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春河水暖鷗先知,湖城再迎遠歸客。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進入3月,天氣漸暖,成百上千只紅嘴鷗又飛抵烏海湖覓食嬉戲。沉寂了一冬的大漠湖城,喜添了幾分春日的生機與歡騰。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這是紅嘴鷗連續第三年如約而至。從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蓄水形成烏海湖的第5年起,成千上萬只紅嘴鷗已習慣遷徙至烏海湖,覓食嬉戲、駐足逗留,成為攝影家鏡頭中的常客、書畫家紙墨上的精靈,更成為烏海人民傾心相待的老朋友。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紅嘴鷗,是一種歐亞大陸的鷗科鳥類。每年春秋兩季,紅嘴鷗等候鳥都會準時沿著固定路線往返於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飛越千山、飛越萬水,跨越很多國家,行程數千公里,來到河清水綠的烏海。這裡,已成為紅嘴鷗和多種候鳥無比眷戀的理想棲息地。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此時,聞訊而來的遊客又聚集到烏海湖邊,與眾多可愛的精靈共同演繹著一場傾情相依的全城熱戀,繼續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但眼下正處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特殊時期,如何觀賞、善待、關照好我們的老朋友,如何避免給疫情滋生帶來隱患,值得我們思考。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3月8日一早,記者在烏海湖畔看到,儘管天氣陰沉,仍有不少市民三兩成群前來觀鳥,向紅嘴鷗投食,與其親密互動。有市民為了拍出滿意的視頻和照片,還將口罩摘下,長時間在湖邊逗留。期間,有公安部門工作人員前來巡查,核查遊人身份、勸導遊客戴好口罩、避免聚集。但據附近居民表示,7日起,已有大批遊人到湖邊觀賞紅嘴鷗,聚集、私摘口罩、肆意投食等行為並不鮮見,相關部門的勸導收效並不明顯。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記者採訪市森林公安和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負責人瞭解到,為應對疫情期間遊客扎堆在烏海湖邊觀鳥,相關部門目前已加大巡查和勸導力度,同時不建議居民給紅嘴鷗投食。


紅嘴鷗三度歸來!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關照“老朋友”


“首先,作為野生動物,紅嘴鷗可能會攜帶一些病毒,與其親密互動並不安全;其次,紅嘴鷗是以魚、蝦、昆蟲為主食的雜食性鳥類,要為野鳥提供自主捕食的空間,過多投餵會將紅嘴鷗由野生變為‘家養’,不利於紅嘴鷗的生長和繁殖。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市疫情雖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隨著越來越多外來人口回到烏海,人群聚集在湖邊,並非沒有引發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市森林公安刑警森保支隊支隊長孫濤說。


紅嘴鷗回來了!從普通百姓到政府部門,從真情呵護到科學保護,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讓紅嘴鷗在烏海停留的時間久一些,讓更多的鳥類在烏海停駐、覓食、繁衍、安家,讓烏海真正成為它們的第二故鄉。


所以,要實現紅嘴鷗等野生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的安全,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別是在當前疫情之下,需要全市市民及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為此,我們呼籲:


一、不聚集在烏海湖、溼地等處觀鳥、投食,更不要出現不戴口罩等不安全行為。


二、不干擾鳥類遷徙,保護鳥類棲息地,不驅趕鳥類,與鳥類保持距離。


三、不捕捉、獵殺、經營、販賣鳥類,積極舉報並協助執法部門打擊犯罪分子,堅決與各種危害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作鬥爭。


四、不購買、不食用鳥類及其它野生動物,做一個文明、守法、有愛心的市民,把保護大自然、守衛人民健康,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相關部門也會積極開展護鳥宣傳,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全天候巡護,開展巡護清網、野生動物救護、疫源疫病監測等工作。

如確有投餵需要,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等部門會定期投放魚蝦和鷗糧,請廣大愛鷗人士自覺遵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