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案情回顾:

11月26日,湖南长沙的吴先生在饿了么平台点餐,因送餐员弄错地址,以为吴先生耍自己,两人于是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争执,后送餐员用水果刀将吴先生捅伤住进ICU。据新京报、中国新青年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截至12.1日,饿了么方面回应称,已督促骑手所属的“点我达”公司严肃处理此事,对伤者进行足额赔付,对平台应承担的责任决不推卸。“点我达”公司表示,会满足家属提出的合理索赔要求,公司不会因为骑手有不良记录(据悉该名送餐员有犯罪前科)剥夺其工作权利。

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就在事件刚发生的时候,饿了么与“点我达”平台相互推诿。

虎扑网一位自称是吴先生高中同学的网友爆料,11月26日,就在吴先生病危期间,“饿了么”平台将吴先生的订单取消,系统显示订餐人发起了退款申请。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之后,饿了么方面回应称,消费者在饿了么平台下单后,商家自主选择蜂鸟快送、“点我达”等平台进行配送。而“点我达”公司则称,该名骑手系一家劳务公司旗下的员工。饿了么的意思是,跟我饿了么有神马关系?点我达的意思是,你可能得去找这家劳务公司了。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据受害人妻子秦女士的描述,事故发生后四天内,仅“饿了么”平台与“点我达”平台一位上海的普通客服打了2次简短的电话了解情况和一次推卸责任的短信说明。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短信中提到的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博尔捷”)又是什么鬼?小义查到的结果是,博尔捷集团是一家全国领先的人力资源公司,其服务网络遍布全国50个地区和城市。而江苏博尔捷就是博尔捷集团下的,其服务于长三角地区。

让我们言归正传。

据秦女士微博,面对秦女士提出的责任承担和赔偿,“点我达”则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客服给出的反应回应是她认为责任完全在于那个行凶的骑手身上,她们会和行凶的骑手家人协商让骑手的家人赔偿。截至到12.3日,在事件过去将近一个星期,秦女士声称已收到“点我达”及江苏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部分医疗费用4.6万元。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看得出,秦女士为丈夫讨要赔偿的过程,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打太极踢皮球”,那叫一个一波三折啊。到底该找谁承担赔偿责任,可谓眼花缭乱。在本案中,存在顾客吴先生、送餐员、饿了么平台、第三方点我达公司以及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多个法律主体,看到这么多主体,很多读者大概要晕菜了。接下来小义就来带大家分析本案中多方主体之间的关系。

饿了么订餐平台作为餐饮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其用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类是直营模式,平台直接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种用工模式用工成本高,外卖平台发展到后期所占比例越来越低;第二类是APP众包骑手,外卖员可通过外卖平台关联的APP如蜂鸟众包注册成为骑手,自己选择时间接单配送;第三类是外包或者代理商骑手,外卖平台将某一地区的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由第三方公司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

饿了么平台除了旗下的蜂鸟配送,还将其部分送餐业务外包给了“点我达”公司,“点我达”公司就是与饿了么合作的第三方,为饿了么等多商家提供终端消费者配送服务。骑手可以在“点我达骑手”上自主注册,以众包的形式自行接单。此外,“点我达”公司又声称该送餐员系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员工。那么问题又来了,点我达公司与江苏博尔捷公司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新闻中的说辞是含糊不清的,而这将直接关系着责任主体的认定。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小义下载了“点我达骑手”APP,发现首页登录就默认同意协议,并自动完成注册,且具有合同约束力。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小义点开《点我达用户协议》后发现,在这份多达两万多字的用户协议中,隐藏着这样一段话:

您申请网络配送骑手(不区分类型),同时也同意接受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的相应的业务培训和业务管理。您承诺不以点我达及相关运营商的名义完成配送任务。您明确配送骑手不是点我达经营者公司或关联公司的职工,与点我达经营者公司或关联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或者雇佣关系。您在注册填写相关信息并点击同意本协议即视为您已经同意和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署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根据《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约定接受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指派在点我达平台注册手机APP,并从事兼职同城派送工作。

一言以蔽之,虽然你骑手跟点我达签了协议,但我们可没半毛钱关系,出了事你得去找江苏省博尔捷,并且你注册了,我就视为你对这些事情都是知情的。

饿了么外卖骑手捅伤顾客的背后:O2O平台用工模式

小义总算找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来看似简单的注册点我达众包骑手,背后竟然还藏着这么多复杂的法律关系。骑手表面上是与点我达签订协议,却被要求明确与点我达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是跟江苏博尔捷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并接受江苏博尔捷的业务培训和业务管理。而且小义还发现,不少点我达的骑手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与江苏博尔捷签订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只知道无中介不收钱,登录即完成注册。毕竟,这份长达2万字的用户协议,把小义都能搅晕了,心急火燎的骑手恐怕很少有人能耐心看完整。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点我达想借此逃脱自己的法律责任,而将问题全部推给江苏省博尔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骑手受伤或者撞伤他人的事故,各方主体就会来回推卸责任的原因。

总而言之,本案中的送餐员从事“点我达”的众包骑手,但却在给饿了么平台送餐的过程中将吴先生捅伤,而“点我达”给出的说法却是该骑手是江苏省博尔捷公司的员工,这就将送餐员与饿了么或者“点我达”公司间直接的劳动关系给撇清了。而对于这种新类型的众包骑手,立法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而现有的司法判决关于众包骑手劳动关系认定的较少。

在这个案件中,让消费者不寒而栗的是,吴先生通过饿了么平台点餐,实际上为其送餐的竟是江苏省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一言不合被捅伤,事发后饿了么平台、点我达公司却来回踢皮球。对于平台消费者吴先生而言,其面对的直接对象就是饿了么平台与送餐员,但实际上O2O的互联网送餐平台背后却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用工模式。这也是在这个案件中,各方主体相互推诿、责任难以认定的重要原因。在新兴的 “互联网+”经济形态下,一方面科技加速了信息在市场上的流动,大大提高供求双方匹配的效率,但同时这使企业将传统的内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交通工具等)向外部转移成为可能。许多平台经济企业采取了不直接雇佣劳动力、购买生产资料,而与外部企业甚至个人进行合作,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商业模式。这一点在餐饮外卖行业的用工形式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外卖平台O2O灵活的用工模式下,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赖也大打折扣。

而今天案件的受害人是长沙的吴先生,明天或许会是北京的李先生。饿了么在依托平台信息谋取利润的同时,如何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管理监督,从而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是其应有之义。否则,不仅外卖小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也成了潜在的受害者。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透过这起事件,去关注外卖平台背后灵活的用工模式,监督外卖平台合法用工,也就不仅仅是关注外卖小哥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在关注我们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