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共話綠色智慧建造

大咖雲集共話綠色智慧建造

——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27屆地鐵學術交流會

大咖雲集共話綠色智慧建造

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在優化城市結構佈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我國內地共計34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並投入運營,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21.7公里。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需要大力推動軌道交通裝備向綠色、智能方向發展。

為交流促進中國軌道交通的建設與創新,提升行業綠色智慧建造水平,2018年4月22日-23日,“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27屆地鐵學術交流會”在長沙市召開。會議以“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及綠色智慧建造”為主題,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主辦,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專家齊聚共襄盛舉

作為國內最早、最具權威影響力的軌道交通技術交流平臺,關鍵技術論壇暨地鐵學術交流會已成功舉行了26屆。此次大會再升級,為期兩天的會議除開幕式及主論壇外,還設置了新型軌道交通建設、綠色與安全建造技術、大數據與裝備等3大分論壇,2017年度“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項目與創新推廣技術分享,“2017年度城市軌道交通創新推廣項目”發佈,長沙軌道交通創新項目參觀等活動。

論壇召開得到了業界同行強烈反響。500餘名來自北京、深圳、成都、長沙、上海、天津、重慶、武漢、南京、西安、哈爾濱、蘇州、洛陽、杭州、溫州、無錫、廣州、鄭州、寧波、青島、南寧、珠海、株洲等城市的政府、行業學會(協會)、主管部門、運營單位、施工企業、城軌車輛、裝備製造企業,相關的系統集成、研究院、設計院、大學等單位的專家代表共襄盛舉、思維碰撞,共同探討交流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共同探索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智慧、高效的高水平發展。

在4月22日的開幕式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原住建部副部長郭允衝,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理事長、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漢軍,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姚英傑,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義山,分別為本次大會致辭。

郭允衝在發言中提到: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自1956年北京地下鐵道籌建處成立,至今中國地鐵已走過61年的發展歷程。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4712公里,運營城市33個,161條線路。目前在建地鐵線路長度6218公里,在建項目可研批覆投資額累計38691億元。截止2017年末,共有62個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獲批,規劃線路總長7293公里。

王漢軍總結了2017年軌道交通分會的工作成績,並且介紹2018年分會的工作重點:2018年,分會將繼續緊密跟蹤行業熱點和難點問題,進一步發揮分會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創新、技術交流、技術發展、技術推廣的平臺作用,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做貢獻。將積極溝通聯絡理事單位,發展會員,宣傳推廣分會的職能與作用,不斷擴大行業影響。2019年,分會成立40週年,分會計劃開展系列技術活動,歡迎各位理事出謀劃策、積極參與。

姚英傑在發言中表示,國家高度重視城鎮化的發展,我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人口遷移與城市化進程。科學地制定符合我國國情又具有前瞻性的現代城市交通規劃,意義尤其重大深遠。湖南省非常重視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打造軌道交通產業,並撥專項資金支持相關行業的建設。本次論壇倡導的綠色建造正好契合湖南省的發展目標,希望與會的各位嘉賓能為湖南省乃至全國的軌道發展多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通過這次關鍵技術論壇,充分發揮湖南省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優勢,夯實各方合作,積極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應用,不斷提高軌道交通關鍵技術水平的發展。

劉義山介紹,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始終立足於服務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快速、有序的推進地鐵項目建設與運營,在籌資融資、物業開發、關鍵設備與信息化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實現長沙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從單線運營到十字換乘,從輪軌地鐵到磁浮快線的跨越式發展。規劃中的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由12條線路構成,總長度為456公里。

來自政府、行業學會(協會)、軌道交通建設主管部門、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單位、工程施工企業、城軌車輛、裝備製造企業,以及相關的系統集成、研究院、設計院、學校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對行業新型建設、綠色建造、大數據發展諸多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大咖雲集共話綠色智慧建造

