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坚——《牛川古城与北魏六镇》

塞北冬日的严寒,亦无法阻挡人们求知的热情。12月15日下午,大同本地学者、文博爱好者、大同大学学生及博物馆全体人员齐聚大同市博物馆一层多功能厅,聆听魏坚先生的《牛川古城与北魏六镇》学术讲座。讲座由大同市博物馆副馆长曹臣明主持。


魏坚——《牛川古城与北魏六镇》

魏坚先生早年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后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多年来,魏坚先生主要从事阴山以南考古学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讲座伊始,魏坚先生表示不论是生活地缘还是研究项目,他都与大同有着深厚的联系。同时,强调大同作为北方考古工作的关注重点,地位十分重要。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将田野考古基地设立在大同市,并已在云州区吉家庄展开考古工作,期望能收获更多的成果。

魏坚——《牛川古城与北魏六镇》

讲座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首先,魏坚先生介绍了北魏六镇设立的缘由,即北魏迁都平城后,为应对柔然的侵袭而在阴山山脉以北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处军镇,每一处军镇在北魏前中期地位都极其重要。通过展示数十年间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和与其他学者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魏坚先生表示基本可以明确北魏六镇所在,沃野镇(根子场古城)、怀朔镇(城圐圙古城)、武川镇(二份子古城)、抚冥镇(乌兰花土城子古城)、柔玄镇(哈拉沟古城)、怀荒镇(张北县古城)。调查结果表明军镇形制多为方形,现地表残留有城墙夯筑痕迹,局部发现有城门、角台、敌台和马面遗迹,凸显了军镇的军事功能。

接下来,魏坚先生还介绍了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三座小城(库伦图城卜子古城、元山子古城和希日穆仁城圐圙古城)的相关信息,认为由于这三座古城规模较小,应为北魏时期设立的戍堡。

之后,魏坚先生重点阐述了他所认为的牛川古城(克里孟古城)的相关调查结果。牛川古城始建于东汉,沿用至北魏,为北魏的龙兴之地。讲座最后魏坚先生总结道,通过调查表明北魏长城沿线城址的规模有级差,镇、戍分布也有规律性。镇城的相对距离在50-90千米之间,城墙边长在600-1000米之间;相对较远的镇城间,增设戍堡,城墙边长为300-500米之间。北魏长城、六镇及戍堡共同构成了针对柔然的军事防御体系,而六镇也成为了北魏时期绝对军事力量所在之地。

讲座后魏坚先生又一一详实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在热烈地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