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富二代”的標籤,做個普通人

撕下“富二代”的標籤,做個普通人

撕下“富二代”的標籤,做個普通人

說實話,由於家庭條件不錯,兒子從小吃穿用度都是數一數二的名牌貨,到了初中,他突然像換了一個人,堅持要做個普通人。我和他爸也只能順著他。

既然是普通人,就得有普通人的裝備。新學期開始,兒子的書包、文具、衣服、鞋子都是從淘寶購置的,兒子的交通工具也換了一輛普通的山地車。

轉眼間,兒子的生日到了,往年的生日,我們總是在飯店包一個單間,搞一個生日Party,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給他慶生,藉著生日的由頭送他各式各樣的禮物,滿足他大大小小的心願。

今年,兒子宣佈:“我的生日我做主,我要請幾個同學。”我問他:“你準備怎麼自己做主呢?”“我用我的零花錢籌辦這次生日,不花爸爸媽媽一分錢。”聽起來蠻像那麼一回事。

兒子事先做了一個財務預算,生日宴的地址選在肯德基,在一家蛋糕店預定了生日蛋糕,請了班上約有十幾個同學,瞭解了每個同學的口味。同學們都給他送了各式各樣的禮物,兒子也給大家回贈了一份小禮物。

爺爺奶奶得知後,送他一部最新款的蘋果6手機,作為生日禮物。兒子卻說:“爺爺,你自己留著用吧,我還是個初中生,不需要用那麼好的手機。”兒子的一席話讓他爺爺跌破眼鏡。

撕下“富二代”的標籤,做個普通人

北方的冬天天氣不好,不是霧霾就是下雪,我怕兒子騎車上學不安全,主動提出開車送他去學校。

“媽,我已經是初中生了,我自己可以的,你要是送我,會讓老師和同學們笑話的,”兒子一臉嚴肅,“要不,我坐公交車去上學,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坐公交車。”我實在拗不過他,這小子喜歡騎單車、乘公交勝過坐私家車。

我還欣喜地發現,兒子學會了藏拙。

學校裡有些老師喜歡問到同學們的家庭情況,爸爸媽媽是做什麼的。兒子回答:“我爸是工廠的技術員,我媽是翻譯。”

每年的寒暑假,我和他爸都帶他四處遊山玩水,由於我工作的便利,國外也帶他去過不少地方。

兒子和同學們在一起交流旅行的地方,言行很低調:“暑假,我就跟著爸媽去海邊待了一星期,天天玩沙子,下水游泳。”

撕下“富二代”的標籤,做個普通人

兒子從小到大成長一直很順利,沒受過什麼挫折,讚美聽得比批評多,在溫室裡長大的兒子身上難免有些嬌氣。

初中的學習相對小學緊張,讀初一時,兒子有些不適應,功課多了,文體活動少了,一天下來,加上晚自習,上九節課。

他英文學得好,數學薄弱一些,班上在數學方面比他成績好的大有人在,不管他多麼努力,成績總是落後別人一截。

每每回到家裡,兒子就垂頭喪氣,我耐心地對他說:“哪裡都有競爭,你有你的優勢,別人有別人的優勢,我們只能迎頭趕上,不能動不動就打退堂鼓。”

在我的建議下,兒子和同桌結成了對子,他教同桌英語,同桌教他數學,兩個人你追我趕,既是朋友又是對手。

物以稀為貴,課外活動少了,兒子反而倍加珍惜。在學校裡,兒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文娛活動,和讀小學時判若兩人。

一次,他非要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集訓,聽很多家長講夏令營的生活很艱苦,初一的孩子很少有參加的,有的孩子身體素質差中途會生病。我擔心兒子從小到大沒吃過苦,受不了這份罪,可兒子執拗地說:“媽媽,我不能搞特殊化,別的同學能吃的苦,我也能吃。”

在夏令營中,兒子的表現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他一點兒都不嬌氣,早晨和高年級的同學一起出操,白天和高年級的同學一起到野外拉練,腳磨出了血泡也不吭一聲。兒子的初衷是融入集體,慢慢地竟然習慣成自然。

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