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曾祥裕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海南各地葬俗大同小異,傳承了閩南或粵北葬禮民俗。曾祥裕風水團隊近年來多次應邀赴海南文昌、瓊海、三亞、儋州、樂東、海口等地為福主家先人擇地,並主持葬事,入鄉隨俗,一般說來遵守瓊地葬禮程序如下:

一、淨身

在親人將要逝世前,把草蓆鋪在地上睡,用竹筐罩住香爐,預防逝者“壓住”祖先給家裡帶來災難,子孫後代不平安;另外,家裡要買一隻雞殺掉,再煮一鍋乾飯“壓家”。

有的地方在親人彌留之際,移置祖居中堂正中,雙腳向外,待其“落氣”,“登仙”。親人死在外面,不能抬屍回家,只能在外面安葬。葬後要請道士做齋招魂,引導“新鬼”人族,以免其在外遊蕩,當“野鬼”為非作歹。

人死後,第一件事要做的是為死者淨身。淨身要用溫水,仔仔細細地為死者擦洗全身三遍,完後,為死者穿戴壽衣、壽鞋等。

如果死者在“三娘煞”日(三娘煞:每月農曆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逝世,死者家屬當天不能哭,遺體也不能在逝世當天出殯,據說如此則要連死七人。

二、出堂

為死者穿戴整齊後,便把屍體抬出正堂(靈室)。一般在設竹紙糊制的靈室,停屍一日,擇時入殮。讓死者頭朝內腳朝外的躺在輔在“靈室”中央的地上的草蓆上。

靈室正中掛死者遺像,靈室裡擺放各種紙衣服、鞋帽、錢銀等。

親人去世後,全家大小都披麻帶孝。男子穿白衣服,外套粗麻哀服,戴粗麻哀帽,手持白紙糊的哀杖;男孫也穿白衣服,外套二麻哀服,戴哀帽;曾孫手把蓮花,內穿藍衣服,戴藍帽,外穿戴三麻衣服;玄孫穿全藍服裝,披麻帶孝;媳婦同子,孫婦同孫,人人皆著草履,腰繫草帶;堂兄弟、嬸嫂皆穿白素哀服,參加喪禮。

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據說是希望死者還能復生。三天還不能復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

喪葬前一天,同堂宗族男女老幼和親戚朋友、鄰居鄉親買香燭到靈前弔唁,或主動“幫錢”(禮錢),以善後事。

三、鳴炮

在內地有的地方稱為“鳴銃”,死者“出教廳”(出堂)後,便燃放鞭炮,“鳴炮”一是向死者致哀;二是向外人宣佈死者逝世的消息。

四、報喪

死者一旦逝世,即使是在深夜死亡,也必須即刻託人去向親人報喪。按照習俗,死者死後,家人是不能到別人家去的,必須等死者過了“七日”後,方可進別人家的門。而在這七天內,別人也不想到死者家去,認為會沾染“衰氣”。

所以只能託別人去給其他在外的親人報喪,由於農村大多沒裝電話,所以,不管路途多遙遠,都必須上門去報喪。

五、做齋

為死者超渡亡魂的法事,家鄉俗稱“做齋”(海南話)。“做齋”視其規模可分為兩個級別:普通齋和豪華齋。

普通齋即一般人們所說的“做齋”,共有四個法師(俗稱“三父公”),法事時間是一天;豪華齋家鄉俗稱“十二繁觀”,共有六個以上法師,主持法事時間為一個禮拜,禮節繁多,規模宏大,場面隆重,而且在出殯的路上,每走十二步,便停下來做一次“齋”,因此,稱為“十二繁觀”。“十二繁觀”雖然隆重,花費也巨大,一般的人家是做不起的,我自小到現在都沒有見村裡人做過“十二繁觀”。

六、守夜

在“做齋”的當晚,死者親人必須通宵達旦為死者哭悼、守夜。“三父公”們除了做法外,還負責為死者“建”紙屋、剪紙衣、做紙鞋、紙帽,還有死者將乘坐昇天的大紙鶴等東西。

七、入棺

死者死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做齋”的第二天(如果不是做“十二繁觀”,那麼死者最多隻能停屍在家三天時間),大約八點左右,法事繼續進行。只聽哀樂聲聲,催人淚下,令人聞之肝腸寸斷,悲慟不已。

臨近中午,死者屍體開始入棺,入棺前,“三父公”先用“仙水”為死者淨棺,並在棺底四角放四個“符”。

有的地方作興擇時入殮。入殮前往棺材裡放蠶絲,在要放置死者頭部的正下方放上瓦片。用柚子葉沾水灑到死者身上,目的是為死者清除汙穢的意思(柚子葉有驅除惡鬼的說法)。死者的子孫輩按年齡從大到小排列站好,時辰到再協力把死者抬入棺材。家中輩分比死者小的女性可以出席,兄弟則不得出現。

八、蓋棺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死者入棺後,親人們便按輩份、年齡、性別為順序,排隊繞棺為死者敬酒,敬完酒後,便正式蓋棺定論了。這個時候,是親人們最悲慟的時刻,因為棺材一蓋上,從此便再也看不到死者了,因此,都哭得天昏地暗,鬼神皆泣。

九、過橋。“過橋”是在庭院中擺上一長串的凳子當做“橋”,然後在高潮跌起的哀樂聲中,親人們披麻戴孝,同樣是按輩份、年齡、性別為順序,一個接一個從“橋”上走過,為死者做最後的送別。

過完“橋”後,“三父公”開始焚燒那隻巨大的紙鶴,隨著大紙鶴一點點的化為灰燼,死者也乘著紙鶴一步步的昇天而去。

至此,法事已接近屋聲。

十、出殯。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出殯時,長孫走在前面,持竹幡,幡紙上寫死者生辰八字與死亡日期,意為引魂昇仙。竹幡上還掛弔紙錢,沿路佈施,表示交過路錢、過橋錢之意。女婿也披麻帶孝,扶靈室。二位嗩吶手吹奏哀樂伴送。親屬走在棺前,棺後為親戚、朋友、鄉親隨同送棺。

出殯時,把死者的舊衣服、草笠、刀簍、弓箭(婦女則為紡織工具)等放在村旁或墓地附近。受到漢族影響較深的地區,要請道公來主持整個葬禮過程,還有“做七”“做佛”風俗。

十一、入土。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條件好家庭會請風水師對墓地勘測定向,並擇吉日吉時下葬。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當棺木入穴時,子孫每人抓一把土放人墓穴,以為協力蓋屋之意。埋葬好後,麻衣冠、草鞋、草帶、哀杖、蓮花等均丟在墓旁。

喪葬歸來,男人要理髮,女人要洗頭。同時請人打掃衛生,在家門口置一盆水,家裡人要先洗手後人室。每個男人房間點一盞燈,連點3晝夜;燒火爐一個,一天便可。送葬歸來,主人要設酒宴請親戚、朋友及其他送喪者,以示哀盡喜來。

十二、做七

風水師入鄉隨俗  在海南要懂一些瓊地葬禮程序


"做七",即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海南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