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34年前的偶然相遇,每年不缺席的陪伴,红嘴鸥,与昆明有着深厚的情谊。

今年十一月,昆明人的老朋友——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已经双叒叕回来了。这是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飞来昆明享受冬日阳光的庞大鸥群的先头部队,大批红嘴鸥到达的日子也不会太久,大约11月底,大家就可以在昆明城内与红嘴鸥约会了,又是一年观鸥季,你准备好打卡了吗?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每年的如期而至,昆明,早已变成了红嘴鸥的故乡

1985年开始,也许是因为一场美丽的误会,让这些精灵们与昆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红嘴鸥来说,从6000多公里外的极寒之地——西伯利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是一段艰辛的旅程,狂风骤雨,飞禽猛兽,掠夺捕杀……每一次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在迁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同伴被一路的艰难险阻打倒,只有幸存下来的才能安全抵达昆明。

尽管如此艰难,海鸥们还是一年又一年的回到昆明,这已经成为了昆明人与海鸥之间的约定。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接纳、包容、呵护,是昆明对红嘴鸥最真挚的情谊

世界那么大,昆明却独得红嘴鸥“恩宠”,除了昆明四季如春、水域宽阔、食物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更重要的还是昆明人对红嘴鸥深情的爱护和善意。

每到红嘴鸥越冬期间,昆明政府除了备下足够的优质鸥粮外,还会定期对红嘴鸥栖息地、觅食地进行消毒防疫,对受伤的红嘴鸥进行及时救护,昆明的爱鸥人也会自发的组织护鸥行动,给这些远游归来的亲人们最温暖、最坚实的守护。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海鸥与昆明的情愫,是年年岁岁的温柔相伴!

从海鸥老人吴庆恒,到海鸥奶奶崔凤仙,再到千千万万的热心市民,每一个昆明人,都在用善意和爱护,让一个个温情的故事在蓝天碧波下上演。

从刚开始对人的恐惧

只敢盘旋空中或停在房顶

到如今嬉水、漫步、撒娇、讨要食物的亲密互动

从最初的几千只,逐年不断增加

到现在已经增加到数万只

更有不恋故土而留在昆明,成了“新移民”呢!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每年如约而至的红嘴鸥,见证了昆明30多年来生态、人文、旅游、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红嘴鸥也成为了昆明冬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人不远千里、万里来昆明看望红嘴鸥,与鸥嬉戏,同享快乐。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冬天在昆明,晒太阳、喂海鸥,绝对是最惬意的事情了,但有心的市民发现——

近两年昆明主城区红嘴鸥越来越少了,它们到底去了哪里?

据官方据数据显示,近5年来昆越冬红嘴鸥数量稳定在40000只左右,近几年随着昆明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湿地公园的建设,主城区红嘴鸥分布数量有所减少,周边各大湿地公园出现了一定数量红嘴鸥。

原来,这些“挑剔”的小家伙早已选择了环境更优、食物更多、生活更惬意的滇池畔了。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红嘴鸥从主城区向周边湿地的转移,不仅改善了红嘴鸥因过于集中导致的食物不足的情况,也大大说明了滇池畔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小家伙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物种起源,是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

动物的本能会挑选更优的环境生活,遵从内心的呼唤,红嘴鸥亦是如此。

从34年前,与昆明的美丽邂逅,红嘴鸥便每年从西伯利亚极寒之地飞来,驻足在翠湖上越冬、繁衍;

从1985年的300只到现在的40000多只,它们成群结队来到昆明,以生物的本能,寻找最合适的生存环境。

从翠湖、大观公园

转而到盘龙江、海埂大坝

再到如今野趣十足的古滇名城,小精灵们一次又一次的挑选着更生态、更美好的家园。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现如今,小家伙们在环境优美的古滇名城,纵情享受着滇池畔给予它们的丰饶富足,它们一点都不矜持的盘旋在游客身边撒娇、卖萌,吃饱了就停在船顶上晒晒太阳,或是盘旋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

不仅是鸟儿,更懂享受的人类也应该懂得,迁徙应该往这里

不妨置身滇池之畔,居于古滇名城,唤醒脑海中对自然本真的执念,找回心底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滇,品味生活,漫谈人生!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昆明主城区红嘴鸥变少真相:有了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