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

乾貨滿滿打造思想盛宴

4位專家學者針對行業熱點和會議主題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近50餘位嘉賓學者圍繞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綠色安全建造技術、智能化與大數據信息技術等議題進行了發言,奉上了一場乾貨滿滿、亮點頗多的思想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副理事長、深圳地鐵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陳湘生帶來了“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軌道交通”演講。陳湘生從社會的可持續性、城市環境的可持續性、經濟效益的可持續性等3方面提出建效能最大化城市軌道交通的理念,也從8方面分享了深圳可持續發展的經驗。

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明代表長沙軌道和湖南磁浮作“長沙軌道交通工程的創新與發展”的主題演講。他從長沙軌道綠色地鐵理念目標、建設思路、標準研究、永磁同步牽引系統、雙向變流型再生能源裝置、空調風水聯動節能控制系統、分佈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可再生能源應用示範項目、LTE綜合無線系統及互聯互通、站臺門防踏空裝置等7個案例介紹了長沙軌道交通工程的探索與創新;他還從線路橋樑創新、軌排規模化生產、道岔震動解決、磁浮列車制動系統優化和輕量化、信號系統測速定位精度提升、技術標準制定等7個方面向與會嘉賓解讀了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線----長沙磁浮快線的創新與實踐。

主旨報告環節還發布了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竺維彬的“廣州地鐵建設創新與風險控制”;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副理事長、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秀仁也分享了“現代有軌電車運行協同及智能管控系統綜合技術研究”。

三大分論壇上,新觀點、新探索、新認識涉及領域廣泛,涵蓋20多個專業內容。包括多層次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及應用的思考、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與輪軌系統比較、武漢有軌電車的規劃與創新、軌道交通地下建築改擴建的若干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與發展、北京軌道交通新機場線相關技術、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南京軌道交通TOD模式的實踐與思考、單軌交通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隧道T接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軌道交通工程的防水關鍵技術、綠色地鐵建設與思考、浮置板組合道床系統設計與性能研究、城際鐵路盾構設備現狀及發展、一帶一路上的隧道之路、城市軌道交通全生命週期大數據建設與信息化管理技術交流、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高能效電氣牽引系統永磁同步牽引系統應用、基於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軌道交通風險管理、新型支付技術在我國軌道交通中應用探索等等。

在會議上,嘉賓們針對行業熱點和會議主題發表了精彩致辭和主旨演講,並且演講過程中,與會代表們還與嘉賓進行了深度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大咖雲集共話綠色智慧建造

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

碩果累累成績喜人

4月23日,“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27屆地鐵學術交流會”進入會期第二天,在“2017詹天佑大獎獲獎項目及創新技術分享”活動上,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曠慶華詳實系統分享了長沙軌道交通4號線創新技術分享;上海軌道交通十二號線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晨帶來了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技術成果分享;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丹平介紹了南京至高淳城際軌道南京南站至祿口機場段工程(S1線一期)的技術創新;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擁軍分享了長沙磁浮快線工程的建設與創新;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黃艦介紹了青島地鐵3號線工程創新;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曾鐵梅帶來了武漢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關鍵技術及創新。

2017詹天佑大獎獲獎項目相關領導、學者與大家共同交流了關鍵技術、創新成果,並且對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創新推廣項目舉行發佈儀式,共20個項目獲技術創新推廣項目殊榮。此外,當天中午與會專家們實地考察了長沙磁浮快線,交流借鑑長沙磁浮發展經驗。

在會議進入尾聲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副理事長、深圳地鐵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陳湘生用“‘乾貨’”眾多,亮點滿滿”總結了“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27屆地鐵學術交流會”。他表示,經過兩天的交流,與會代表們對會議反響強烈,其討論的內容對促進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交流的主題既涉及中低速磁浮、單軌、有軌電車等多種制式,又有安全施工、綠色建造、激光掃描檢測等施工方法,還包括智能化、新型支付、BIM等熱點技術,可以說信息量非常大。並且陳湘生院士透露,會議期間他還乘坐了長沙磁浮快線,感覺非常不錯。目前,磁浮正在成為長沙還有湖南省的一張靚麗名片。

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陳湘生院士宣佈“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27屆地鐵學術交流會”圓滿結束,期待明年第28屆地鐵學術交流會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