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配合?父母可以试试这六招~

孩子总是不配合?父母可以试试这六招~

小朋友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遵守家长的指示,不听爸爸妈妈的劝告。有的家长会选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作诱饵来吸引小朋友【听话】。

美国儿科医生提出了六项常用的策略,让小朋友乖乖地听爸爸妈妈的话。到底是什么策略呢,一起来看看吧。

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就像小朋友即将表演才艺请爸爸妈妈全神贯注留意ta一样,如果你希望小朋友聆听自己的话语,就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假如经过你多次提醒,小朋友仍然不肯刷牙或者睡觉,可能是因为他们太专注于玩具,并没有留意到你在跟他们说话。

研究显示,小朋友的合作性或多或少取决于家长提出要求时ta在做什么。所以,你可以在小朋友睡觉前使用以下方法:双眼注视小朋友,并提醒他们:快接近睡觉时间了!当你们有眼神接触时,便作出下一步指示:该刷牙了,我们一起去吧!

利用卡通角色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儿科医生Karen Carson, M.D.会把身体检查变成一个有趣的寻宝游戏:我会告诉小朋友,我看见他们的耳朵里有Elmo、Dory或蜘蛛俠。我也会告诉小朋友,我知道他们口里有猴子、肚里有大象。如果我太过匆忙而未有看到小朋友身体内有什么时,他们会感到生气。

因此不论是帮一岁的小朋友换尿布,还是希望五岁的小朋友停止乱跑,你都可以使用这个策略。当你下次帮小朋友擦拭身体或涂抹乳液时,可找出小朋友喜欢的卡通角色,借用它们的嘴巴唱歌、说故事,或者发出有趣的声音。

不需问,直接要求

与成年人不同,小朋友不一定明白礼貌背后有什么意义。当你态度良好地请小朋友完成一件事时,他们或许不明白实际的意思是叫他们完成这件事,因此他们可能不会遵守。

有一个对三至七岁儿童的科学研究显示:‘你能穿上鞋子吗’这句话并未达到

穿上你的鞋子这一明确指示的效果。

你可以学习小朋友的沟通方式,注意他们请朋友做事的字眼,然后在下次要求他们清理房间或坐下来吃晚餐时,用与他们一样的语句。如果这个方法没用,你则可尝试改变自己的用词,或转换其他表达方法。使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不但能令小朋友更理解你的指示,更有机会令他们学会一个新词!

耐心等待

当小朋友处于放松时刻时,他们最有机会配合指示。但有研究显示,父母往往不会给予小朋友足够的时间来回应指示。小朋友未必能快速及轻松转换指令,因此如果你不想不断重复自己的指示,可以先给予他们更多时间回应,你会发现,小朋友隔了一段时间就会跟着你的指示去做。

就像成年人一样,小朋友也希望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如果小朋友在梳头发时躲避,你可以先在他们的手臂上轻轻使用发梳,让他们感受一下;如果你赶时间,但小朋友走得太慢,则可以以「红灯停」游戏控制他们的步伐。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美国马里兰州的儿科医生Kathleen Romero, M.D.指出,她经常让一岁半的儿子作出选择。例如她会问儿子:你想自己走到车上,还是让妈妈带你到车上?只要两个选择都能让小朋友完成家长想让他们做的事则可。如果小朋友拒绝选择,家长则可回应:那么爸爸妈妈就帮你做选择喽。

即使你不能让小朋友作出某个选择,你也应解释你的想法。小朋友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能接触烟火,因此你应告诉他们:危险,別碰!而非简单地说一句:不可以!

年龄稍大的小朋友经常被逻辑推论左右他们的决定,因此解释对他们非常重要,更可藉此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也是重要的社交技巧。假如小朋友希望今晚不练习钢琴,你不应直接拒绝他们的要求,反而应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他们的理由合理,例如是想与家人共度时光,也承诺过雨天也会再练习,那就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

但不要因为他们央求及哭泣就答应其要求,因为这可不是想取得奖励的谈判方法。

找出称赞的原因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的儿科医生Wendy L. Hunter, M.D.的经验,即使小朋友在检查喉咙期间咬工具,她也会在检查过后指出他门做得好的地方,因为指出小朋友的成功能让他门感到自信和自豪。当小朋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良好时,他们就会乐意做更多的事情。

毫无疑问,小朋友都喜欢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关键是你要具体地称赞小朋友的某一项工作。例如晚饭后你可以说:即使我没有要求,但你吃饭后自行把碗筷放到厨房,这令我们感到非常骄傲。而非简单地说:你真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