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在国人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从之前的以有一个手机为荣的时代,彻底的进入了一个人人都会操作网络的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网络说实在的就是所有人披着一个别人看不透的外衣在另一个世界里交流。这就滋生了一些以打击别人积极性,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是对别人千夫所指,横加指责,豪强一样完全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一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的样子,人类的劣性可见一斑,现在网上到处可见的喷子,黑子都太多了。国家也在大力的制止,加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可是这种现象所带来的惨象还是屡屡发生。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假原本就难以辨识,而在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冲击下,原本难以辨识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变得更加难以区分。通常,对真理的曲解并不在于信息源本身,而在于真理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歪曲混淆,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对与错,真假难辨。

举个例子,之前《爸爸2》费曼受伤贝儿被黑。费曼在新西兰录制节目时受伤缝针引发众多关注。对于费曼的受伤,有网友称是因为贝儿所致,并称节目组出于保护贝儿的目的没有说明真相。对此不实言论,护女心切的陆毅忍不住发飙,怒斥网络暴力:"为肮脏服务,为五毛折腰",并直接表明贝儿与费曼受伤事件完全无关。

一个小孩子都要这样对待,心里难道过意的去?更别说一发生什么事也不管对错上来就开喷。人性何其哀哉!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有感而发,不同感的可以下面留言。我会一一回复,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