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34年前的偶然相遇,每年不缺席的陪伴,紅嘴鷗,與昆明有著深厚的情誼。

今年十一月,昆明人的老朋友——紅嘴鷗的先頭部隊,已經雙叒叕回來了。這是不遠萬里從西伯利亞飛來昆明享受冬日陽光的龐大鷗群的先頭部隊,大批紅嘴鷗到達的日子也不會太久,大約11月底,大家就可以在昆明城內與紅嘴鷗約會了,又是一年觀鷗季,你準備好打卡了嗎?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每年的如期而至,昆明,早已變成了紅嘴鷗的故鄉

1985年開始,也許是因為一場美麗的誤會,讓這些精靈們與昆明結下了不解之緣,對於紅嘴鷗來說,從6000多公里外的極寒之地——西伯利亞遷徙到溫暖的南方是一段艱辛的旅程,狂風驟雨,飛禽猛獸,掠奪捕殺……每一次都是生與死的考驗,在遷徙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同伴被一路的艱難險阻打倒,只有倖存下來的才能安全抵達昆明。

儘管如此艱難,海鷗們還是一年又一年的回到昆明,這已經成為了昆明人與海鷗之間的約定。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接納、包容、呵護,是昆明對紅嘴鷗最真摯的情誼

世界那麼大,昆明卻獨得紅嘴鷗“恩寵”,除了昆明四季如春、水域寬闊、食物充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外,更重要的還是昆明人對紅嘴鷗深情的愛護和善意。

每到紅嘴鷗越冬期間,昆明政府除了備下足夠的優質鷗糧外,還會定期對紅嘴鷗棲息地、覓食地進行消毒防疫,對受傷的紅嘴鷗進行及時救護,昆明的愛鷗人也會自發的組織護鷗行動,給這些遠遊歸來的親人們最溫暖、最堅實的守護。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海鷗與昆明的情愫,是年年歲歲的溫柔相伴!

從海鷗老人吳慶恆,到海鷗奶奶崔鳳仙,再到千千萬萬的熱心市民,每一個昆明人,都在用善意和愛護,讓一個個溫情的故事在藍天碧波下上演。

從剛開始對人的恐懼

只敢盤旋空中或停在房頂

到如今嬉水、漫步、撒嬌、討要食物的親密互動

從最初的幾千只,逐年不斷增加

到現在已經增加到數萬只

更有不戀故土而留在昆明,成了“新移民”呢!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每年如約而至的紅嘴鷗,見證了昆明30多年來生態、人文、旅遊、經濟的發展歷程,同時,紅嘴鷗也成為了昆明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越來越多的人不遠千里、萬里來昆明看望紅嘴鷗,與鷗嬉戲,同享快樂。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冬天在昆明,曬太陽、喂海鷗,絕對是最愜意的事情了,但有心的市民發現——

近兩年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越來越少了,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據官方據數據顯示,近5年來昆越冬紅嘴鷗數量穩定在40000只左右,近幾年隨著昆明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溼地公園的建設,主城區紅嘴鷗分佈數量有所減少,周邊各大溼地公園出現了一定數量紅嘴鷗。

原來,這些“挑剔”的小傢伙早已選擇了環境更優、食物更多、生活更愜意的滇池畔了。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紅嘴鷗從主城區向周邊溼地的轉移,不僅改善了紅嘴鷗因過於集中導致的食物不足的情況,也大大說明了滇池畔生態環境的優化以及小傢伙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物種起源,是自然選擇,即最適者生存

動物的本能會挑選更優的環境生活,遵從內心的呼喚,紅嘴鷗亦是如此。

從34年前,與昆明的美麗邂逅,紅嘴鷗便每年從西伯利亞極寒之地飛來,駐足在翠湖上越冬、繁衍;

從1985年的300只到現在的40000多隻,它們成群結隊來到昆明,以生物的本能,尋找最合適的生存環境。

從翠湖、大觀公園

轉而到盤龍江、海埂大壩

再到如今野趣十足的古滇名城,小精靈們一次又一次的挑選著更生態、更美好的家園。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現如今,小傢伙們在環境優美的古滇名城,縱情享受著滇池畔給予它們的豐饒富足,它們一點都不矜持的盤旋在遊客身邊撒嬌、賣萌,吃飽了就停在船頂上曬曬太陽,或是盤旋在碧波萬頃的湖面上……

不僅是鳥兒,更懂享受的人類也應該懂得,遷徙應該往這裡

不妨置身滇池之畔,居於古滇名城,喚醒腦海中對自然本真的執念,找回心底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古滇,品味生活,漫談人生!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區紅嘴鷗變少真相:有了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