導致價格不合理,而且前幾天都沒有交易量,非常不合理。他所說的這種現象雖然並非不存在,但顯然也不能以偏概全。

在2012年以前,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停限制。2012年至2013年間上市的157只股票中,有20只股票首日漲幅超過60%,4只股票漲幅超過100%。其中,2012年上市的浙江世寶(002703)首日漲幅更是高達626.74%。但總體上也只有33家股票首日漲幅超過44%,比例為21.02%;另外有42家上市公司首日收盤價低於發行價,出現破發現象,比例為26.75%。新股上市首日44%的漲停板限制,其實是從2014年開始的。然而,2014年至2019年1月14日,A股共發行新股1121只,其中1068只股票首日漲停,比例高達95.27%。次日開始便是連續漲停板的數量比拼。迄今為止,上市後連續漲停板次數最多的是2015年3月上市的暴風集團(300431),一上市就出現連續29個漲停板,在第30個交易日打開漲停板之後又是5個漲停板。在此後的數年間,差堪媲美暴風集團的新股可謂比比皆是。即使在市場十分低迷的2017年和2018年這兩年中,新股連續漲停板的平均次數也有8-9個之多,而跌破發行價則一般都要在上市交易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出現。A股的這一現象堪稱新股不敗,這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見的奇蹟。而讓人不能不驚歎的是,這個神話至今依然還沒有破滅。

毫無疑問,放開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對於活躍交易環節將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不過,風險的存在同樣也是毋庸置疑的。最大的風險就是重新回到2014年之前那種不漲則已,一漲就一飛沖天,“嫦娥輕颺,直上重霄九”的局面。新股不設漲停板將使得股價波動的區間更大,大資金大機構固然不難憑藉資金優勢獲取更多的投機利潤,跟風的散戶投資者追高買入,則難免面臨較大的追漲風險。不是有人說設置漲停板限制不公平嗎?取消這種限制對大資金大機構來說也許是公平了,但是,這對於被割韭菜的中小投資者難道也能說是公平的嗎?

A股市場的問題,其實主要並不在於交易環節所設置的諸如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合理不合理,而在於發行環節的新股定價合理不合理。同交易環節的新股上市有著44%的漲幅限制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的新股發行定價乾脆連曾經有過的詢價制都不要了,不分青紅皂白,一律以22倍23倍市盈率為限。紅線在左,套利在右。發行定價這種非市場化的行政限制,不僅令建立在對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預期和合理估值基礎上的價值發現成為一句空話,而且還反而讓新股一上市就爆炒成為透支業績預期、透支價值估值,製造市場泡沫的不二法門。

中國股市從來就不缺錢,缺的不僅是正常有效的交易機制,更是公平合理的發行環境。在筆者看來,後者比前者更為關鍵,也更為重要。資本市場說到底就是一個資源配置的場所,離開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配置,單兵突進地在交易環節的活躍上下功夫,不僅難以使資源配置變得優化和合理,反而難免喧賓奪主,雪上加霜,使本來就並沒有優化也說不上合理的資源配置離優化和合理的要求越來越遠。所以,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至少也要和新股發行改革結合起來。不妨讓科創板先行先試,取得成功的經驗後再在主板全面推開。同時,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的放開,決不能忘記投資者保護,尤其是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新股首日漲停板限制在放開的同時,有必要實行T+0。這樣,一旦遇到風險,可以讓投資者儘快脫離險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放開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限制,監管也必須緊緊跟上。對市場的異常交易行為必須進行有效的監控,防止新股上市後股價出現劇烈波動。無論如何,“減少對交易環節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不等於一旦發現操縱市場操縱股價的問題也可以放任不管,該怎麼打擊的,還是得怎麼打擊;否則,豈不有違監管的基本準則,也有違改革開放的根本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