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2019,代际沟通将流行。

从《少年说》到《我家那小子》,代际沟通类节目在2018年综艺市场虽占比不大,却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话题热度,并成功引起了市场的注意。除持续发力的湖南卫视外,腾讯、东方卫视、芒果TV、西瓜视频等也纷纷入局。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目前,女版《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西瓜视频自制代际综艺《考不好,没关系》都已开播;芒果TV的《女儿们的恋爱》已官宣常驻嘉宾,预计Q1季度上线;腾讯视频的《结婚的前提》《女儿们的男朋友》两档代际沟通类节目,也预计将在Q1季度播出。

再加上《一路成年》《妈,我回来了》《家有女初长成》《婆婆和妈妈》等,代际沟通类节目成为2019综艺市场的一股流行,似乎已是必然。

只是,这股“由情而生”的“预备流行”还未席卷市场,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的问题就都已暴露无遗。

情爱“淹没”代际

以实现年长者与年幼者对话理解为逻辑,进行创作编排的综艺都属于代际沟通类节目。主要表达形式有三种——相处型、观察型、体验型,今年的代际沟通类节目基本上都集中在前两种形式上。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相处型算是国内代际沟通类节目的老主打。早前湖南卫视的《旋风孝子》《爸爸去哪儿》、江西卫视的《带着爸妈去旅行》等,都是通过让明星与父母共同生活or共同旅行去实现代际沟通。从表格可以看出,江苏卫视目前在播的《最美的时光》和湖南卫视待播的《妈,我回来了》,都沿袭了这种制作套路。

《最美的时光》让吴尊、郭碧婷等五位明星嘉宾与各自的父亲或母亲,一起在节目组提供的“最美别墅”里共同生活10天,借用相处和各自默契小测试、小游戏去实现代际沟通;与其同样选择“相处”的《妈,我回来了》,则让四位离家独立的成年明星回家与父母共住一周。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占比最大的观察型也有母版。湖南卫视、江苏卫视2016年分别推出两档节目——《妈妈的牵挂》《老妈驾到》都设置了观察室,让明星与素人母亲,一同观看打拼在外的素人子女的生活状态。

今年观察型的代际沟通类节目,除了生活领域,开始主抓恋爱、相处的也数量不乏,但基本上都是父母观察子女,模式也同样被固化。

《女儿们的男朋友》《女儿们的恋爱》与韩综艺《我女儿的男人们》的逻辑内核趋向,都是借父亲观察女儿的恋爱生活,让两代人的思维观念对撞,进一步探讨有关家庭、教育、伴侣、成长等情感表达。而腾讯的另一档节目《结婚的前提》则是把恋爱生活进阶到婚姻生活,与韩综《惊险的亲家练习》相似。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一路成年》和《婆婆和妈妈》的整体节目形式,就是添加了观察元素的相处型代际沟通类。一个借助旅行让成年父子亲密相处,母亲与主持人共同观察,以此探讨父子关系;另一个同样借助旅行,让明星夫妻与丈夫的妈妈一同相处,呈现婆媳、母子相处之道。

以父子身份互换实现两代人观念对话的《考不好,没关系》,则属于体验型,算是国内代际沟通类节目的一次新尝试。

总体来看,大部分节目的创新力都不足,模式基本固化在以往的老套路里。代际沟通的视角也都局限在情爱上,要么从亲情切入,要么从爱情切入,主题和内容也基本围绕这两点。

在亲子沟通问题、单身问题被不断热议的当下,爱情、亲情确实是一个极易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创作切口。但集中的节目数量过多、模式也大同小异,却势必会使观众审美疲劳。

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表达方向至关重要。那么,陷于情爱的代际沟通类节目该如何走向不一样呢?

代际沟通向何处升级?

代际沟通的全面兴起和“慢综艺”、恋爱类综艺一样,既有社会现实的需要,也与韩综的影响密切相关,因而今年的代际沟通类节目里才会有大量韩综的影子,诸如《我家那闺女》《结婚的前提》《女儿们的恋爱》等。

而国内的代际沟通类节目想有多样化表达,同样可以再跟韩综学习。因此,犀牛君选取了目前韩国在播的较新颖的三档代际沟通节目:

1、《爱神派对》

一句话简介:让子女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与国内当下的代际沟通类节目一样,《爱神派对》的切入视角也是亲子关系。不一样的是它把父母和子女在节目中的角色进行了调换,让5位明星子女在演播室里观察单身爸妈们(离异或是丧偶)的旅行生活和交友过程,以此使子女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实现代际沟通。

2、《不是你认识的我》

一句话简介:用游戏选择看到“我”的另一面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你不认识的我》主要的是呈现明星私下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以及身边亲人、朋友等关系密切的人对明星的固有印象。

节目每期都会请来一位主嘉宾,以及嘉宾的朋友、爱人、经纪人、父母和兄弟姐妹等“相关者们”,让这些人以自己所了解到的嘉宾性格为基础,观看嘉宾的日常影像来推测其接下来的行动,嘉宾也会根据对“相关者们”的信任来“猜测”他们能不能选对。

它虽然并不属于真正的代际沟通综艺,但用推理游戏的形式去实现沟通的模式却十分值得学习。

3、《最近的孩子们》

一句话简介:带成人感受孩子的生活

模式固化、视角雷同、主题撞车,这波代际沟通节目问题重重

《最近的孩子们》绝对是代际沟通类节目的一次全面突破。

首先,节目把真实体验作为了实现代际沟通的重点。节目里,3位成人组成的“最近的大人”与三位孩子组成的“最近的孩子”,要先通过短视频观看新一代年轻人的不同生活,然后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组进行一日体验,通过一堂堂真实有趣的体验课,用成人视角重构孩子们的生活,从而实现两代人的交流。

其次,节目走出了亲情和爱情,让素人观众采取视频拍摄的方式报名,向节目组介绍自己的一天,再借用短视频里呈现的不同内容,全面展现了年轻人的多样化生活,触及面更广,呈现的内容也更真实。

从这三档节目可以看出,韩综对代际沟通类节目的形式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添加嘉宾、元素拼接等,而是从模式、视角、内核价值等内里角度去再造节目。

所以,国产代际沟通类节目想要有更多样的表达方式,可以仿效韩综的成功节目,但更要加大力度开发自己的原创模式,毕竟,模仿注定是会慢人一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