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快遞在寒冬季節仍有春天

大件快遞在寒冬季節仍有春天

毫不意外地,今年「雙十一」又出現了一大批刷新紀錄的數字。

天貓「雙十一」當天的交易額定格在2135億元,較去年增長26.9%;237個品牌步入「億元俱樂部」;物流訂單超過10.42億個,中國物流提前步入「10億時代」;8分18秒,物流第一單送達,較去年提前4分鐘;12分鐘日日順物流完成第一件大件物流派送;用時2.6天,天貓「雙十一」完成1億個包裹的派送……

但數字只是個結果,其背後透露著更多的機會,需要我們去感知。

1、大件快遞的春天來了

根據2135億元的銷售額,天貓整理了一份「億元俱樂部」品牌名單,這份名單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大件快遞會在這兩年掀起一波高潮。

今年,有237個品牌步入「億元俱樂部」,較2017年的167個增長41.9%,其中家電傢俱品牌83家,而去年是64家,大傢俱家電品牌在電商平臺越來越活躍。

此前,百世快運總經理柳濤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現在電商的大件有點像三五年前的快遞。過去人們喜歡逛線下店,買傢俱去紅星美凱龍,買家電去國美蘇寧……但如今時代變了,你會發現,從一進家門甚至還沒進門,你所看到的東西從門、傢俱、家電、潔具到土特產農產品等等,都可以從網上買。」

而隨著家居家電線上渠道的打開,與之相配套的大件物流體系,迎來了一波爆發的機會。

2、電商大件服務產品頻發

家居家電的物流服務,一方面來自企業內部物流,另一方面來自物流企業。

「雙十一」當天,日日順僅用時12分鐘,就完成了大件首單的派送,連續五年都是天貓「雙十一」大件首單交付的守衛者。

物流企業在過去的幾年也在進行重大轉型。

自2015年,優速快遞宣佈大包裹戰略以來,2016年,基於電商大件市場的需求,中通快運成立,2017年以來上市快遞企業紛紛跨界快運,作為與電商平臺共成長的一個行業,他們對於電商的點滴變化有著敏捷的應對能力。

今年以來,零擔快運行業中也開始陸續做出反應,「330」、「360」、「350」等產品頻出,這些數字用公斤段來劃分產品,矛頭直指大件電商市場爆發而衍生出的大件快遞。

其中百世快運劃分出電商大件、惠心件產品;壹米滴答推出壹米小件+滴答到門的組合產品;德邦甚至更名為德邦快遞,宣告公司戰略轉型,聚焦3~60kg大快遞市場;而近日安能快遞也是宣佈轉型大件快遞,並於11日宣佈「350大件快遞」正式上線。

而基於用戶體驗的驅動,他們也加入這場服務與時效的競爭。「雙十一」當天,他們也公佈了自己的第一單。

商橋物流用時17分鐘,完成了第一單派送;壹米滴答用時31分鐘,完成跨境首單。

德邦快遞推出大件快遞產品後的第一個「雙十一」,用時15分鐘,完成了天津吳女士在天貓上訂購的一臺大型淨水設備的配送。據德邦快遞公開資料顯示,11日當天23時27分,大件快遞單一產品單日收入超過1億元,當天快遞票數接近400萬票。

每天10億包裹的狀態,未來會平靜如水地在每一天發生。

而這其中,大件快遞也必將扮演越來也重要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