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在中國古代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中,靈璧石被排列在首位,其形、聲、色、紋、質、勢六者兼備,早已名揚天下。宋代杜綰所著《雲林石譜》中除了將靈璧石列為首位,還對它這樣描述:“石在土中,隨其大小、具體而生,或成物象或峰巒,蜿蜒透空,其狀妙有婉轉之勢,扣之鏗然有聲”。靈璧石早在殷周時期便有采集,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就有關於“泗濱浮磬”的記載,此石就是後來所稱的靈璧石。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明代文震亭所著《長物志》認為“石以靈璧石為上”。據傳,清乾隆帝御賜靈璧石為“天下第一石”之美稱。有文字記載以來,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宋代書畫家米芾、宋代皇帝宋徽宗、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等墨客和君主都對靈壁石喜愛有加。靈璧石品種繁多,已知的有:黑靈璧、黑地白紋靈璧、五彩靈璧、花靈璧、雪山白靈璧、雞血紅靈璧、色靈璧、圖案靈璧、蚰蟮靈璧、蜿螺靈璧,架子靈璧等52大類,400多個品種。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收藏者藏石多從形、質、色、紋等方面入手。形者,靈璧石經過億萬年的自然風化、形成了瘦、皺、漏、透和圓、潤、雄、穩等特點。有的肖形狀景惟妙惟肖;有的氣韻生動震撼人心;有的輪廓抽象寫意傳神;有的意境無窮耐人尋味;有的色彩豔麗氣質高雅簡樸;有的紋理圖案天然城趣;具有獨特的魅力。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質者,靈壁石為地層中的碳酸岩鹽,質地堅硬,雖經暴曬和風霜雨雪的摧殘,卻錘鍊得更加緻密。由於靈璧石堅硬厚重,用小棒輕擊之即可發出餘韻悠長的金屬之聲,故又被稱為八音石。早在3000年前,用靈璧石製作的“特磬”即作為宮廷樂器用以演奏。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色者,靈璧石諸色俱全,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韻味。紅若丹砂,似朝陽如鮮血;黑如點漆,如鎢鋼如徽墨,綠如翡翠、藍如湖水、碧如青天、白如潔雪,每一種顏色帶給人的視覺衝擊可謂妙不可言。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靈璧中國紅是一個特有的顏色,它代表中國,你無論走到千里萬里之遠,哪怕是異國他鄉,只要看到了“中國紅”,就好像看到了中國,看到了親人一樣。它不僅更紅了,而且更加的豔麗和高貴,它可以令所有看到它的人眼前一亮,從此對石頭改變看法,原來不喜歡的毅然加入收藏奇石的隊伍,原來就喜歡的更加入迷。紅色的石頭,已經不是單純的紅色,它的寓意讓人欣喜若狂:火紅的年代,火紅的日子,火紅的事業,它感染著人,激勵著人,鞭策著人。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紋者,靈璧石青黑色磐石的表現多具有深淺不一的凹凸紋理,其紋理顏色豐富,形態各顯其趣,或曲折有致變化無窮,或形象生惟妙惟肖,或似寫意潑墨如詩如畫,或如工筆描繪精雕細琢,其中的意境和神韻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享受。

聲如磬、質如玉、紋如石——漫談靈璧石

欣賞靈璧石,是一件人人可為,雅俗共賞、趣味不同,各有心得的活動。那些錚然的奇石,無朝華夕殞,無冬枯春榮,蒼天造化,神韻獨具。樸實無華,默默無聞。贊而不嬌,棄而不悔,無私無慾,表裡如一,日日年年,容顏依舊。與其相伴,心安情暢,流連其間,物我兩忘!

欣賞靈璧石可以在其中得到情趣,給生活增添色彩;玩石過程中可以增強身體健康,給家庭帶來和諧;也可以這樣說,品石、賞石還能為人類帶來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