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影片,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每個人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點。

就算已經知曉全部內容,片子仍值得一看!大貓相信,你看完也會百感交集,收穫頗多。

電影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原著早就看過,就精彩程度而言,影片絕不亞於原著。

小說於2005年出版,在多個國家備受追捧,一路斬獲了不少獎項。

2008年,日版《嫌疑人X的獻身》(以下簡稱《嫌疑人》)上映。2012年,韓國再次翻拍。2017年,中國又拍,由蘇有朋導演,中國版《嫌疑人》上映後,拿下了4億票房。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看過不少推理故事,這無疑是讓我最震撼的一個。東野圭吾的原著,堪稱推理小說的傑出代表作。所以,國內版《嫌疑人》上映時,還是訂票到影院重溫了。之所以蘇有朋能斬獲4億票房,贏在了對原著推理環節的最大還原。

豆瓣評分:日版《嫌疑人》8.3分,韓版7.4分,中版6.4分。

綜合來說,不吹不黑,日版《嫌疑人》最為精彩,劇情設計也最令人動容。

故事源於一起命案,座標,日本東京。

靖子與女兒搬家後,住在了天才數學老師石神的隔壁。像往常一樣,在女兒回家之前,靖子開始準備晚飯。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突然門鈴響了,靖子以為女兒忘了帶鑰匙,於是毫無防備的打開了門。豈料竟然是前夫,本以為搬家後能擺脫他的騷擾,誰知這麼快就找到了這裡。

此時女兒也回來了。前夫嗜賭成性,靖子想拿錢打發他了事,忍無可忍的女兒突然暴起,用水晶球砸向前夫,接著一番纏鬥,母女倆失手將他活活勒死了。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隔壁的石神,聽到異響前來詢問,他攔住了本想去自首的靖子。石神表示,他有辦法處理屍體,讓靖子不要怕,並按他的指示應對。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很快,警方收到報案,有人在河邊的棒球場發現一具死屍。展開調查後,靖子很快被鎖定為目標嫌疑人,因為死者正是她前夫。

幾番調查問詢,靖子都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警方束手無策,案件陷入僵局。

於是警方來到東京大學,希望物理學教授湯川能協助破案。湯川,有著淵博的學識和超群的推理能力,曾幫助警方偵破過一起利用物理儀器殺人的懸案。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但這次,湯川卻拒絕提供幫助,理由是命案與物理學無關。他意外得知嫌疑人靖子的鄰居是老校友石神,便到石神住處找他敘舊。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他們是東京大學的校友,湯川就讀物理系,石神則是數學系。兩人因互相欣賞對方的才華而結識,這是他們分別17年後的首次見面。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聰明的你肯定猜到了,至此,一場大戲拉開了序幕,戲碼是數學家與物理學家的高智商對決。

與石神僅幾次碰面,湯川就對案件漸漸有了頭緒……

一番精彩絕倫的博弈後,石神突然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鐧。他向警方自首,坦白了自己殺人的事實。

天才的較量總是出人意料的,看到這裡,很多觀眾自以為明白了一切,一定是石神將屍體轉移至棒球場,並偽造了他殺害靖子前夫的現場。

然而事實遠非如此。隨著湯川對事件的還原,真相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要偽造新的現場,必定會留下漏洞和蛛絲馬跡,靖子的不在場證明也不可能那樣完美。警方也勢必會抓住疑點,快速突破此案。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還是湯川親手揭開了最懸疑的部分,原來為了保護靖子母女,石神在案發當晚將屍體沉入河裡。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第二天,石神找到流浪漢施予錢財,把靖子前夫的東西全部交給他,並要求流浪漢到靖子前夫的住所生活一天。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傍晚時分,石神把流浪漢帶到棒球場,將其殺害。由於流浪漢身上全是靖子前夫的物品,並與他在靖子前夫住處所留下的指紋和毛髮吻合,所以人們都以為死者就是靖子前夫。

這樣一來,石神不僅可以為靖子母女擔罪,而且自己也確實殺了人,認罪時的口供與命案情節嚴絲合縫。

一個看似為愛完美頂罪的計劃,一個天衣無縫的構思,可石神忽略了一點,這份愛太過沉重,靖子根本無法承受。

故事的結尾,湯川將實情告訴靖子。靖子最終自首,並和石神在拘留所失聲痛哭……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雖然大貓將劇情大體梳理了一遍,但並不妨礙大家觀看。我前後觀影三次,總能發現不一樣的亮點和細節。

正如原著所說,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國。

石神對靖子的愛,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愛。為了這份愛,哪怕是付出尊嚴和生命,石神也在所不惜。在自首之前,他甚至寫信告訴靖子,那個試圖接近她的工藤,是值得託付一生的男人。

有些犧牲茫然不覺,有些付出飛蛾撲火。愛,到底是什麼?

在數學的無解證明裡,石神對人生充滿了絕望,原打算結束這無趣的生命。可當靖子母女敲開房門的一瞬間,就如同一束光照進了黑暗,也照亮了石神的內心。

於是,保護靖子母女,便成了石神的使命,更是他繼續活著的信念。石神本以為完成了使命,並準備接受判決時,靖子卻以自首作為回應,令他絕望至極。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所有的犧牲都付諸東流。

就像湯川說的,揭開真相誰也不會幸福。或許有人會指責湯川,為何一定要揭開真相,難道僅是為了正義和法律?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在石神看來,表面上這是個幾何問題,實際是個函數問題。似乎這只是一宗為愛痴狂的犯罪,但其實也關乎人性。

這不禁讓人思考,怎樣的犧牲才是有價值的?

倘若有一個行為會違反道德的和法律,甚至是犧牲他人的生命,卻能挽救對你來說極其重要的人,你會作何選擇?在未遇到這樣的抉擇前,沒人能準確回答。

在我看來湯川並沒有錯,他選擇揭示真相,正是公平和大愛的體現。

東野圭吾的這部小說,被中日韓翻拍了三次!

流浪漢正常地活著,意味著他並沒有自我放棄,對這個世界仍存有留戀和幻想,雖然他只是一個流浪漢。任何人都沒有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力,更沒有否定他人價值的資格。

芸芸眾生裡,生命無輕重之分。

任何一種愛都需要被回應。湯川告訴靖子真相,是希望她能和石神站在同一高度,去感受石神的愛並作出回應。只有這樣,石神才算死得其所。

故事的最後,湯川晨跑至流浪漢生活過的地方,一切依舊,沒人在意一個流浪漢的消失。大貓深刻感受到了湯川內心的悲憫之情。這也許是電影側面所反映的人本思想吧。

感性和理性的選擇,難麼?難,因為這道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