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合院風水的一些科普

四合院風水

四合院的設計理念

四合院的建築理念來源於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建築風水學說。宗法制度是我國古代以家族為中心,按照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法則,體現在居住形式上,就是聚族而居,進而形成庭院形式的四合院,它鮮明地體現著古代社會的長幼有序、上下有分、內外有別。不僅如此,四合院還具有維繫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強化親情,並體現宗族成員不同地位的重要功能。

衚衕、四合院,是北京地區的主要民居方式,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典型地體現了北京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即封閉、安於現狀、隱忍、重視家庭和鄰里關係等。

傳統的北京人比較封閉,四合院是一個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大門一關,即刻進入“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狀態;傳統的北京人又比較安於現狀,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蘿蔔、白菜、醬豆腐就能滿足:傳統的北京人十分重視家庭,四合院適合大家庭聚居,即使小四合院也能實現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基本要求,廳和院子是家庭聚會的場所;傳統的北京人相當重視鄰里關係,講究“遠親不如近鄰”,因此婚喪嫁娶,都得“隨”一點“份子”,道個喜或道個喪。

四合院所推崇的長幼有序、親情維繫等理念,可以作為現代社會和諧人居理念的基礎,加以弘揚和發展。今天,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都住進了高樓大廈,而這些鋼筋水泥的叢林顯得冰冷而缺少親情,不僅鄰里之間缺少交流,關係稍遠的家庭成員間也缺少凝聚力,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在心底裡是希望有個輕鬆的交流場所的。

從積極意義上說,四合院所刻意講究的風水,也恰好暗合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有利於營造健康的居住環境。過去的四合院大多為一戶人家所有,大戶人家可以用精製的垂花門、新闢的花園、假山水池給整個院落營造一個清靜優雅的氛圍。小戶人家也會在院中搭上天棚,種上些絲瓜、葡萄以及一些吉祥花草,所以前人就用“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來描述這種愜意生活。

四合院風水最講求的是大門

所謂一門定吉昌。四合院大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重要標誌。陽宅三要:“門、主房、灶”及六事:“門、路、灶、井、坑、廁”,門為第一要素。風水講氣,宅門為氣進出之口,大門如何設置、處理非常重要。風水學上,以門的前方有明堂(即空場)為吉,以開中門為首選,如前方無明堂,則以開左方門為吉,左方位為青龍位,青龍為吉,而右方屬白虎,一般以白虎為劣。

北京四合院的大門都在東南角(前左角),稱為青龍門。風水學稱這種佈局為坎宅巽門,最吉利。風水術最忌後牆,不宜開中門,因為恐怕洩氣。故此,北京四合院後門無一開在後牆中部者。在這裡,風水是一種精神支配力量,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力量。

我國的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四合院由四面房屋包圍而成,中間為院子,那麼下雨時的雨水如何排洩?流入院子內的雨水自然而然地就會流向東南,東南角的排水作用就凸現出來。就有利於排水角度說,院門開在東南角也是必要的。不僅是在單個的四合院上如此,北京城的排水系統也是體現的這一思想。明、清時期北京城內的水系,就是自西北方的積水潭水關入,自東南巽方的通江河出;明、清時期北京紫禁城內的金水河,則是自神武門西側 的地道入水,自鑾駕庫東南巽方出。

四合院中,進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影壁,即使是在當今中國農村中,也是家家戶戶都有影壁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四合院中影壁的設立,也不單單限於裝飾作用。《水龍經》一書指出,“直來直去損人丁”,意思是說,四合院的設計,既要保證氣的流動, 但又不能讓氣流直來直去。院門兩邊的影壁有利於氣的內斂,而院內的影壁,則讓氣呈“S”形地繞著影壁而行,以減慢氣流的速度,使其不散。與此同時,影壁也起到了劃分院子內外空間的作用,影壁和院門圍合成的空間形成了一個內外的過渡區域,現在我們常說的入口空間,就是從四合院中衍化而來的。

不僅是整體朝向和入口,風水理論在宅內佈局方面也有所要求。其中心思想,就是講究坐勢、朝案、向道,以符合“氣”的活動規律。儘管氣的活動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對人的影響卻很大。 “凡屬以天井為財祿,則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潤狹得中,聚財。前屋不高不矮,賓主相稱,獲福。”(《陽宅撮要》卷一)這一思想,就要求從整體上安排,要後 屋比前屋高,成主從之勢,既利於採光,又使後面房屋視線不致受阻。同時,以左右兩側的廂房為護衛,中設天井,錯落有序。

風水理論同樣涉及室內的佈置

以床為例,風水書中對安放床的具體要求是:“凡安床當在生方,如巽門坎宅。”就是說,在整個一棟房子當中,應把臥室安排在生氣方位,如坐北向南的“坎宅”,東南方(巽位)是生氣方。《陽宅撮要》也說:“安床之法以房門為主。坐煞向生,自然發財生子。”“床怕房門相沖,以一屏風 抵之乃佳。”就是說,要把床安排在生氣方位的房間裡,床本身的擺放應“坐煞向生”。另外,要避免梳妝鏡或衣櫃鏡正對著床。因為鏡子的作用是反射,這必然造成人體中氣的分散,影響身體健康。尤其夜間陽氣弱,最怕鏡子對著床。

先人有著深遠的歷史文化及其居住經驗,在先人探索更適宜的人居環境過程中,發展了風水理論,後世亦稱之為“堪輿”。風水作為一種環境理論和實踐工具,其實用性是先人為適應生存環境而進行科學探索的經驗總結,其本質是一種研究相地擇居的“相地學”。即對地形、日照、氣流、水質、季風、氣候、溫溼度等相關自然環境因素作為選址依據,進行綜合考慮,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從而營造出適合人們棲居的人工環境。

四合院建築會集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豐富的智力成果,它倡導天人合一的理念,蘊含著樸素的處世之道。風水學說則提示人們注意人與自然之間的內在聯繫,相輔相成。用今天的科學原理來衡量,也許符合,也許不符合。儘管如此,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四合院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併力求營造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